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非范疇化過程中的主觀性探究

2019-12-24 09:02白新杰
北方文學 2019年35期
關鍵詞:主觀性

白新杰

摘要:語言在非范疇化過程中,受說話人感情、觀點、認識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其意義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觀化。本文就語言的非范疇化展開研究,探究語言在非范疇化過程中的主觀性變化。

關鍵詞:非范疇化;范疇化;主觀性;主觀化

一、引言

客觀現實之中,新事物、新理念不斷涌現,人類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為了指稱新事物與新理念,人們的認知系統和概念系統會不斷發展,從而不斷誕生新的詞匯或表達方式來指稱新事物與新理念。在人類創造新詞匯來指稱新事物、新理念的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通過對那些已經存在的語言材料的重新組合排列來表達新的事物及新概念。比如:“很紳士”、“很男人”、“車?!?、“裙樓”等用法就經常出現在語言現實之中,這些結構中的語言要素失去了原有范疇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在新的組合序列中獲得了一些新的語法及語用特征,突顯了說話人的主觀性,反映了語言要素在原有概念上的新發展。由此可見,在非范疇化的進程中,部分語言要素的意義特征、功能屬性和語法范疇會產生相應變化,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化,這體現了說話人的主觀性與創新意識。

二、非范疇化的內涵分析

“非范疇化”最早是由Hopper和Thompson(1984)提出的,這一概念剛開始是被用來表示詞匯范疇特征的動態性和發展性。Hopper和Thompson認為:“在語言研究領域,非范疇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范疇成員逐漸失去原有范疇特征的過程[1]?!眲⒄庀壬鶕叭说年U釋將“非范疇化”進一步定義為:“非范疇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范疇成員逐漸失去原有范疇特征的過程。范疇成員在非范疇化后重新范疇化之前處于一種不穩定的中間狀態,這類中間狀態中的范疇成員喪失了原有范疇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時也獲得了新范疇中的某些語法及語用特征[2]?!?/p>

由上文相關定義我們可以知道:整個范疇化的進程是動態發展的,不同的范疇之間界限是模糊的,同一個范疇內部的成員是游離的。非范疇化的過程包含了范疇特征的轉移、消失和盈余這三種動態變化,這三種動態變化在整個非范疇化程中是互相聯系著的。

從語言認知的視角來看,語言的非范疇化是人們由于現實交際需求而導致語言創新和思維創新的一種重要認知機制,將非范疇化理論的相關知識運用到語言現實的研究中,可以對語言現實中出現的一些“非常規”語言現象進行解釋說明。由此可以看出,在人們的認知系統之中,非范疇化理論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對一些“非常規”的語言現象具有較強地解釋力。

非范疇化理論還指出:在非范疇化過程中,語言要素處在一種相對不穩定的過渡狀態,此時,該要素在獲得一些新的范疇的屬性特征的同時也失去了原本固有的范疇里的某些屬性特征??偠灾?,語言的非范疇化是人們為了滿足客觀現實中出現的新的交際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思維創新方式,具有較強的個人主觀性,它通過范疇隱喻的方式拓寬了詞匯固有的概念范疇,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對應狀態,突顯了詞匯原有概念范疇在主觀認知中的新發展。

三、語言非范疇化的原因

語言發生非范疇化的原因有很多,總體來看,有以下幾點:

(一)言語交際主體的感情、認識等個人因素是語言非范疇化過程產生的重要動因。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為了增強言語表達效果、提高語言信息的傳遞效率而采取非慣例化、非常規化的表達手段,改變固有語言結構的組合形式,創造一種新的表達形式,并將個人的感情、觀點、態度等主觀性因素融入到現有的語言材料中,突顯想要表達的語言信息,從而在這些話語中增加了以前所沒有的信息含量。在這一過程當中,說話人的個人主觀性是語言非范疇化現象產生的重要動機。

(二)非范疇化是對范疇化的補充和完善。范疇化與非范疇化二者共同構成了個人完整的認知過程,范疇化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分類的一種認知過程,主要作用是減輕人們的記憶負擔,實現認知的經濟性。非范疇化是對范疇化理論的完善及補充,是范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通過改變現有語言材料的組合方式或轉移已有詞匯的詞義和語法功能來滿足人類言語交際的特殊需求,體現了語言的動態性和生命力。因此,人們完整的認知過程還包括非范疇化。

(三)人們認知的發展與思維的創新是非范疇化產生的根本原因??陀^世界之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斷出現,這就需要人們不斷尋找新詞匯或新的表達方式來指稱這些新事物、新概念;人類認知的不斷深入和豐富也要求我們找到新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填補我們認知系統和概念系統中的空白。為滿足新的表達需要,語言系統就要利用非范疇化過程獲得新的概念義與語法功能。另外,在該進程中,語言的交際主體還可以依據語言情景和表達需要,靈活地提取現有詞匯的語法特征和功能意義。同時,語言使用者還可以根據表達需要,將自己的態度、感情等主觀性因素附著其中,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提高表達效果。

(四)語言非范疇化與語言的經濟性原則有關。在客觀世界當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斷涌現,人們不可能每次都創造新的詞匯來指稱新事物、新概念。當固有的詞匯系統和語言模式不能滿足交際雙方的表達需求時,在語言經濟性的原則下,就只能利用現有的語言材料進行表達,在原有語言材料的基礎上不斷更新重組,從而實現語言的經濟性原則及表達新的事物。

四、語言非范疇化過程中的主觀性特征

劉正光先生指出:“語言非范疇化有4個方面的特征:語義的抽象與泛化;范疇的某些典型分布特征消失;語篇功能發生擴展或轉移;發生范疇轉移?!睆恼Z言事實來看,為了滿足言語交際中不斷出現的新的表達需求,語言要素通過非范疇化獲得了新的概念義和表達功能。在此過程中,說話人能夠根據交際情景和現實表達需求,有選擇地提取某個詞匯的語法特征或語義特征,并將自己的觀點、認識、感情等主觀性因素融入其中,增加語言表達的主觀化,增強表達效果。由此可見,在這個過程中,其概念范疇和功能屬性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觀化,體現了說話人的觀點、認識、感情等主觀性因素,反映了語言非范疇化過程中的主觀性特征。

認知語言學指出:語言不只是客觀地提出某個命題,而是還與說話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識有關??梢钥闯?,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語言不僅傳達了客觀的概念信息,還承載著說話人的視角、感情和態度等主觀性因素。而非范疇化作為人類思維創新導致語言創新的一種重要認知機制,是人類概念活動不斷豐富、概念系統不斷擴展的重要途徑,無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主觀化,將個人的感情、觀點等主觀性因素包括在其中。比如:“嬰兒肥”。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嬰兒”這個詞的語義特征就被提取了出來,并進一步抽象泛化,代指那些像嬰兒那樣可愛的、胖乎乎的人,表達了說話者喜愛之情及夾帶了主觀的感情色彩?!八虠l了,不懂一點變通,只會按照給定的規則辦事?!崩渲械摹敖虠l”表示生搬硬套,不會融會貫通的意思。例句中用副詞“太”修飾“教條”,提取了“教條”的語義特征,反映了發話人的主觀態度和評價?!靶±铋L了一張蘋果臉?!崩渲小疤O果”作“臉”的定語,蘋果的“圓圓的”、“紅紅的”形象特征義被提取了出來,用來形容句子主語“小李”的外貌特征,表達了說話人的喜愛之情。從以上的例句分析能夠看出:主觀性是語言非范疇化的一項重要特征,語言的非范疇化讓一些語言要素發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觀化,從而帶有說話人的感情、認識等主觀性成分,

五、結語

語言的非范疇化是人們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的一種思維創新方式,體現了語言發展過程的動態性,反映了人們思維的創新性。語言通過非范疇化使其中一些語言要素帶有說話人的感情、態度等主觀性成分,增加了言語表達的主觀性。人們在非范疇化過程中通過創新語言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排列序列實現了在話語中增加發話人的主觀態度以及擴展聽話人信息量的雙重功能。由此可以看出:語言要素的意義范疇和屬性特征也在語言非范疇化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主觀化,擴展了原有語言要素的概念意義與語法功能,滿足了新的交際需求。

參考文獻:

[1]凌劍春.非范疇化過程中語言實體的意義主觀化[J].皖西學院學報,2007(3):77.

[2]劉正光.語言非范疇化的工作機制[J].外語研究,2005 (1):9.

猜你喜歡
主觀性
耳鳴掩蔽和習服治療在主觀性耳鳴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話語標記“真是的”主觀性及其等級
Nuyts的(交互)主觀性理論評述
從整一手法窺探外國喜劇藝術的主觀性
法官判案主觀性減弱
話語標記語的主觀性與交互主觀性探析*
主觀性在口語構式中的非常規表達——以口語構式“V+他2+NumP”為例
“沒準兒”“不一定”“不見得”和“說不定”的語義傾向性和主觀性差異
國內外語言的主觀性研究概覽
酒石酸唑吡坦片聯合艾司唑侖治療主觀性耳鳴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