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核心概念 溯源數學本真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理解與呈現》研讀與感悟

2019-11-14 07:52劉愛東
小學教學(數學版) 2019年5期
關鍵詞:交換律本質方程

◇劉愛東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與呈現》一書由華東師范大學張奠宙教授和杭州師范大學鞏子坤教授等著(以張教授在本刊所發“評論與建議”文章為主——編者注)。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雖然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不大,但它背后所依靠的道理并不小”。書中內容緊緊圍繞數學核心概念的理解,就目前課程標準和小學數學教材中“有所欠缺的”“一些流傳很廣的認識和表述”,或從知識的濫觴處追根溯源,或從數學的本真處正本清源,或從教學的實際應用中辯證厘析,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其最終目的在于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概念的深度剖析,經由教師的教學“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數學素養”。既有專家居高望遠的引領,又有根植教學一線的實證相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一 追根溯源,立足數學歷史大空間

數學發展史告訴我們:一個個體的發育史會重蹈其種族的發展史。 其表現在數學學習中,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過程與數學史的發展過程相似。為了厘清概念本質、促進學生發展,張奠宙教授十分注重從數學文化的高度,用數學發展的眼光引導教師開發教材,推陳出新。

在讀到對于“方程”概念的表述時,張教授從“方程”一詞的來源進行數學史的考證,發現該詞在西方是沒有的,西方只有“等式”。該詞來源于《九章算術》中的解線性方程,“方”是指把線性方程組的系數排列成一個方陣,“程”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程式進行運算,最后把未知數找出來,兩個字合起來意為系數按照一定的程式進行運算的過程,而非教材上所定義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因此,他建議教材要淡化方程的定義。他認為,學習方程的關鍵在于“理解方程思想的本質以及它的價值和意義”,而方程的本質是“為了尋求未知數,在未知數和已知數之間建立起來的相等關系”,其核心價值是“為了尋求未知數”。這樣的分析有理有據,對于一直被“x=1 是不是方程”折騰的一線教師而言,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x=1 中未知數是幾已經很清楚了,無須再去“尋求”,而且沒必要進行這種毫無意義的自我折騰。

有了這樣全新的認識,教學中,我改變傳統教學中著重于以“含有未知數”“等式”為重點的定義,而是圍繞“為了尋求未知數,在未知數和已知數之間建立起等式關系”這一方程思想重構教學過程,數學價值更加凸顯。具體分三步:

第一步,通過認識已知數和未知數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學習是研究未知數和已知數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

第二步,在已知數和未知數間建立關系。給出一組已知數和未知數之間的數量關系,如x-30<108、x-20>108、x-25=108 等,讓學生明白,其中能幫助我們獲得未知數值的,即有“等量關系”存在的,叫作方程。

第三步,豐富內涵理解方程。借助天平,在天平的左邊放兩個梨,右邊放3 個蘋果,天平平衡。問:你能根據“2 個梨的重量=3 個蘋果的重量”這個等式,分別知道每個梨和每個蘋果的重量嗎?

引導學生明白,僅有等量關系不一定能夠獲得未知數的值,僅有已知數也未必能獲得未知數的值,只有在未知數和已知數之間建立等量關系,并能借助已知數和等量關系獲得未知數的值,這樣的等量關系才是方程。

二 關注本質,基于教學邏輯大視野

交換律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兩個加數(乘數)可以交換?怎樣的教學過程才能反映出交換律的本質?在閱讀本書之前,雖然也有相關思考,但一直以來離不開“兩個加數(乘數)交換位置,和(積)不變”的概念定義。

張教授在書中告訴我們,理解加法交換律應該基于加法的意義,“加法的本質是接著數,它來自于添加或合并的操作活動”。 這樣的論述讓我明白了“交換兩個加數”意味著兩個求和的過程是兩個不同的數數過程,如5+8 與8+5,前者是以5 為基礎接著往下數8 個,后者是以8 為基礎接著往下數5 個,雖然結果相同,但數的過程是有區別的,而這正是加法交換律的本質所在。同樣的,乘法交換律源于乘法的意義,即“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以此得知,3×5 和5×3也是兩個不同的數數的過程,前者是3+3+3+3+3,數5 個3,而后者是5+5+5,數3 個5,雖然結果相同,但計算的過程是有區別的。

借鑒上述觀點,我在教學中作了一些改變與嘗試。比如,乘法交換律的教學,我把教材上踢毽子圖(如圖1)稍作改變,改成每排5 人,共3 排。引導學生據圖交流得出,橫著數,每行5 人,3 行共有5×3=15(人);豎著數,每行3 人,5 行共有3×5=15(人)。因為結果都是15 人,所以有5×3=3×5。這樣的設計,從乘法的意義出發學習乘法交換律,打破了學生普遍通過機械記憶的方法學習乘法交換律的困境。

圖1

像這樣從數學邏輯大視野的角度厘清知識脈絡關系,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的例子,在書中還有很多。它昭示我們,小學數學并不小,只有從數學的本質出發,才能基于追尋數學根部知識,在引導學生不斷體驗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中,有效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實現數學學習過程即知識自然生長過程的教學目標。

三 簡約深刻,促進數學思維大提升

翻開本書目錄,“建議將‘分數的基本性質’直稱為‘分數的相等性質’”“小數容易分數難,何必死死捆綁在一起”“面積測量的活動有點‘故弄玄虛’”等題目,讓我一下子感覺,在直白簡約的文字背后,既撓到了小學教學中有為思維而思維的“癢”處,又觸及了數學的本質,對于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促進數學思維的提升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張教授認為,小學數學并不簡單,甚至具有很高的學術含量。如果僅就一些教育理念進行教學設計是走不遠的,許多內容必須從數學本質的揭示上進行梳理,才能設計出更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案例。像面積,很多教科書上的定義是“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而張教授則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分析得出,面積和長度一樣,是人與生俱來的直覺,其實質是用某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作為“1”,去度量平面或曲面上一塊區域大小的“數”,可以通過“把一個圖形用單位方格子填滿,再數出一共有多少個方格子,就知道它的面積是幾”,用這樣“數一數”的辦法求面積的大小。

根據這樣的思路,我沿著“建立面的概念:撫摸課桌、書本、黑板等物體的面”→“面有大有?。航o大小顯著不同的兩個空白圖形涂色比賽”→“多種方法比較面的大?。河^察法、重疊法、畫格子法”→“統一數據描述標準:用某一個標準(如一個小正方形格子)去度量面,把面的大小用數據描述出來”→“形成面積概念:把標準看作‘1’,這種新的計量即為‘面積’”的邏輯脈絡,凸顯面積的計量意義。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過程是對傳統教學的一次突破和超越,比簡單地圍繞教科書上的面積定義,緊扣“表面”“封閉”等字眼,更能深刻揭示面積的數學意義,更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且為后面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畫1 個方格子看作“1”的數學思想,在學習體積的時候同樣能用,這樣的數學思想,將來學微積分時也能用上。

猜你喜歡
交換律本質方程
方程的再認識
關注本質 為理解而教
方程(組)的由來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圓的方程
“數數”求源,叩問本質
童年的本質
“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教學紀實與反思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運算律,無論在哪里都適用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