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就業創業情況調查與對策思考

2020-01-06 07:56陸璐武銳文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藝術專業創業調查

陸璐 武銳文

摘 要:長期以來,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都是學界的研究熱點,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順利就業創業,對于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文化藝術創新有著重要意義。文章基于對云南省某高職院校近15年藝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的調查研究,通過數據分析,積極探索學生在就業創業過程中呈現出的就業去向、職業發展、創業意愿等特點,并結合其影響因素提出促進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的對策。

關鍵詞:藝術專業 就業 創業 調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2018JS601)的研究成果。

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事關大學生職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穩定,是國家民生大計。[1]同時,大學生就業創業情況也被認為是一項重要評估指標,用以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與辦學水平。面對當前經濟增速放緩,“藝考熱”現象帶來藝術人才就業壓力上漲的形勢,如何增強學生的就業創業意識,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穩定就業壓力,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難題和任務。作為向國家輸送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技能藝術人才的培養基地,高職院校必須教育和引導好藝術專業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使其合理規劃職業道路,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與文化藝術創新。本文通過調研分析,試圖呈現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特點,探索藝術人才職業發展規律,希望能為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工作,特別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提供有益參考。

1 調查樣本與設計

本次調查圍繞“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就業創業情況”這一主題展開,選取具有一定辦學歷史、藝術類專業設置較為齊全的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近15年的藝術專業畢業生為調查對象,將學生畢業時長按照每隔5年為一個時間節點分組進行問卷調查與個別訪談。主要從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與職業生涯發展、對創新創業的認識與創新創業情況兩方面認真做了調研分析。共發放調查問卷360份,回收問卷325份,有效問卷316份。(表1)

2 調查情況分析

2.1 就業情況及特點分析

2.1.1 初次就業率不斷提高

調查顯示,畢業15~11年的學生在畢業當年實現初次就業的有88人,就業率為86.3%;而畢業10~6年的學生與畢業5年內的學生在這兩項調查中的數據分別為97人、就業率91.5%,104人、就業率96.3%。雖然三組數據顯示初次就業率呈現遞增趨勢,但值得研究的是,以上數據并不能說明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逐年良好,就業質量得以提高。在調查中,大部分舞蹈表演、戲曲表演專業學生因學校長期與用人單位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畢業就能順利就業,而“訂單式”培養以外的學生卻難以就業。另外,近5年有四成以上音樂表演、環境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等專業的學生選擇了畢業后繼續升學,54.6% 的學生認為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面臨就業困難的問題。

2.1.2 就業地域相對集中

在云南省就業是絕大多數學生的首選,占90%以上,總體與服務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高職院校藝術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同時,也反映了部分學生不愿遠離家鄉、缺乏闖勁在外打拼的就業特點。進一步細分就業地域發現,15年間,六成學生的就業地相對穩定地集中于省會城市,學生到地市級就業的比例為20%左右,縣及以下地區約為10%,長期以來形成高職院校藝術人才扎堆省城搶飯碗的局面。不論是發展文化藝術事業或培養文化消費群體,都必須依賴一定的經濟基礎,這就導致了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往往能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吸引藝術人才。

2.1.3 就業去向變化明顯

從單位性質看,進入薪資和社會福利保障較好的黨政機關、各類事業單位、國企這些體制內就業單位的學生人數正逐步減少,對比三組數據可知,比例由10年前的16.5%降至近年來的6.9%,降幅過半。主要原因在于文化體制改革后部分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性質,以及體制內的藝術人才就業崗位縮減。相反,在民營或個體企業就業的學生人數穩步增長,近五年占比達就業單位的70%以上。其中,中小微企業就業人數呈現持續緩慢增長的特點,其他規模民營企業就業人數忽高忽低。然而,一部分受調查學生對于到民營或個體企業就業并不滿意,認為國企或大型企業才是自己的理想工作單位。由此可見,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考查學生簽訂就業協議與勞動合同時發現,學生實際就業率高于簽約率,這種差距隨著時間推移有所擴大。簽約率低意味著部分已就業的學生沒有持續穩定的工作,在收入、待遇方面可能不盡如人意。但在訪談中有學生表示,靈活就業能掌握主動權,工作不滿意隨時離開,還擁有自由時間從事喜歡的其他職業或自主創業??梢?,受思維活躍、崇尚自由等專業特性影響,藝術人才選擇靈活就業或將成為一種趨勢。

2.1.4 職業生涯發展與變化

橫向比較三組調查數據,學生畢業3年內,離職率最低出現在畢業15~11年的學生群體中,占24.5%;離職率最高則出現在畢業5年內的學生群體中,占45.4%;畢業3年內,更換2次以上工作的學生占26.9%。離職學生的就業時間最短為3個月,就業1年后為離職高峰期。對就業市場不了解而過高評估自己導致就業現實與理想差距大,就業崗位不能為個人提供發展空間,以及缺乏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而盲目就業是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離職的主要原因。

此外,走技術型職業發展道路是就業學生的顯著特征之一,半數以上被訪者有過技術崗位升職的經歷。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藝術人才職業發展。

值得注意的還有,大量運用肢體語言表現藝術的學生因其有限的舞臺職業年限,在就業10~15年后有轉崗需求,如用人單位疏于對員工進行職業再培養,加之單位內部難以分流,這些藝術人才將面臨失業困境,其對再就業的需求十分強烈。

前文提到,畢業5年內的學生在畢業當年選擇繼續深造的人數較之前大幅增加,各藝術專業學生平均升學率在30%左右。由于升學的分流,學生待就業壓力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提高了就業率。三分之二的學生為提高就業能力而升本,希望通過升本延后進入職業生涯的時間,在未來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

2.2 創新創業情況及特點分析

2.2.1 創新創業率低

通過調查,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畢業即創業只是個別現象,三組數據均顯示學生自主創業率不足2%,且創業者多數來自有經商經歷的家庭。這說明:一是始終有藝術專業學生通過自我努力實踐創新創業。事實上,就演藝行業而言,自主創業的空間是極其廣闊的。[2]高職院校如何激發藝術專業學生依托云南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進行創新創業實踐以提高學生創業率與就業質量值得思考。二是親友的創業經驗對學生走創新創業之路產生直接影響。三是雖然高職院校在近5年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包括開設相關課程、舉辦創新創業比賽和系列講座等,但從應屆畢業生創業率來看,教育教學效果似乎不明顯。

2.2.2 創新創業意愿較高

與創業實踐不同,學生在思想上對創新創業的認可度較高,67.1%的學生有創新創業意愿,尤其是正處于靈活就業或待業狀態的學生對創新創業更具熱情。實現創業夢、提高收入、國家政策支持是學生熱衷創新創業的關鍵因素。

2.2.3 創新創業失敗風險大

創新創業是一種具有風險性的商業行為,除創業者要有較強的市場判斷、溝通交流、組織策劃等能力外,還需資金、人脈等一系列外部條件支持才可能成功。作為剛畢業且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面臨失敗的風險會大大增加,難以短期內獲得理想報酬,甚至賠本。調查樣本顯示,一次創業成功的學生只有1人,其余學生都有兩次以上創業失敗經歷。這從一方面解釋了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強,卻少有人將意愿落實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讓學生在校階段得到充分的創新創業學習與實踐,不斷提高自身創業能力、抗挫能力,以抵御失敗風險。

2.2.4 創業項目多涉及教育類

數據顯示,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類型單一,集中于開辦藝術類培訓機構,占比50.0%。藝術教育市場尚有發展空間,加之沒有其他合適的創業方向使教育項目成為創業的主流。當然,學生創新視野不夠廣闊,基于所學藝術專業開發創新創業項目的能力還有待提升。

2.2.5 愿意接受創新創業教育

調查中,八成以上學生表示希望在大學期間能夠得到創新創業教育,在愿意接受創新創業教育原因選項中,認為技多不壓身利于就業的學生人數最多,隨后依次是認為利于自身全面發展和利于盡早實現創業??梢钥吹?,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藝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傳授創業知識與技能、幫助孵化創業項目的重要義務。

3 促進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的對策

3.1 政府應給予政策扶持

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不可避免地受到當地社會經濟和扶持政策的影響。政府要充分利用本土優勢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尤其是市縣一級地方政府更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力度繁榮第三產業,積極引導文化藝術創新驅動文化創意產業向縱深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合理制定就業困難學生幫扶政策、就業保險政策、技能培訓政策等就業保障政策措施,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競爭的良好就業環境。完善政府服務體系,做好咨詢服務工作、組織高職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制定創新創業的激勵政策。[3]如大學生創業貸款、創業投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3.2 高校應重視就業創業工作

3.2.1 構建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體系

高職院校要把藝術專業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擺在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上來落實,建立和完善由校領導主抓,就業管理部門統籌,二級學院負責,班主任、輔導員參與的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體系。一方面,在確保機構、經費、場地、人員、制度保障工作到位的基礎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出發點,以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為落腳點,采用開設就業與創新創業相關課程,舉辦主題班會、團學活動、模擬求職大賽、實習實訓等多種形式的幫扶手段,提高指導與服務成效;另一方面,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建立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庫和畢業學生就業創業情況跟蹤調查信息庫,既為精準推送就業信息提供便利,又為學校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提供反饋。

3.2.2 職業發展輔導貫穿學生大學生涯

學生的一部分就業壓力源于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未樹立良好的就業創業觀。對工作崗位不滿意,扎堆大城市,面臨再就業難題,盲目升入本科深造都反映了這一點。高職院校必須將職業發展輔導貫穿于每一名藝術專業學生的大學生涯中,讓其全面認識自我,結合興趣、性格、專業特點制定合理的職業發展路線,激發學習熱情,端正就業創業態度。學生畢業后愿意投入區域之間、城鄉之間音樂、美術等藝術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地區及中小微企業就業,主動服務基層,實現高質量就業。

3.2.3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

在靈活就業人數逐步增加,有創新創業意愿學生比重較大的情況下,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通過創業帶動就業不失為一條好出路。然而從調查情況來看,近五年接受過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生對教學有效性的評價為70.4%,說明高職院校改革創新創業教育迫在眉睫。首先,設置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形成多種類型的課程結構,[4]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進藝術專業課程,將職業發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創業意識,以期能夠立足所學專業探尋內涵豐富的創業項目。其次,以創新創業實踐為突破口,通過理論學習與實戰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成為創業者的必備素質,增強經營管理、財務融資、服務銷售等能力,提高藝術專業學生創業成功率。最后,建立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長效評價制度。調查顯示,畢業后3~5年內的學生創新創業人數比剛畢業時有所增加。因此,高職院校測量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時,應考慮教育作用不一定立竿見影,后期效應也值得研究。

3.3 用人單位應合理選才用才

作為藝術人才的錄用方,用人單位應正確認識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的特點,不要一味追求高學歷而把專業技能過硬的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拒之門外,以科學的眼光合理選才用才。同時,用人單位還應注重對錄用藝術專業學生的長期培養,建立企業培訓機制,讓學生堅定就業信念,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應對未來的職業風險。

本研究因調查樣本涉及的時間跨度較長,而僅有300多份數據,加之樣本覆蓋的藝術專業類型不夠均衡,因此測量數據可能存有一定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進一步完善??傊?,高職院校唯有長期深入調研藝術專業學生的就業創業情況,結合國家對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的要求,積極與政府、用人單位形成合力,多角度扶持,才能充分實現藝術專業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參考文獻:

[1]陳榮桂,夏媛,徐治然.高校大學生智慧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研究——基于江蘇省部分高校的調研[J].高教學刊,2019(21):38-40.

[2]趙科,李佳.云南高職藝術院校學生就業問題初探[J].民族藝術研究,2010(6):166-169.

[3]劉春秀,李建欣.高職創新創業“多角教育模式”的探索[J].科技與創新,2016(20):123-125.

[4]董植壽,葛柳.舞蹈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9(1):105-106.

猜你喜歡
藝術專業創業調查
高職藝術專業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在校大學生創業與學業協調機制研究
淺談藝術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藝術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構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