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2019-11-19 08:41王曉霞
新課程·下旬 2019年9期
關鍵詞:生物教學初中生物信息技術

王曉霞

摘 要:主要以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為主要依據,從創設良好的情境,指引學生自主探究、對探究實驗過程進行整合、創建探究教學平臺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生物;生物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但是受到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仍然利用傳統灌輸式教學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缺乏師生互動,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抗拒和抵觸的心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集聲音、圖片、文字、視頻為一體,把其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針對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

一、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1.把教材文字知識轉變成為真實形象的圖像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把生物知識轉換為形象生動的圖片和視頻[1]。例如,在講解植物細胞顯微結構時,在實驗前,教師可以把細胞的動畫結構圖播放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對細胞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指引學生在實驗中,利用顯微鏡,對真實的細胞結構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觀察目標。

2.把抽象知識轉變成為直觀化知識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把抽象的生物知識轉變為直觀的生物知識,不僅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興趣,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解免疫和計劃免疫時,對于抗原和抗體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把抗原和抗體制作成一個模型,學生可以對抗原進行拖動,使其可以與對應的抗體進行結合,進而使抗原體之間的關系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

3.有助于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是以微觀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而信息技術可以把難以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實驗操作過程展示出來,使復雜的探究實驗變得簡單化,并且還可以準確分析實驗產生的現象,使學生可以對實驗結果和現象進行更加通俗的理解。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學生對實驗設計進行完善,對實驗方案進行改進,進而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使學生可以感受實驗的探索性與趣味性。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良好的情境,指引學生自主探究

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教師指引、自主探究、評價反饋的教學模式[2]。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把相關文字、圖片、視頻播放給學生,為學生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提出自身的觀點和想法,緊接著在教師的指引下,根據教材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工具,挑選合適的學習模式,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平臺鏈接與探究材料,指引學生發現、交流、評價。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在學生完成自主探究學習以后,教師需要指引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和評價以及反饋環節,并針對學生存在的難點問題和共性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

2.對探究實驗過程進行整合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并且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創設合理有效的探究情境,并篩選出具有層次性的問題。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通過信息技術把實驗設計方案上傳到網絡中,共享給學生。此外,教師還需要把實驗結論上傳到學習平臺中,進行匯總和統計,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

例如,在進行測定種子發芽率的探究實驗中,教師需要先指引學生在互聯網中,對小麥、玉米、黃豆等種子的發芽適宜溫度進行查找。然后指引學生在電子白板資源庫中,對相應的實驗裝置進行尋找,挑選出適合自己實驗方法的模擬組裝。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可樂瓶、玻璃瓶等儀器,對發芽率的情況進行探究,最后把種子的實際發芽情況,通過手機進行拍照記錄,把記錄上傳到學習平臺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3.創建探究教學平臺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互動功能,在網絡平臺中,如微信群、QQ群等,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交流和討論[3]。通過創建探究教學平臺,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交流互動中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延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位置。

例如,在探究觀察與飼養蚯蚓時,在對蚯蚓在紙上、玻璃板上的運動狀態進行對比時,學生得出了和教材內容相反的結論。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交流平臺中進行探討,學生經過對資料查找和做對比試驗,可以發現得出相反結論主要是由于在玻璃板上蚯蚓進行運動時,體表沾上了水,導致變量增加,出現了相反的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耿安軍.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淺思考[J].考試周刊,2018(12):160-161.

[2]譚雪賢.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率[J].中學教學參考,2018(2):91-92.

[3]寧偉婷.淺談信息技術在中學生物課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121.

編輯 李燁艷

猜你喜歡
生物教學初中生物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