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訓練

2019-11-14 11:30劉倩倩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訓練節奏

劉倩倩

【摘 要】我們都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節奏無處不在,它是音樂的生命,是生命的源泉,每一首音樂都有它的存在,它與旋律密不可分,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在小學音樂課上,節奏訓練不可忽視。要掌握節奏,就必須靈活運用各種教學形式,循序漸進地進行節奏訓練。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節奏;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168-01

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是小學音樂教學和音樂素質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節奏是音樂的脈搏,是音樂的基本元素之一。任何音樂都離不開鮮明的節奏。學生在唱歌、跳舞、器樂等活動中,首先要面對的是節奏,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感受到了節奏的重要性,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音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音樂的第一要素。它就像音樂的“骨架”。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節奏是學習歌唱的重要前提。因此,節奏訓練是枯燥的,學生一般都不感興趣。如果在這個時候,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實踐,效果肯定也不會很好。

一、看圖識節奏

首先,用不同的顏色在黑板上畫一些高正方形和低正方形。有些人驚奇地瞪著眼睛,有些人高興地咧著嘴笑,還有一些人被這些形狀弄糊涂了……在這種狀態下,讓學生首先知道它是一個節拍,有一個單詞在方塊里,這個單詞讀一個節拍。下面用問答形式,教師在方框中問有兩個單詞各讀幾個節拍嗎?學生們立刻回答說:“每人讀半拍?!币粋€單詞由兩個正方形組成有多少拍?“讀兩拍?!边@個學生非常注意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并且,非常清楚地理解它。簡單的幾句話,學生就能理解半音符、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時間值,并且變得極其感興趣。

二、象聲詞模仿節奏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總是在黑板上寫出幾條節奏,讓學生用“da”的形式讀,或者是用手拍一拍。如:2/4 × ×︳× ×︳×—‖ 其形式比較枯燥,學 da da ︳da da︱da—‖學生沒有興趣,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那么,如何把這些枯燥的知識,讓學生愿意接受和容易接受呢?從學生的真實生活中創造音樂,并從中汲取素材,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欲望。

因此,在節奏訓練中,我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去探索生活中的長音和短音,并進行綜合。不同的節奏配合不同的學生熟悉的“擬聲法”讀出來,打出來,這種方法便于學生記憶、理解。當學生讀節奏時,不同的節奏有不同的閱讀方式,使學生必須用大腦去思考“什么音符”,應該“讀什么”,不要用大腦去讀音節。這種方法突出發音的目視性,盡可能多地讀口型,減少教學的難度,例如,基本的節奏和發音:

⑴ × × | × ×||?? 讀作:咚咚 咚 咚 (模仿心跳聲)

⑵ ××讀作:嘀嗒(模仿秒針走動的聲音)

⑶ ××× 讀作:噠噠噠(模仿馬蹄聲)

⑷ ×××讀作:咚咚咚(模仿敲門聲)

⑸ ××××讀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聲音)

⑹ × ×· | × ×·||讀作:嘀 嘀 嘀 嘀(模仿汽車喇叭的聲音)

⑺ ×·×讀作:知·了(模仿知了鳴叫的聲音)

下半部分是感知和識別節奏的階段。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更容易將所需要的節奏與生活聯系起來。這些聲音對學生來說是熟悉的,所以學生對模仿過程的興趣總是很高,課堂氣氛非?;钴S。經過大量的練習,困難、復雜的節奏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難。漸漸地,老師就會發現,這種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三、兒歌法

將難學的基本樂理融入兒歌中,使學生易于接受。首先,學生應該能夠識別一些基本的音符單位在開始,無論是在低或高的音符。從長到短有幾種常見的時間值:全音符、半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下來,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例如,在四分音符的劃分中,老師就可以說出這樣一首兒歌:音樂媽媽粗心大意,取個名字就把包轉過去。請記住,四分音符唱一拍,不要看八比四到大,八分音符唱半拍。朗朗上口,易學易記。

例如,一首兒歌被用來區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間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為了清楚,四分音符加點等于一拍加半拍。八分音符加點乘等于半拍加半拍。當枯燥、單調的音樂知識變成一系列優美的童謠,學生們就會覺得音樂對他們來說不再是一個謎。新鮮感和好奇心支配著他們學習的動機,學習不再是被動的。

四、用打擊樂器創作節奏

用打擊樂伴奏節奏,當老師表現出節奏時,學生就被樂器所吸引,當然興趣很高。

首先,讓學生了解樂器,能正確演奏樂器,了解它的演奏特點。然后,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集體精神,創造性的想象力,用各種打擊樂器譜寫節奏,為歌曲伴奏。運用各種打擊樂器,根據合奏的節奏,或為小段樂曲伴奏,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

五、創作節奏

在學生們熟悉節拍的基礎上演奏,使用打擊樂器,或大膽創編節奏,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放手,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個性地創造節奏,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的想法,同學間可以通過合作、討論,大膽嘗試,教師應給予表揚,不僅表揚積極參與的學生,也要鼓勵膽小的,能力較弱的學生,發現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對課堂實踐感興趣,對節奏有很好的把握。在音樂教學實踐中,音樂知識的內容概括為,精確的內容,深刻的理論;生動、形象的語言,教學學生親自參與活動,在其中感受,學習,創造音樂,培養自己很好的節奏感,愿意學習打節奏。

總之,學習節奏是小學生們唱歌,跳舞,視唱,器樂,欣賞許多學科的支持,例如,學生學習節奏,只要有老師的指導,從教室里所有的細節,一步一步,慢慢地,改善學生的節奏感,讓學生的潛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相信在新課程的指導下,只有不斷嘗試新的教學風格,探索新的教學領域,才能享受到創造帶來的無限樂趣。

參考文獻

[1]《聲樂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音樂教師與新課程》湖南文藝出版社.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教學訓練節奏
花有自己的節奏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YOUNG·節奏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日媒:日自衛隊將以“訓練”為名“出兵”南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