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儀式教育的價值回歸與功能重塑研究

2020-01-06 07:56冷娟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冷娟

摘 要:本文緊扣新時代定位,順應2019年國家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建設的倡導,從分析不同學科視域下的“儀式”研究概述入手,研究內容涉及人類學、宗教學、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知識,傳承我國傳統儀式教育的文化精髓,挖掘現代儀式教育的特征,進而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儀式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提出優化建議,最終探索促使儀式教育實現價值回歸與功能重塑的有效實踐途徑。希望為高校提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儀式教育、國家命運共同體導向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建議,或對高校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提供新視角、新思路。

關鍵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儀式教育 價值功能

基金項目:①本文系2019年度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課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儀式教育的價值回歸與功能重塑研究”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 QN2019004);②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9J0688);③2018年度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項目批準號:QN2018003)。

1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趨勢分析

1.1 國外不同學科視域下的儀式研究概述

儀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當時西方學者對于儀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類學方向,他們關注儀式對社會起源、巫術活動、氏族祖先、圖騰崇拜等方面的延展,儀式作為一種對固定過程形式的概括而被推廣。人類儀式研究的理論也被大致分為六種,分別是:深化-儀式學派、儀式-心理分析學派、社會結構-功能學派、宗教學派、象征文化學派、時間-表演學派。在這些研究學派中有不少杰出的專家學者,他們為儀式理論的研究拓展作出了貢獻。[1]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1986)指出,儀式是由傳統習慣演變而來且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行為方式?!逗喢魅祟悓W詞典》(1990)指出,儀式是指將一系列具有象征意義的行為集中起來的安排或程序。維克多·特納(2003)認為人類儀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儀式是符號的聚合體。格蘭姆斯(2003)認為,儀式起源于具有儀式意義的人體動作。此外,美國儀式學家羅納爾德·格萊姆斯、法國社會學家愛彌兒·涂爾干、英國人類學家馬克斯·格拉克曼、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美國學者馬歇爾·薩林斯等,分別從發生學、宗教學、社會學、經驗學、模型分析學等不同學科角度對儀式進行了探討。羅納爾德·格萊姆斯認為,儀式來源于生物和大自然中儀式化的行為。愛彌兒·涂爾干認為,儀式是宗教的基礎,且具有與世俗相反的神圣特性,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事物。[2]馬克斯·格拉克曼將儀式看成社會沖突中一種肯定的表達??死5隆じ駹柎恼J為,儀式會對整個群體產生很大的改變,它是社會文化變化的重要機制和分界點。馬歇爾·薩林斯提出了儀式活動是一個具有建設性的長期模式,它會對事件產生真正的影響并長期作用于事件本身。此外,保羅·唐納頓在其著作《社會如何記憶》中認為,儀式是一個“歷史容器”,具有歷史集體記憶與敘事功能,通過紀念儀式周期性地展演,集體記憶得以再現和延續。[3]英國著名語言學家簡·愛倫·哈里森還研究了古代的藝術與儀式之間的關系,也為研究儀式的表演性特征提供了素材。[4]

總結來看,西方儀式研究由最初的人類學范疇被納入宗教范疇,再被愛彌爾·涂爾干等學者擴展到了社會結構領域,后來法國人類學家維克多·特納等學者又將研究擴大到了更寬泛的領域。再后來,隨著儀式化概念的使用和普及,概念界定甚至被延伸到了生物種類范疇,比如美國表演學理論研究大師理查·謝克納就認為在動物行為中也存在著儀式表達需要。[5]

1.2 國內學界關于儀式的研究概述

中國乃禮儀文化之邦,自古至今,“禮”是國家政治與個人生活的規范,孕育出了宗法制。中國古代的儀式主要強調的是一些外在有形的禮節規范和活動行為,也代表著無形的社會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今天儀式制度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行為規范,維護著中華民族的和諧延續,體現著國家的主流價值觀。中國古代將儀式分為吉、兇、軍、賓、嘉等,按用途又分為禮節、典禮、巫術、禮拜、慶祝等形式。彭兆榮(2002)認為,人類學儀式研究傳統是一個從內涵到外延都不易界定的巨大話語包容,二者是一個相互包容的體系。[6]李榮華和田曉偉(2011)認為,儀式是在特定群體或文化中溝通、過渡、強化秩序及整合社會的方式。[7]周瑤(2012)認為,儀式是具有表演性、正式性、穩定性和整體性,以展演和轉換為目的的行為系統。 楊巧(2014)認為,儀式是在時間節點上舉行的溝通世俗與神圣兩個世界的人類活動。[9]吳超(2017)指出,儀式具有“再生產”和“再塑造”的特性。[10]李宏偉(2017)認為,在儀式本質的眾多外在表現中,儀式具有場域、程序、道義和體驗特性,要在儀式教育中真知真行,場域是儀式的載體,程序是儀式的呈現,道義是儀式的靈魂,體驗是儀式的升華。[11]張智和馬琳(2019)認為,儀式禮儀是新時代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和資源,具有獨特的功能特性。[12]

1.3 國內儀式教育的研究背景

2010年12月,共青團中央在頒布的《大學生思想引導大綱(試用版)》中明確:“儀式教育是把一些重大且具有紀念意義的事情以特定的形式呈現出來,具有保存記憶、激發情感、凝聚力量等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載體,高校深化青年思想引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探索有效的儀式教育形式?!?013年12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在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指出:“要開展禮節禮儀教育,在重要場所和重要活動中升掛國旗、奏唱國歌,在學校開學、學生畢業時舉行莊重簡樸的典禮,完善重大災難哀悼紀念活動,使禮節儀禮成為培育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方式?!盵13]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盵14]2016年12月7日—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盵15]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盵16]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講話精神為新時代高校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價值觀受到全球多元化沖擊的今天,儀式教育受到越來越多不同領域學者的關注。

1.4 國內外學界關于儀式教育對比的嬗變與警惕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隨著全球化深度發展,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盵17]因此,我們以往“閉門造車”“嚴守門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經受到西方巨大沖擊。許多學者認為應向西方國家學習“隱性教育”的優長,改革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工作的弊端,這種看法并非沒有道理,但也要警惕其中存在的兩個誤區:一是認為西方無思想政治教育卻依然運行“良好”,由此引發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儀式教育不足為憑的“取消論”;二是認為西方國家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完美”,由此引發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儀式教育可照抄照搬的“復制論”。這兩種論調顯然是有意無意地忽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資本主義價值觀、“唯物論”、“無神論”教育與宗教教育的本質區別。[10]

2 國內外儀式教育的形式界定及新時代內涵

2.1 儀式教育的形式界定

世界各國的儀式教育都強調通過儀式教育將個人與國家、社會或群體聯系起來,促進個人社會化并分享社會文化價值觀,因此具有明顯的意識形態性。比如:蘇聯曾推行過《學生守則》,強調學校必須執行與國徽、國旗、國歌有關的集體政治教育儀式,要求學生必須參與自治組織與共青團組織活動。美國強調生活情境、多元文化、多種樣式的儀式教育形式。德國在公立中學里堅持開設耶穌受難日等宗教儀式活動并采用講經、懺悔、祈禱等方法進行教育性活動。日本于19世紀90年代后開始強調傳統、公共精神與“愛國心”。韓國開設專門禮儀課并由國家主導實施“忠孝”教育和“身土不二”。新加坡也發布過《共同價值白皮書》,政府以理論說教與社會實踐并重,積極調動社會資源舉辦大型儀式活動。

中國傳統的儀式教育是一種以“釋奠禮”為核心的表演性活動,提倡傳承和弘揚儒家文化,是人類探索未知、尋求理解和文化繁衍的關鍵認識能力和行為方式。傳統的校園儀式教育分類眾多,普遍存在于私學、書院、科舉、廟宇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既有師生之間的跪拜禮、揖禮、就餐禮等日常生活儀式,也有比如對新入學兒童開展的開筆禮和對成年學生開展的冠禮等。中國傳統的儀式教育被與價值傳承、禮儀興邦、素養道德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2 儀式教育的新時代內涵

今天,新時代儀式教育是教育者以儀式活動為媒介,通過精心設計和開展各類活動,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從而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強化思想情感、塑造個體行為,使大學特有的價值觀得到傳播推廣,進而內化成師生共同的行為標準,形成價值認同的教育活動。

2.3 儀式教育的特征和類型

新時代的儀式教育具有五個鮮明的特征:(1)非神性,即儀式教育注重通過情境創設使參與者感受到隆重的儀式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因而它脫離宗教性和神性;(2)周期性,即儀式教育從具體儀式的實施來看,與日常生活節奏不同,它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如每學期的開學典禮、每年冬季的體育運動會等;(3)滲透性,即儀式教育是一種滲透式教育。儀式教育主要通過場景布置、符號設計、聲光控制、服飾佩戴、角色扮演等形式營造教育氛圍,使學生在參與儀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4)集體性,即儀式教育從學生組成形式來看,不是單獨的個體參與,而是眾多學生有組織地集體參與,每個人相對陌生,但都可以產生對集體的認同歸屬意識;(5)體驗性,即儀式教育是一個體驗式的教育活動,它提供了區別于日常生活的情境,并且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得到強烈的體驗感,不斷激發、構建自我的認知能力、組織能力和統籌協調能力。[18]

新時代的儀式教育按主體和內容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按組織主體的不同,儀式教育可分為國家教育儀式、組織教育儀式和個人教育儀式。按活動內容的不同,儀式教育可分為政治性儀式(如升旗儀式、入黨入團儀式等),禮儀性儀式(如上下課師生之間的問候禮、升旗儀式等),紀念性儀式(如校慶、運動會、頒獎典禮、紀念抗戰勝利儀式、杰出校友誕辰等),通過性儀式(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軍訓匯報、成年儀式等)。

3 基于國內外儀式教育研究的新拓展

無論中外古今,盡管形式上有變化,特征上各有千秋,但特定的儀式教育實踐對于鞏固群體、社會乃至國家的核心價值觀認同均有很好的教育功能,這是當今世界各國從未放棄思想上和政治上進行儀式教育的根源。筆者嘗試在CNKI采用主題檢索近十年關于“儀式”“儀式活動”“儀式教育”的研究文獻,出現的文獻分別多達58923篇、3943篇、451篇(截至2020年2月10日檢索,下同),學科涉及人類學、宗教學、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內容涉及簽字儀式、宗教儀式、祭祀儀式、儀式音樂、儀式感等方面,充分反映出學界對儀式及儀式教育相關問題的關切程度。再以“高校儀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儀式教育”為主題檢索,相關文獻則銳減至69篇和32篇。歸納來看,國內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儀式教育的歷史淵源、形式設計、現狀問題、教育功能、工作機制、理論建構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儀式教育的相關研究尚有很大空白,聚焦儀式教育價值與功能研究的更是鳳毛麟角。

4 探索儀式教育價值回歸研究的意義及創新之處

4.1 理論意義

儀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經常性相遇,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認識和厘清二者相互交叉、相互交融的關系范疇,是處理現實教育管理問題的關鍵,也是本課題進行研究的重要基點。本課題研究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者思考儀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時也為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高的問題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4.2 實踐意義

高校儀式教育植根于高校,積淀于校園文化,發揮著引導價值取向、激發道德情感升華、規范主體行為、增進文化認同等特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蘊含著高校教育資源和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高校開展儀式教育既是新時代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和傳播渠道,也是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儀式教育的價值回歸與功能重塑,有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4.3 創新之處

一是聚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儀式教育,立意新穎,現有研究較少;二是使用文獻研究法、邏輯分析法、跨學科研究法、系統論法以及觀察與調研、理論與實際、思辨與驗證相結合等多種方法開展綜合調研與研究,能夠有效確保研究前提、研究過程、研究結論富有邏輯性,縝密可行;三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高校制度框架內探求理論與實務的政策結合和突破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理與實踐的割裂,其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較強;四是結合一般性和特殊性視角,突出“新時代”“價值回歸”“功能重塑”等核心概念,對高校儀式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全方位研析,反思其價值迷失根源,有助于探尋儀式教育價值回歸和功能重塑的有效實踐途徑。

5 聚焦儀式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塑研究

首先,從儀式教育的角度看,高校儀式教育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儀式教育的真正價值在于有效地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儀式教育的功能和種類繁多,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為傳承功能、導向功能、懲戒功能、凝聚功能、整合功能等。其次,但從整體和根本上來看,高校儀式教育始終圍繞培養學生、立德樹人這一中心目標,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始終是高校儀式教育的核心任務。再次,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看,高校儀式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和方法,是一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特殊教育形式。

儀式教育有一突出的教育功能集中體現在儀式所產生的“儀式感”。從文化傳承、價值認同、政治信仰教育、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到學生走紅地毯、穿學位服、撥流蘇、拍合影、宣誓詞、畢業紀念式等,這些在當代大學里越來越“搶眼”的一道風景線,也在暗示著我們,大學教育不可缺少儀式教育,儀式感的渲染和營造能夠有效發揮儀式教育在文化傳承、價值塑造和政治認同中的特殊作用。

高校儀式教育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具有積極作用,表現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等。儀式教育能把顯性灌輸和隱性啟發兩種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結合起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可小覷。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儀式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

6.1 存在的問題

儀式教育可以說是一個促進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具有交流溝通、情感聚合、文化認同等功能。有效發揮儀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須注意在保證儀式教育的形式性、程序性和神圣性的基礎上,避免形式化、程式化和過度神秘化。

現有研究已從現象歸納和理論概括的角度,對高校儀式教育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完整的分析,發現目的模糊、形式僵化、內容空洞、符號短缺、結構失范、運作低效等情況突出。當前高校的儀式教育依舊存在形式化泛濫、教育蘊義淡薄、規范程度不足、情感體驗缺失、個性特色缺乏等問題,導致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迷失和被忽略。面對這些問題,學校應積極引導儀式教育的價值回歸,通過規范儀式教育、共建群體效應、發揮個性特色、形式傳承創新等方法,增強儀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效性。

儀式教育還存在運行成本高、缺乏對個體的關注、評估體系不健全等一系列自身缺陷。具體表現在:儀式教育結構失衡、支撐內容不充分、教育主體缺位、創新性不足、參與度不高、評估模型不科學等方面。分析來看,主要原因是:一是儀式教育理念未得到充分認同,二是儀式教育的文化內涵宣傳不到位,三是高校教育中工具理性主義的滲透,四是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需多重視。

6.2 制約因素

造成高校儀式教育形式單一、效率低下、功能缺失、結構失范、體驗缺失、特色不明等諸多問題的原因,仔細分析來看,既有社會信仰整體性缺失之責,也有應試教育排斥、宣傳動員效果不佳、師資力量匱乏、組織實施能力薄弱、激勵監督評價反饋機制缺位等抗阻性因素的制約影響。高校在儀式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著重形式輕內容、重整體輕個體、重程序輕創新等問題,上述因素都從不同程度削弱了儀式教育活動的成效,制約了儀式教育的整體發展和形式創新。

7 優化儀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對策建議

7.1 國家層面

國家應當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儀式教育的地域性差異,制定支持性政策,為儀式教育的開展和創設提供一定的物質資助,尤其是加大對校園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投資力度,提倡積極引導、合理分配、嚴謹到位,從而確保經費支出得到有效利用。儀式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識型和技能型教育,除關注儀式教育的結果性評價以外,我們還應注重它的過程性評價,國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作為藍本,然后各高校再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和條件,不斷完善自身的儀式教育評價機制,從而實現評價取向的多元化、客觀化和可推廣化。

7.2 社會環境層面

在風靡全球的兒童讀物《小王子》書中,小王子問:“儀式是什么?”狐貍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敝钡浇裉?,儀式依舊具有特殊的社會心理功能,儀式感涵蓋了意義感、莊重感、認真感、緊張感、在場感和參與感等多種感覺元素,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素養,擴大教育影響力,促進心靈成長和生命綻放。我們應在開放的社會場域中構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儀式,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允許多元化思想共存,確保學校儀式教育與社會化儀式之間具有一定的連通性和發展性。

7.3 教育主管部門層面

宏觀上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把握其規律及本質,完善固有儀式體系和規章制度,努力建構符合時代潮流的,承載儀式新理念、新形式、新內容的時空結構;微觀上應深入各基層單位不失時機地預設“虛擬儀式”“創業儀式”“出征儀式”“接旗儀式”“使命儀式”等實踐命題,促使儀式教育成為真正滌蕩心靈、激發內生力的重要元素。教育主管部門還要加強對高校儀式活動的系統管理,促進學校之間的活動交流與溝通,分級實施,層次分明。要指導各學校設計完善的活動體系,加強對關鍵時間點和關鍵事件的重視程度,建設較為完善的儀式活動體系,使儀式活動的開展實現一體化和體系化,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連貫性和長效性。

7.4 各級高校層面

各家高??梢葬槍Σ煌瑢ο蟮恼J知程度、不同儀式的意義特征,應在時間、地方、設施、環境、程序、人員等方面力行規范,既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號化、形象化和生活化,也要發揮主觀創新能動性,積極挖掘、轉化傳統文化資源。此外,高校要重視對儀式教育人才的培養和支持,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作為儀式教育的實施者、引導者和傳承者,具有吸引人、感召人、引導人的正向力量,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能夠提高儀式教育的整體實施水平,保障儀式教育的育人效果。

7.5 教師和學生群體層面

教師應發揮“儀式專家”的加權作用,注意在日常儀式教育操演中把握時機、賦予蘊義、布置合理、引導得當,保證儀式活動有序、高效地開展。儀式教育不是形式上的單一教育,而是集實踐性、布局性、整體性于一體的活動形式。在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要結合多媒體平臺,熟練掌握操作技巧,指導學生完成一系列難度更高的“虛擬儀式”轉化。廣大高校學生應當把儀式教育效果與自我評價緊密掛鉤,做到儀式前積極準備、角色預熱,儀式中心態端正、全情投入,儀式后認真總結、深刻反思。通過儀式教育實現活動目的,通過儀式教育培養文化習得,通過儀式教育增強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儀式教育知重心、負重擔、扛重任。

8 探索促使儀式教育實現價值回歸與功能重塑的有效實踐途徑

8.1 儀式教育的社會和個體雙重價值效用分析

儀式教育的社會價值是指儀式教育活動對社會的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來看,它是儀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在社會發展上的體現。主要表現為維護階級統治和社會穩定、延續社會歷史、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儀式教育的社會價值不僅是關涉儀式教育本身價值的重大問題,而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階級性和社會性的重要體現。高校要特別注意儀式教育的運用,充分發揮其提高思想政治認同、促進社會和諧團結、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培育和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顯著社會價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為重要和根本的還在于它的個體價值。儀式教育具有提升人、塑造人、發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個體價值不僅是社會價值實現的基礎和前提,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終極追求。儀式教育的個體價值是指儀式教育滿足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需要的積極意義。具體表現為個體品德文化習得、情感陶冶、意志磨煉、行為養成。 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激發學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行為。

8.2 實現儀式教育價值回歸應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核心原則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并做到“八個統一”,即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新中,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梢?,高校儀式教育要充分發揮其獨特的魅力,使其成為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成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和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的內在動力。當前儀式教育要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基礎,確立符合高校獨特精神、反映高校教育理念、與高校發展相協調、與育人目標相一致的新理念。堅持“三大核心原則”,即以人為本的主體性原則、和諧一致的協調性原則、與時俱進的創新性原則。

8.3 實現儀式教育價值回歸與功能重塑的途徑選擇

8.3.1 認真細致地挖掘、整合和優化潛在于并散亂于校園中的各種儀式教育活動進行

一方面,要通過諸多途徑了解和掌握儀式教育的存在方式、參與主體、活動時空、儀程安排、儀式目的等方面的特征和內容,準確而全面地把握不同高校儀式教育的本土差異性和生態系統循環性;另一方面,在于深入研究不同屬性、類型、層次的儀式教育活動所蘊含的教育價值,找出異同,存精去粗,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博采眾長,革舊鼎新。尤其注意處理好正式儀式教育與非正式儀式教育、傳統儀式教育與現代儀式教育的關系,促進各類儀式教育能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并行不悖、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形成合力,形成目標一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蓬勃發展態勢。

8.3.2 強化頂層設計,精心設計儀式教育載體,突出內容形式匹配,實現預期效果

首先,將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貫穿儀式教育的主導思想。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為黨和國家的建設事業培養人才的,要在學校儀式教育的各個環節滲透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馬克思主義煥發理論魅力,有力地掌握學生。其次,加強儀式教育的協調領導。儀式教育涉及學校多個教育主體參與、多種資源投入,有效地發揮各教育主體的合力和教育資源的效能需要建立統一的權威的領導協調機構進行系統規劃。再次,構建多層次、多領域的儀式教育體系。嘗試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目標結構,根據國家、社會和個人等三個層次構建儀式教育層次; 根據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等劃分不同內容的儀式活動;根據政治、經濟、文化等劃分不同領域儀式活動。經過對學?,F有的儀式進行梳理,查漏補缺,建構一個清晰的儀式教育多維網絡體系,全面覆蓋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實現全方位育人。最后,建立儀式教育的規范性準則。規范而嚴格的程序和操演不僅僅是修飾外觀的需要,也是出于儀式本身的規范化要求,并且只有規范化的操作才可能起到彰顯莊嚴和神圣,達到強化認知、磨煉意志、規范行為、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要對儀式舉辦的條件和時間以及現場角色分配、秩序的安排、旗幟徽標擺放等確定相應規范性準則。這樣做既保證儀式教育體系內在規范的一致性和權威性,也對學生進行行為約束和教育,有利于學生行為的養成。

8.3.3 突出內容和形式匹配、承載力一致,充分挖掘統儀式文化與學校特色文化,實現內容借鑒和創新發展

首先,儀式教育既要有多樣的表現形式來吸引學生,又要有豐富的內容來支撐,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儀式教育的安排要做到形式與內容的性質匹配、承載力一致。在性質匹配方面,具體儀式的形式要根據教育內容的特點來設計,教育內容也要考慮儀式形式的特點來安排。例如,紀念性質的儀式通常具有政治性、莊重性,需要學生保持嚴肅的心情,如果儀式設計了娛樂化、庸俗化的活動或環境,顯然破壞了儀式的主題氣氛;而在以歡樂為主調的儀式中設計過于嚴肅的主題,也會造成現場氣氛的冷卻。在承載力方面,要使儀式形式承載其能力范圍內的教育內容。

其次,我國古代形成的傳統儀式文化,在儀式的思想內涵、種類、程序規則和行為規范等方面形成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正在逐漸被人們淡忘。在學校儀式教育中融合傳統文化,既能深化儀式活動的文化內涵,也能使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延續我們的文化血脈。挖掘傳統儀式文化,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積極借鑒優秀的內容,不斷實現創新發展。

8.3.4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實施環節管理,實現互動交融和個體與群體共鳴

儀式教育表現出教育者主導的特性,活動話語權由教育者掌握,按照教育者既定的程序進行,學生更多的是扮演參與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第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具有能動性的主體,能夠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接受教育內容和方式,如果教育者通過強制灌輸方式開展儀式教育,會造成學生隔閡而難以自覺融入儀式活動,教育效果難以保障。第二,圍繞學生需求開展儀式教育。教育者設計和開展儀式活動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滿足學生需求,才能激發學生興趣,積極參與活動。第三,不斷豐富校園文化。不難看出,儀式教育的效果獲得是一個緩慢的潛移默化的過程,與學生的自我體驗與反思密不可分。這就需要豐富校園文化,讓學生有充分獲取,體現和完善特定價值觀念的機會和空間。第四,發揮學生參與性和創造性,為儀式教育提供智力支持。成長在信息時代的學生,對新媒體技術和網絡語言有著熟練的掌握,產生自己世代的觀念和行為模式。讓學生通過招募學生參與儀式設計環節或者征集學生的想法和靈感,既能為儀式教育帶來新鮮活力,也能使參與儀式創造的學生有參與儀式教育的主人翁感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 曹瑩.儀式教育的研究綜述[J].黨史博采,2019(2).

[2]愛彌兒·涂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吳愛菊.高校校園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 簡·愛倫·哈里森.古代的藝術與儀式[M].吳曉群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1.

[5] 馬文彬.儀式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7.

[6] 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研究評述[J].民族研究,2002(2).

[7] 李榮華,田曉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儀式:價值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

[8] 周瑤.學校中的教育儀式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9] 楊巧.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儀式建構[J].教學與研究,2014(8).

[10]吳超.揚棄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儀式當代發展的再審視[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

[11]李宏偉.儀式教育要彰顯儀式特性[J].教育科學研究,2017(1).

[12]張智,馬琳.儀式禮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J].思想教育研究, 2019(4).

[1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1).

[1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15]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 [2016-12-09]. http://???.???--hua?et.com/pol?t?cs/szzsyzt/s?zzgz/??de?.htm.

[16]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EB/OL].[2019-03-18].中央廣播電視聞.http://?e?s.c?r.c?/?at?ve/gd/20190318/ t20190318_524546726.shtml

[17]為世界許諾一個更好的未來——論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15-05-18(1).

[18]侯保航,王鑫.儀式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及構建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8(2).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