?

21世紀以來南方黑釉瓷窯址考古新進展

2019-10-25 05:22鄭建明郝雪琳
文物天地 2019年9期
關鍵詞:吉州窯釉瓷窯址

文/鄭建明 郝雪琳

黑釉瓷是施以富含氧化鐵及少量或微量的錳、鈷、銅、鉻等氧化劑為呈色劑的釉料,在約1300℃的氧化焰中燒成的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的一種瓷器。

南方不僅是瓷器的起源地,也是黑釉瓷器的起源地。

黑釉瓷產生于東漢,成熟于東晉,發展于隋唐,繁榮于宋金,時間上從東漢延續至今,空間上遍布全國南北,自創燒以來便未曾間斷。黑釉瓷器最早出現在浙江德清、上虞一帶,東晉時德清窯已能生產出烏黑精致的雞首壺、盤口四系壺、四系罐等黑釉器物,與青瓷并行發展,但始終未進入瓷器生產主流,只是青瓷的附屬產品[1]。唐代,黑釉瓷的生產已初具規模,但由于此時的黑釉器除少量精品外,多以民間日用瓷為主且質樸廉價,而被人所忽視,成為游離當時“南青北白”格局之外的又一瓷器系統。宋元時期,飲茶和斗茶之風的盛行,刺激和帶動了黑釉瓷的發展和繁榮,以建窯和吉州窯為代表的黑釉瓷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河南、河北、山西、陜西、山東等地在已有的燒制黑釉瓷的經驗基礎上興起了仿建盞熱潮。此時的黑釉瓷器雖有精致如曲陽黑定的純黑釉器,但更多的是追求多變的華麗外觀,既流行如窯變(油滴、兔毫紋、玳瑁、虎皮斑)、剪紙貼花、木葉紋等南方裝飾工藝,也大量運用黑釉剔花、鐵銹花、白覆輪、黑釉凸線(粉杠瓷)等北方裝飾傳統。元代以后,由于飲茶習慣和統治者審美風格的改變,以及景德鎮的興起,至元末明初,黑釉瓷的燒造逐漸衰落。但由于其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始終在民用瓷中占據著一定地位。

21世紀以來,我國的瓷窯址考古工作不斷深入,學界對黑釉瓷的關注也隨之提高,并出現了一些專門針對黑釉瓷的區域性整理和研究[2]。本文以此為線索,同時結合最近幾年有關瓷窯址的調查和發掘工作,對21世紀以來南方黑釉瓷窯址考古進展進行初步梳理與介紹。

1 圖一 東陽巍山土墩墓出土杯

2 圖二 瑞安出土原始瓷黑釉罐

3 圖三 江山肩頭弄墓葬出土著黑陶壺

一 先秦時期黑釉瓷窯址考古工作

先秦時期的黑釉原始瓷的發現數量很少,其分布區主要集中在浙江的西、南部地區,包括衢州、龍游、東陽、瑞安[3]等地。這一地區的黑釉原始瓷大致可以分成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表面涂黑色涂層,較厚而未完全燒結,但玻璃質感不強,與釉的差別較大,但涂層均勻,胎釉結合好,不易剝落(圖一)[4];另一種是完全燒結,玻璃質感強,質感與原始瓷青釉基本一致,釉層較厚,胎釉結合好(圖二)[5]。部分黑釉器物由于釉層厚薄不勻,釉色不甚穩定,積釉厚處呈黑色,薄處則呈醬褐色,因此又有學者稱之為醬褐色釉或醬色釉。

這一地區還流行一種稱之為“著黑陶”的器物。著黑陶又稱為泥釉黑陶、黑衣陶等,因器表內外用稀薄的醬液著染成黑色而得名,這種涂層較為粗糙、無光、吸水、極易剝落,與原始瓷釉的燒結狀態有較大的區別(圖三)[6]。從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著黑陶主要分布于浙江西部地區的衢州一帶,在金華、溫州以及與浙江相鄰的福建北部、江西東部亦有分布,是浙閩贛三省交界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因素。因此著黑陶與黑釉器物分布的地域基本重疊,只是黑釉器物出土數量更少,更不普遍;著黑陶一般較薄而不均勻,容易剝落,而黑釉器物不管是未?;€是完全?;?,均較厚而均勻,胎釉結合好,不易剝落;從分布的時代上看,著黑陶主要流行于商代早期之前,商代中期以后則極少見,而黑釉器物出現于商代中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時期。兩者存在著時代上的相互取代關系,即黑釉器物極有可能是從著黑陶發展而來。

浙西地區因為窯址等未發現,因此其具體發展過程并不是很明確,但從遺址與墓葬中出土的器物來看,此種黑色釉器物在西周、春秋時期一直存在,這可以看成是著黑陶傳統的延續,由此,這一帶的黑釉原始瓷在早期黑釉瓷的發展歷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戰國時期,此類黑釉器物發現很少,似乎形成了斷層,先秦時期黑釉器物與晚期成熟黑釉瓷的淵源關系仍不甚了了。

21世紀先秦時期原始瓷窯址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浙江北部的東苕溪流域,包括瓢山、南山、火燒山、亭子橋、長山等窯址,此外在福建地區先后發掘了浦城貓耳弄山、武夷山竹林坑、德化苦寨坑等窯址,除貓耳弄山窯址以外,其他窯址基本純燒青瓷。貓耳弄山則為夏商時期的著黑陶窯址,這是目前已發掘的唯一著黑陶窯址,對于探索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早期窯業具有重要意義。

1 圖四 上虞帳子山窯址漢代黑釉瓷器

2 圖五 德清荷花湖窯址出土東漢黑釉器物

3 圖六 德清小馬山窯址出土東晉黑釉盤口壺

二 漢六朝時期黑釉瓷窯址考古工作

東漢中晚期是成熟瓷器的起源時期,其主要產品為青瓷,但亦有少量的黑釉瓷器,因此東漢晚期也是黑釉瓷器的燒造成熟時期,其窯址主要集中在德清與上虞兩地。

上虞是成熟青瓷的起源地,漢六朝時期的窯業中心,其中兩漢時期的窯址有近150處,可以建立起從秦漢原始瓷到成熟瓷器的完整過程。上虞地區成熟黑釉瓷器的出現,要遲至東漢中晚期,尤其是東漢晚期以帳子山窯址為代表的黑釉器物,釉層厚,施釉均勻,黑色較深,釉面玻璃質感強,質量相當的高,完全達到了成熟青瓷的高度(圖四)。但上虞地區燒造黑釉瓷器的窯址數量比較少,絕大多數窯址純燒青釉瓷器,帳子山等少量兼燒黑釉瓷器的窯址,其主要產品亦為青瓷器,黑釉瓷器所占比例亦極低。到三國、西晉上虞窯業發展的高峰時期,則幾乎純燒青釉瓷器而不再兼燒黑釉器物。東晉、南朝是上虞地區窯業發展的相對低谷,窯址數量與產品種類大幅下降,這一時期重新開始兼燒少量的黑釉器物,但施釉薄,釉色泛醬、泛褐,色黑反不如東漢時期,釉面較干澀,質量較差。

德清窯分布于浙江北部,以德清為中心,包括德清、余杭、湖州南部地區在內的東苕溪中下游地區,東漢時期創燒,發展于三國、西晉,鼎盛于東晉、南朝,停燒于中唐,青瓷與黑瓷合燒。高質量、較大比例黑釉瓷器的燒造是德清窯最大特色。

東漢晚期德清窯成功燒造出成熟瓷器,除青瓷外,亦包括一部分的黑釉瓷器。青山塢、荷花湖等窯址的黑釉產品器形較為豐富,釉色黑而均勻,玻璃質感強,質量不在上虞帳子山黑釉產品之下(圖五)。由于這一時期德清窯數量較少,因此其黑釉產品的燒造尤其顯得突出。

三國西晉時期,德清窯將其固有的黑釉技術進一步光大,在黃角山等窯址開始純燒青釉產品,這也是整個德清窯發展史上唯一有純燒黑釉瓷器的時期。

東晉、南朝時期,是德清窯鼎盛時期,器物種類豐富,型式各異,器形規整,造型端莊大氣,雖然仍舊以青釉瓷器為主,但黑釉瓷器生產亦達到了頂峰,幾乎所有窯址均兼燒黑釉器物,其釉以厚釉達到黑如墨、亮如漆的效果(圖六)。

除此之外,永嘉夏甓山東晉、南朝時期甌窯遺址也兼燒少量的黑釉瓷器,數量極少,以碗為主,釉層普遍較薄而呈醬色。作為浙江地區的另外一大窯場——婺州窯,漢六朝時期的窯址則發現不多。

東漢黑釉瓷的成熟,打破了浙江長期以來單一燒造青瓷的局面,同時它的出現對于青瓷褐色點彩和褐色彩繪的應用有極大的影響,從西晉晚期開始,褐色點彩最終成為東晉、南朝青瓷的主要裝飾藝術。

漢六朝時期的瓷窯址工作,主要集中在上虞與德清兩地,在上虞地區,于2012-2018年對東苕流流域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將本地區的窯址上升至近300處,其中以漢六朝時期占絕大多數,確認及新發現了少量兼燒黑釉的東漢、東晉-南朝時期的窯址;德清地區于2012-2014年在下渚湖地區發現并確認了一個由近30處漢代窯址構成的大型窯址群,包括秦漢原始瓷窯址及漢代成熟瓷器窯址,以原始瓷窯址為主,成熟瓷器窯址以燒造青瓷與原始瓷為主,兼燒少量的黑釉瓷器。

圖七 德清墅元頭窯址出土黑釉盤口壺

三 隋唐五代時期黑釉瓷窯址工作

隋唐五代時期,黑釉瓷生產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不僅南方地區黑釉瓷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并且擴張到了北方地方,但是整體上,這一時期黑釉瓷器的生產規模并不大。

南方地區黑釉產品的中心產區,仍然集中在德清窯地區。德清窯隋唐時期窯址數量增加,窯場規模更大,是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個時期,時代主要在中唐之前,中唐以后德清窯基本停燒。中心窯區在德清的洛舍鎮一帶,但已遍及整個東苕溪流域。但這一時期產品質量較東晉南朝明顯下降,產品種類更加單一,造型日趨猥瑣,制作相當粗糙。黑釉釉層薄,顏色淺,多呈醬色,而不見東晉南朝時期烏黑如漆的深黑色釉(圖七)。

隋唐五代時期南方的窯業中心上林湖越窯幾乎純燒青瓷;甌窯在晚唐五代有一個大的發展時期,其產品與上林湖越窯非常接近,黑色比東晉南朝時期數量更少,釉層更薄而釉色更淺,呈青褐色或醬色;金華、衢州一帶的婺州窯等則在燒造青瓷的同時兼燒少量的黑釉瓷器,其釉色亦多薄而呈醬色。

南方這一時期燒制黑釉瓷的重要窯口主要還有安徽壽州窯與宣州窯。壽州窯創燒于隋代,興盛于早中唐,衰落于唐代晚期。早期燒造青瓷,唐代晚期亦兼燒黑釉瓷器。窯址主要有上窯鎮、泉山、外窯村等,器形基本相同,主要有碗、罐、執壺等。胎坯較厚重,胎質較粗;釉厚薄不均,厚釉處呈黑色,釉層較薄處呈醬黃色[7]。

此外,湖南的長沙窯與四川的邛窯亦燒造少量的黑釉瓷器,這在唐代加彩瓷一文中已論及。

21世紀以來隋唐五代窯址考古工作不少,但由于這一時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上林湖越窯、長沙窯與邛窯地區,因此黑釉瓷窯址的進展并不是很大。

四 宋元時期黑釉瓷窯址工作

這一時期的黑釉瓷生產,以福建建窯的興起為代表,一改以往黑釉瓷只是青、白釉瓷器附屬品的格局,而成為中國古代制瓷業中的一個重要門類。

1.福建省

福建的窯業大約在六朝時期出現,晚唐五代有所發展,宋元時期進入鼎盛,一直持續到明清。宋代以前以青瓷為主,宋元時期窯業面貌復雜,以青瓷、黑瓷、青白瓷為主流,兼燒白瓷、加彩瓷、醬釉瓷等,明清時期則以青花為主。

宋元時期的青瓷、青白瓷、青花瓷多為受浙江、江西兩省影響而出現的次一級窯業,而以建窯為核心的黑瓷不僅是福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重要窯業,而且其產品質量高、生產規模大、窯業影響廣泛,其影響所及,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對中國陶瓷史及中國文化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窯窯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廢品堆積散布于池中村、后井村周圍的蘆花坪、大路后門、源頭坑、牛皮侖、營長墘(社長?。?、庵尾山(廟尾山)等處山坡上,范圍達10余萬平方米(圖八)。20世紀50年以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建窯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與發掘,特別是1960年、1977年、1989-1990年、1991-1992年先后四次大規??脊虐l掘,清理了五代至宋代的窯址11座,出土了大量瓷器標本以及窯具、工具標本,為研究建窯的燒瓷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脊虐l掘所獲得的資料證明,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北宋晚期至南宋時期為其鼎盛時期,明清時期衰落。其中晚唐五代以燒造青釉瓷器為主,兼燒少量黑釉瓷。到了北宋晚期,由于斗茶風氣的盛行,建窯轉為大量生產黑釉瓷,還曾為宮廷燒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盞,并于器底刻“進盞”、“供御”字樣。建窯黑釉瓷器形以盞、碗為主,胎體厚重堅致,因胎中含鐵量較高而呈灰黑或紫黑色,故又有“鐵胎”之稱(或名烏泥窯、黑建、烏泥建等)。內滿釉,外施釉近底足、末端積釉不規則,足底無釉而露胎。釉色光亮,依據釉面上所形成的氧化鐵結晶斑的不同,品種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等。

圖八 建窯蘆花坪窯址的廢品堆積

武夷山遇林亭窯址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鎮北遇林亭,為北宋時期窯址,主燒黑釉瓷,兼燒青釉瓷、白瓷和青白瓷。黑瓷產品的特點是器形規整,但刮削較為草率,露胎處刀刮的痕跡明顯,胎色多是淺灰胎或灰白胎,少量深灰胎。胎體多較薄。釉層薄,釉色較為光亮,但剝釉現象較多。兔毫紋飾多短粗,且出現在口沿部位。少量繪有金銀彩,但大多脫落,僅留痕跡。黑釉碗的器形與建窯相類,區別是遇林亭窯址黑釉瓷器的施釉線很不規整,差距十分明顯。金銀彩黑釉碗是遇林亭窯址的特色產品。窯址早期堆積中黑釉瓷器較多,有少量的青釉瓷器,晚期堆積正好相反,青釉瓷器增多,黑釉瓷器的數量減少[8]。

這兩個窯址的發掘工作均在20世紀,但相關材料的整理、報告的出版以及研究的深入開展則已到了21世紀。21世紀重要的考古工作有閩侯碗窯山與南平茶洋等窯址。

碗 窯 山 窯[9]于1958年 發 現,2010年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2500平方米,發現并清理4座斜坡式龍窯窯爐(分別編號Y1、Y2、Y3、Y4)以及護窯墻和護坡構成的工棚等附屬遺跡。產品種類較為單一,主要為燒造黑釉瓷的窯址。其中,Y1出土瓷器分黑釉和青白釉兩大類,大半為黑釉瓷器,窯爐前段多為青釉、青白釉,窯尾黑釉瓷數量增多,青釉、青白釉減少,說明Y1廢棄前黑釉瓷與青白瓷同窯燒造。Y2、Y3、Y4為專燒黑釉瓷的窯爐,Y2、Y3產品極為單一,均為束口黑釉碗,Y4以束口碗為大宗,也有少量碟等。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可知,Y1年代最早,年代上限約為北宋晚期,Y2、Y3、Y4稍晚,約為南宋時期,反映了由于市場需求增加,該窯址由黑釉和青釉、青白釉兼燒向專燒黑釉瓷的轉變。

碗窯山窯生產的黑釉瓷器均為輪制,器形規整,但刮修不精,器物多矮圈足挖足淺;胎色以灰色為主,也有一定量的灰黑和灰黃,胎質致密,均含細砂,胎壁厚薄不一;多數器物均內外施釉,內壁滿釉,外底無釉,釉層以黑色為主,少量醬黑釉和兔毫,器物多素面,不見紋飾。從釉色黑亮、手感厚重等產品特征來看,該窯址應是建窯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處于技術比較成熟的階段。大致生產年代為北宋晚期至南宋晚期。

此外,福建連江定?!鞍捉敢惶枴彼未链腿毡靖┒噙z址所出土的部分黑釉碗與該窯所產黑釉碗相同,說明其銷售范圍可能很廣。碗窯山窯址的發現對福建及東南沿海地區宋代窯業技術、絲綢之路及宋代茶文化傳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南平茶洋窯址[10]位于南平市太平鎮的茶洋村,于20世紀80年代調查發現,分布于大嶺干、馬坪、生洋、碗廠和安后山等五處地點。1995-1996年,進行搶救性發掘,共揭露窯爐11座,根據出土器物判定茶洋窯是宋元時期的一處外銷瓷窯場。2016年又進行了系統調查,在馬坪、碗廠和安后山三處地點采集了瓷器和窯具標本,大體上明確了茶洋窯的分布范圍,并豐富了對茶洋窯產品面貌、年代特征等方面的認識。

茶洋窯燒制的釉色品種主要有黑釉、青釉、白釉以及青白釉瓷器。其中黑釉瓷器的器形主要有碗、碟、盞托、壺、罐、高足杯等;釉色較明亮,但純正黑釉少見,釉層較厚,部分產品近底足處有垂釉現象;圈足足根多不規整,挖足偏草率,施釉多不及底;裝飾上,除了素面以外,一部分碗有兔毫紋,刻劃、模印等技法亦有運用,少數釉面有細小開片。與建窯黑瓷相比,南平茶洋窯的黑釉瓷器胎多為灰白色、淺灰色,胎質細膩。施釉線普遍不規整,下腹的露胎處往往有多道明顯的劃痕,足與腹相交處切削成直角。該窯址的時代大約在北宋中期至元代,但燒造黑釉瓷器的年代目前只能定為南宋至元代。

南宋時期福建地區也有一些窯址兼燒黑釉或醬黑釉瓷器,且黑釉瓷器在所有產品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福建德化碗坪侖窯、福建順昌河垱窯、福建浦城半路窯、福建建甌小松窯等。21世紀以來經過發掘的主要有長柄窯址[11]、青蘭面宋代窯址[12]、坂橋窯、將樂縣碗碟墩一號窯址、松溪縣西門窯[13]。以上發掘和調查為深入了解福建地區制瓷面貌、黑釉瓷的分布范圍提供了豐富材料。

2.江西省

江西是我國古代黑釉瓷器的重要產區之一,吉州窯、湖田窯、七里鎮窯以及寧都山壩、南豐白舍、貴溪壩上、金溪、永豐山口、萍鄉南坑諸窯址均兼燒黑釉瓷器。因不同窯址地理位置的差別,其所使用的瓷土、釉料及燒制工藝等生產條件也不同,使各窯黑釉瓷器各具特色。其中以吉州窯、七里鎮窯、湖田窯的燒造質量較好,而吉州窯的黑釉瓷最具特色、規模,也最為有名。21世紀經過發掘的窯址主要有吉州窯、七里鎮窯、湖田窯、臨江窯址、道塘里窯址、鳳凰山窯址、麗陽鄉元明瓷窯址、銅鑼山窯址、山口窯址、瀆口窯址等。江西地區黑釉瓷的裝飾工藝絢麗多彩,以吉州窯黑釉瓷的裝飾最為豐富,且其剪紙貼花及木葉裝飾極具民間地方特色,吉安地區、景德鎮地區、贛南地區等其他較多窯口的裝飾都或多或少受到吉州窯的影響,具有吉州窯的某些風格。

吉州窯位于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鎮,又稱永和窯、東昌窯,創燒于晚唐五代,發展于北宋,南宋繁榮,元末衰落。南宋時期,由于飲茶和斗茶之風的盛行,吉州窯的黑釉瓷生產達到了鼎峰,成為黑釉瓷生產中心之一。吉州窯瓷器產品種類繁多,風格多樣,器類有碗、盞、盞托、碟、缽、盆、罐、梅瓶、執壺、爐、漏斗、撲滿、粉盒、腰鼓等。吉州窯黑釉瓷器多重釉輕胎,胎質較粗松厚實,呈灰白或米黃色,含細沙粒,為了掩蓋胎的不足,常以豐富的釉面裝飾取勝,如剪紙貼花、木葉紋、鷓鴣斑、玳瑁斑、虎皮紋、兔毫、剔花加彩、釉上彩繪等,其中木葉紋和剪紙貼花是其特色,產品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民族特色。

2006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采用航空遙感技術對吉州窯遺址進行了考古探查和試掘;2008年,為配合永和堤除險加固工程的建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與吉安縣博物館對永和改線段工程所涉及的吉州窯遺址外圍邊緣進行了考古發掘;2012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安縣博物館、吉安市博物館會同南開大學和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考古與博物館學系分別對吉州窯遺址中的老陶瓷廠遺址、尹家嶺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同年,對東昌路改造工程路段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以上發掘共揭露面積3000余平方米,揭示龍窯、素燒窯、馬蹄窯、轆轤車基座、釉缸、路面、排水溝等多處遺跡,出土了大量青釉、青白釉、白釉、綠釉、黑釉、彩繪和瓷塑等產品和部分窯具,進一步探明了吉州窯遺址的分布范圍和文化內涵,為研究吉州窯制瓷手工業、永和古鎮的分布提供了新資料,也為吉州窯瓷器發展史的分期斷代提供了基礎,尤其是晚唐五代早期青釉、北宋青白釉瓷器標本的出土,有助于對吉州窯早期歷史的了解和研究以及吉州窯的歷史分期[14]。

2016年,因當地新農村建設,又在吉州窯窯門嶺窯址堆積東南發現一處窯業遺存。遺存出土瓷器的釉色種類較為豐富,有青白釉、白釉、醬黑釉、綠釉、黃釉、龍泉青釉等,器物造型多樣,以燒造日常生活用器碗、盞、碟、枕等為大宗。從產品的釉色品種、組合,器物的造型、裝飾、燒造特征分析,該窯場是一處北宋中晚期以燒造青白釉和綠釉瓷器為主的綜合性窯場。鑒于吉州窯是宋元時期以燒造黑釉和彩繪瓷為主的綜合性窯場,該遺存的發現,尤其是早期青白釉和綠釉瓷的發現,豐富了吉州窯的內容,對吉州窯發展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5]。

湖田窯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東南的竟成鄉湖田村境內,因生產青白瓷而聞名,但在歷年來的調查和發掘中也不斷發現黑釉瓷。

1999年,為配合基本建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先后兩次對湖田窯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了窯爐、房基、練泥池、水井、灰坑等遺跡,獲得了一批宋、元、明時期的青白瓷、卵白釉瓷、黑釉瓷及青花瓷器。其中在龍頭山窯包堆積進行局部搶救清理時,發現了黑釉瓷器堆積,且大多粘連窯渣和匣缽,釉層較薄少見釉色漆亮者,胎質普遍粗松,胎色或白或灰釉面基本無裝飾,偶見梅花點形淺黃色油滴。黑釉瓷器器形較單一,以高足杯和淺盞為最多,盞類器物除單件墊餅支燒外,還見盞心澀胎一圈疊燒十余件和芒口覆燒。樞府瓷的發現說明該窯址既生產商業用的民用瓷,又生產貢于朝廷的高檔瓷[16]。

有學者分別從理化角度和考古學角度出發,證明了湖田窯宋代、元堆積層出土的黑釉瓷中不僅有來自吉州窯和建窯的產品,而且也有部分系吸收模仿吉州窯和建窯工藝的本地產品,為當時各窯燒制工藝的相互交流提供了證據[17]。

2002-200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湖田窯址的最北側的南河南岸湖田窯址進行了發掘,地表遺留及歷次發掘資料顯示,南河南岸主要屬元明時期窯業區,而且也是湖田窯原料、產品的最重要的進出口集散地,反映了其從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瓷器的創燒到明代青花的發展及其逐步衰落的全過程。發掘出土了大量元明時期文化遺物,揭示出多組元明時期作坊遺跡群、窯爐遺跡及碼頭護坡。其中黑釉器主要出土于H1,器形以高足杯為主,也有盞、碗、罐、碟等。胎較粗松,普遍灰黑;黑釉釉層較薄、釉色較淡,多為泛亞光漆黑色或有縮釉現象的醬褐色,素面為主,也有少量盞內壁飾兔毫紋或釉上用乳白釉點飾梅花狀紋樣。碗、盞一類器物多內滿釉、外施釉不及底,由于采用澀圈疊燒法燒造,內底心常見一圓環狀露胎痕[18]。

3.四川省及重慶市

巴蜀地區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又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其窯業面貌表現出一定的獨特性。其窯爐普遍為具有北方特色的饅頭窯,而非南方地區常見的龍窯。在產品上既有仿建窯產品,又有與耀州窯產品一脈相承的造型風格,同時又表現出了如輻射狀菊花瓣紋為代表的本地特色。

涂山窯創燒于北宋晚期、盛于南宋、衰于元,以黑釉瓷器為主要產品,是古代中國西南地區較有代表性的仿建窯系民間瓷窯。窯址位于重慶黃桷埡鎮南山與涂山之間的山谷地帶,分布有大小窯場12處。以涂山窯為代表,重慶境內黑釉瓷器窯場廣布,輻射范圍涉及巴南清溪、榮昌瓷窯鋪、合川爐堆子、涪陵藺市等地,可以統稱為“建窯系涂山窯類型”。

重慶市博物館、重慶文物考古所分別于1982-1988年、2003-2005年,前后歷時數十年完成了對涂山窯的小灣、醬園、廟崗等窯址的發掘和資料整理工作。兩次發掘出土的瓷器主要是黑釉瓷器,其次是白瓷和少量青白瓷以及內青外黑雙色釉瓷。器形以碗、盞為主,其次是罐、壺、盤、碟、瓶、燈碟、香爐、盞托、小瓷塑等。黑瓷釉色有黑色、黑褐、醬色、柿色等,其中有少量印花醬釉瓷的裝飾風格與宋代耀州窯青瓷的印花裝飾極為相似。黑釉碗、盞多為仿建窯風格,碗以粗者為多,多在下腹與圈足相接處平整切削一刀;盞多精燒,敞口微斂,斜弧壁、餅足或淺圈足,胎質白細、釉面光亮、內滿釉,外足端無釉。涂山窯瓷土顏色較白,早期常胎體上加飾鐵紅或深灰色汁水,使釉色更加深重;到了后期,開始燒造玳瑁、兔毫、油滴、曜變、放射狀花瓣紋、虹彩等窯變紋。涂山窯的窯爐形制主要是石結構的半倒焰式饅頭窯,在發掘過程中,地層中堆積了大量的炭渣,確認以煤為燃料[19]。其中2003年搶救性發掘的醬園窯清理了1處建筑遺跡、17座窯爐及灰坑、堆煤場若干處,是重慶涂山窯目前發掘面積最大、清理窯爐最多、窯爐形制最豐富、時代跨度最大的一處窯場[20]。

金鳳窯位于成都都江堰市蒲陽鎮金鳳村,是宋元時期一處以燒造民間日用器為主的地方民窯。1999年末至2000年上半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四川省都江堰市拉法基水泥廠的建設中發現并發掘。探明金鳳窯共有33座窯爐、10處作坊區、6處廢品堆積場。其中饅頭窯32座、龍窯1座,在作坊區內發現有房址、瓷土坑、瓷土堆、淘洗池、沉淀池、排水溝、車坑、釉料池、釉缸以及晾曬瓷坯的場所等遺跡,完整地反映了金鳳窯制作瓷器的工藝流程。其主要分為白瓷和黑瓷兩大類,器形以碗、盞、瓶和三足香爐、尊為主要器形,多為砂質胎,胎色偏灰。金鳳窯在窯爐技術和產品風格上同時受到了同時期北方和南方名窯的影響,與北方的耀州窯、磁州窯等窯爐十分接近。早期以生產仿定窯的白瓷為主;繁榮期則以生產黑釉盞為主,盞的造型和紋飾與南方的建窯產品有著密切的關系,紋飾除兔毫紋、油滴紋以外,放射狀的花瓣紋盞、醬彩斑紋、戳印紋等紋飾又極具當地特色[21]。此外,1994年發現并搶救性發掘、2001年發表簡報的瓦崗壩窯也位于都江堰市金鳳鄉,產品特征亦大致同金鳳窯[22]。

廣元瓷窯鋪窯址始燒于五代、興盛于兩宋、衰于元,是一處以燒造日用器為主的地方性民窯。窯址位于四川廣元市瓷窯鋪嘉陵江右岸的一級臺地上,于1953年為配合寶成鐵路建設而在鐵路沿線文物考古調查時發現并定名為“廣元窯”。1995年為配合基本建設重新調查,1996年搶救性發掘,發掘材料于2003年發表。發掘面積約305平方米,清理出馬蹄形窯爐3座、作坊1處,出土了大量產品和窯具。廣元窯以燒黑釉瓷為主,兼燒青瓷與低溫黃綠釉,產品以日常生活實用器為主,器類豐富,以碗、罐、碟、盤、壺、盞、盞托為主。胎色以灰白色為主,另有灰黑色、黃白色;胎骨厚重粗糙,釉下多施白色化妝土。器物大部分采用匣缽裝燒,除精品器物如壺、瓶、爐等器物掛滿釉外,大部分器物施半釉。瓷盞模仿建窯,在圈足外底加一層含鐵較多的烏泥黑,并有窯變產生的兔毫、油滴、玳瑁、鷓鴣等現象。其產品風格除受建窯影響外,應該還與涂山窯、吉州窯、耀州窯、邛窯、河南禹縣扒村窯有一定的關系。從廣元窯的制瓷業發展過程中,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與周邊窯口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事實。此窯在不斷的學習吸取其他窯口的制瓷工藝特色的同時,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特點,是四川宋代黑釉瓷窯口的典型代表[23]。

除上述窯址外,21世紀以來四川地區發現、發掘或發表的生產黑釉瓷的窯址還有眉山壇罐窯址[24]、都江堰玉堂窯[25]、琉璃廠窯[26]、瓷碗鋪瓷窯[27]等窯址,由于這些窯址所出黑釉瓷器數量少,產品面貌又大致同涂山窯、廣元磁窯鋪窯產品,故不再論述。

4.浙江省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方憶曾對宋元時期浙江地區的黑瓷生產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文中列舉了浙江地區燒造黑釉瓷的窯址。到目前為止,在浙江地區發現的宋元時期窯址中,大都只是少量燒制黑瓷,且多為與青白瓷或青瓷兼燒,其分布也是零散的,不成氣候的。它們大都是受福建、江西等窯口的影響而派生出的小眾產品。歸根到底,這一局面的形成與這一區域傳統且發達的青瓷制造業影響深遠有關[28]。

宋元時期浙江的黑釉瓷窯業,主要受福建建窯影響而出現,因此以建窯所在的閩北為中心,向北依次可劃分成三個層級:第一層級主要集中在緊鄰福建的慶元縣境內,面貌與建窯基本一致,純燒建盞系列的黑釉瓷器,窯址數量不多,包括潘里壟、黃田等窯址。

潘里壟2號窯址于2011年9-12月進行了考古發掘[29],清理出龍窯窯床1條以及大量瓷器和窯具。產品以黑胎黑釉瓷盞為主,兼有少量擂缽、執壺、罐、盆、缸、青瓷碗等;窯具有漏斗型匣缽、M型匣缽、圓形泥墊餅、手捏泥支具、柱形墊圈等。其中黑釉茶盞造型均為束口較直,尖圓唇,弧腹壁內收,淺挖小圈足,胎骨緊密,基本呈黑色或灰黑色,施黑褐釉,內壁滿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具有典型的建盞風格。發掘者對窯址的時代、用途作了考論,認為其是一座以燒制建窯系黑釉瓷茶盞為主、兼燒相關茶器的南宋窯址(圖九)。

1 圖九 慶元潘里壟窯址出土黑釉盞

2 圖一○ 龍泉東區采集黑釉盞

3 圖一一 江山應家山窯址出土黑釉盞

4 圖一二 臨安天目窯址出土黑釉盞

第二層級主要集中在慶元北邊的龍泉東區,南及慶元竹口鎮,包括潘里壟1號窯址,北邊到武義一帶,產品以青瓷為主,兼燒少量的黑釉瓷器。黑釉器物與第一層級類似,主要是建窯系茶盞,胎釉特征、器形與建陽的產品非常接近(圖一○)。

以上兩個層級的時代主要是南宋時期。

第三層級則為更北、更西的金(華)衢(州)到杭州西邊的臨安一帶,時代亦晚至南宋至元代,以燒造青瓷、青白瓷或乳濁釉瓷器為主,兼燒少量的黑釉瓷器,器形以束口盞為主,但總體上胎體較薄,釉層薄而釉色較淺,呈黑褐色或醬褐色等諸多顏色(圖一一),甚至在口沿上以一圈白釉作為裝飾。

這一層級的典型窯址包括臨安的天目窯與2006年發掘的江山應家山窯址等。

臨安天目窯址[30]于1982年發現,青白瓷與黑釉瓷同窯合燒,時代為宋元時期。2013年對天目溪上游的東關溪和豐陵溪沿線33處瓷窯址進行了復查和系統調查。天目窯的產品在大量燒制青瓷的同時,兼燒黑釉瓷和醬褐釉瓷器,形成了青瓷與黑釉瓷、醬褐釉瓷同窯合燒的特色。其中黑釉瓷器物類型以盞(圖一二)、碗為主,還有少量盒、壺、碟等,胎體結構堅致,胎色多乳白,少量灰色。

江山應家山窯址于2006年進行正式發掘,清理了分室龍窯、灰坑等遺跡,出土大量的瓷器、窯具標本。產品以青瓷、乳濁釉瓷器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瓷器以及極少量的龍泉窯瓷器。黑釉與醬釉瓷器以盞與碗為主,普遍釉層較薄。

除以上建窯系的黑瓷器外,浙江地區還有少量的其他兼燒黑釉瓷窯址,這類窯址產品一般器形單一、質量較粗,主要供應周邊市場。典型的有樂清與永嘉交界的一系列窯址群。2005年發掘的樂清大墳庵窯址,主要生產醬褐釉瓷、青瓷和褐彩青瓷,時代為南宋時期,器類主要有壺、罐、碗、缽、小盞、器蓋、燈具等,明火疊燒。

[1] 閻焰:《知白守黑——北方黑釉瓷精品文物展》,《收藏》2016年第11期。

[2]聶璐銘:《中國北方地區北朝至唐代黑釉瓷器的考古學研究》,吉林大學2018碩士畢業論文;劉艷:《江西地區宋元黑釉瓷研究》,江西師范大學2015碩士畢業論文;楊敬好:《論邢窯的黑釉瓷》,《文物世界》2015年第2期;方憶:《宋元時期浙江地區的黑瓷生產及其相關問題初探》,《東方博物》第五十三輯(2014年);周有光:《桂北古代窯址調查與研究》,《廣西博物館文集》第十一輯,廣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楊浩淼:《河南地區唐宋金時期黑釉瓷器的類型與分期》,鄭州大學2014碩士論文;張文江等:《吉州窯遺址近幾年考古調查發掘的主要收獲》,《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第6期;桂冠:《建窯黑釉瓷器研究》,吉林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李蔚然:《北方地區宋遼金黑釉瓷器的考古學研究》,吉林大學2012碩士論文;傅裕:《重慶地區宋代黑釉瓷研究》,《長江文明》2010年第3期;王軼鴻:《山西黑釉瓷概述》,《文物世界》2010年第6期。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安岱石山石棚和大石蓋墓發掘報告》,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長征出版社,1997年;俞天舒:《瑞安石棚初探》,《東南文化》1994年第5期;俞天舒:《浙江瑞安鳳凰山周墓清理簡報》,《考古》1987年第8期;俞天舒:《中國黑瓷創燒時代及地點新說》,《東南文化》1989年第6期。

[4]沈岳明:《東陽巍山、歌山周代土墩墓》,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浙江考古新紀元》,文物出版社,2009年。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越瓷韻》,文物出版社,2010年。

[6]李家治等:《浙江江山泥釉黑陶及原始瓷的研究》,見中國古陶瓷學會編:《中國古陶瓷研究》,科學出版社,1987年;李家治:《我國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藝發展過程的研究》,《考古》1978年第3期;李家治:《浙江青瓷釉的形成和發展》,《硅酸鹽學報》1983年第1期;李家治、羅宏杰:《浙江地區古陶瓷工藝發展過程的研究》,《硅酸鹽學報》1993年第4期。

[7]胡悅謙:《談壽州瓷窯》,《考古》1988年第8期。

[8]福建省博物館:《武夷山遇林亭窯址發掘報告》,《福建文博》2000年第2期。

[9]福建博物院:《閩侯縣碗窯山窯址Y2、Y3發掘簡報》,《福建文博》2011年第4期;福建博物院:《福建閩侯縣碗窯山宋代窯址的發掘》,《考古》2014年第2期。

[10]福建省博物館:《南平茶洋窯址1995-1996年度發掘簡報》,《福建文博》2000年第2期;張文崟:《南平茶洋宋元窯址》,《福建文博》2008年第1期;南平市博物館等:《福建南平市茶洋窯址2016年調查簡報》,《福建文博》2018年第1期。

[11]黃榮春:《福州市郊區文物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福州長柄窯遺址考古收獲和認識》,《福建文博》2005年增刊。

[12]鄭輝等:《福建柘榮縣青蘭面宋代窯址》,《福建文博》2005年第1期。

[13]羊澤林等:《福建松溪縣西門窯發掘收獲》,《東方博物》第六十四輯(2017年)。

[14]張文江等:《吉州窯遺址近幾年考古調查發掘的主要收獲》,《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第6期。

[15]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吉安縣窯門嶺南側吉州窯遺址調查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6期。

[16]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湖田窯址H區發掘簡報》,《考古》2000年第12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景德鎮湖田窯H區附屬主干道發掘簡報》,《文物》2001年第2期。

[17]郭景坤等:《湖田窯出土黑釉瓷的產地研究》,《中國陶瓷》2005年第2期;肖發標:《試論湖田窯出土的黑釉瓷》,《上海文博論叢》2007年第1期。

[18]徐長青等:《湖田窯考古新收獲》,《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2期。

[19]重慶市博物館:《重慶市涂山宋代瓷窯試掘報告》,《考古》1986年第10期;重慶市文物考古所:《重慶涂山窯》,科學出版社,2006年。

[20]重慶市文物考古所:《重慶涂山窯——醬園窯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7年第1期。

[2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都江堰市金鳳窯址發掘簡報》,《文物》2002年第2期。

[2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都江堰市金鳳鄉瓦崗壩窯發掘報告》,《成都考古發現(2001)》,科學出版社,2003年。

[2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廣元市瓷窯鋪窯址發掘簡報》,《四川文物》2003年第3期。

[24]成都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四川青神縣壇罐窯調查》,《四川文物》2009年第2期。

[25]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07年玉堂窯遺址調查報告》,《成都考古發現(2007年)》,科學出版社,2008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07年玉堂窯遺址六號窯包試掘簡報》,《成都考古發現(2007年)》,科學出版社,2008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07年四川都江堰玉堂窯遺址17號窯包試掘簡報》,《南方民族考古》2010第六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都江堰市玉堂窯遺址馬家窯包(6號)2013年試掘簡報》,《成都考古發現(2012),科學出版社,2015年。

[26]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琉璃廠古窯址2010年試掘報告》,《成都考古發現(2010年)》,科學出版社,2014年。

[27]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達州市通川區瓷碗鋪瓷窯遺址發掘簡報》,《四川文物》2005年第4期。

[28]方憶:《宋元時期浙江地區的黑瓷生產及其相關問題初探》,《東方博物》第五十三輯(2014年)。

[29]劉建安:《慶元縣潘里壟宋代窯址出土茶器考論》,《東方博物》第四十八輯(2013年)。

[30]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臨安天目窯址2013年度考古調查簡報》,《東方博物》第五十三輯(2014年)。

猜你喜歡
吉州窯釉瓷窯址
陶瓷玩具
吉州窯陶瓷中書法裝飾的應用研究
耀州窯類單色釉瓷藝術的表現瓶頸與突破思考
安徽烈山窯址出土白瓷標本的科學分析
河北泊頭十里高遺址發掘簡報
宋代吉州窯窯變瓷的創新
香港蘇富比歷年所見吉州窯拍品
崗莊宋代窯址發掘現場及出土器物
安徽繁昌窯青白釉瓷爐研究
遼陽冮官屯窯址的調查與發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