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嘗試詩歌創作

2020-01-11 08:44魏艷君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詩歌創作聯想想象

魏艷君

【摘要】部編版《語文課程標準》詩歌部分,要求誦讀詩歌,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感受語言的優美。重視學生的整體感知、領悟、體驗和背誦,學生主要以吸收、內化詩歌為主,但同時也非常注重發展學生的詩歌和寫作能力,鼓勵學生運用詩歌技巧、修辭和詩歌樣式特點來寫詩,并有相應的修改方法指導,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創作詩歌。

【關鍵詞】詩歌創作 聯想 想象

初中生對詩歌這種文學體裁的創作比較陌生,因此,課堂上的指導要有抓手,有鋪墊,做到先吸收后傾吐,先模仿后創作。教材中的“備選題目”是內容上的抓手,從生活入手,引發情感的共鳴;單元中的幾首詩歌是技法上的鋪墊,從結構、語言等角度賞析,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解讀了本次的任務,我確定了本次任務的教學創意:選定意象,融情于物,續寫詩歌;發揮聯想,借鑒技法,仿寫詩歌;激發情感,獨抒性靈,創寫詩歌。

如何將直覺靈感內心感受與聯想想象的內容進行詩歌化的表達,以詩歌的獨特形式呈現出來,需要老師提供較為充分的指導。

1.詩歌創作,要有真情實感,應引導學生發現,把握生活中體現愛與美的細節和瞬間,捕捉并深化內心的情感體驗,提高感悟能力。

2.引導學生展開合理、充分的聯想和想象,促進思維發展與提升。

紀伯倫說:“詩歌的內在和諧是通過聯想來傳達的,寫詩離不開聯想和想象?!?/p>

老師首先應當注重有效地激發,可以運用情境創設法在具體的情境中,激發學生進行聯想和想象,或以具體的人物為起點,充分展開思維活動及其學生的創作熱情。

通過整個活動過程,應使學生明了,聯想和想象是無處不在的,也是文學創作的雙翼,在生活和寫作中都要習慣發散與開拓思維,鍛煉自己聯想與想象的能力,展開思維的翅膀,點燃靈感的火炬。

3.引導學生借鑒優秀詩歌的寫法,學習詩歌創作技巧,練習仿寫進行詩化的表達,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優秀詩歌中有深沉的情感,靈活豐富的創作技巧,經典的詩歌意象與優美的語言。

4.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體會山川景物之美與歷史文化之美,拓展文化視野,培養文化自覺的意識和文化自信的態度。

作為詩歌活動·探究單元,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在朗讀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所以,先從有感情地誦讀課內詩歌開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然后通過展示少兒詩歌,讓學生感覺原來詩歌創作真的很簡單很有趣,從而激發了他們自己也想創作詩歌的愿望。然后,我趁勢告訴學生詩歌的特點及創作詩歌的注意點,接著學生進行現代詩歌創作。

初次嘗試詩歌創作,我給學生留了充足的思索寫詩歌和修改自己詩歌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我走到學生中間去,及時地幫他們解決創作詩歌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用詞、押韻等,鼓勵他們完成后先自己讀、修改,然后小組內互相讀、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接下來,我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共6個小組,每組出代表在班里讀自己的作品,然后針對每個同學的作品進行評說,或者找其他同學談感受。兩輪過后,我也現場作詩一首,主要是想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引導他們現代詩歌該如何寫作,如何體現詩歌的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

教學詩歌單元,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去朗讀欣賞,在誦讀中體悟詩歌里面包含的情感,從而達到共鳴。

在教學中,應該呵護每一個孩子的詩心,所有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為主題,而不是老師一廂情愿地自我表演。

詩歌是最貼近孩子心靈的文體,最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引起一種微妙的共鳴。

在設計詩歌創作內容時,我針對農村的現狀和孩子的年齡特點,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話說,有內容可寫。很多孩子在續寫《禮物》這首詩時,都希望生日禮物是父母的陪伴、鼓勵等。孩子們在詩歌中訴說著自己的心聲,體諒父母的不容易。

一首詩,首先必須有一個主題,沒有主題的詩就是沒有色彩、沒有生機的花園。情感是一首詩歌的生命,詩歌或詩句能否使人感動,關鍵在于它的情感?!案腥诵恼?,莫先乎情?!币虼?,寫詩要學會醞釀情感。

“少年情懷皆是詩”,剛跨進青春大門的學生,自身就是一首首詩。

博爾赫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嘗試了詩,我們也就嘗試了人生?!弊屛覀儗⑾才范純A注在詩歌中,品嘗百味人生吧!

詩是心靈觸動的音符,是情感流動的旋律。作為一節詩歌創作課,前面的欣賞、朗誦都是為了激起學生詩歌創作的熱情。

詩歌創作,注重情感的捕捉與抒發,為此,我設計了兩個作業。

作業一:續寫《禮物》,引導學生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能使他們帶著真情實感投入創作當中。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這恰恰就是詩歌創作的源泉。引導他們發現并進一步體悟這些情感,使之獲得深化和升華,真正成為創作的源頭活水。

作業二:要求學生對本單元所選的《鄉愁》《我愛這土地》《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我看》四首詩歌進行仿寫,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學習優秀詩歌的表達技巧和語言特色。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借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展開個性化的想象和聯想,選擇合適的抒情方式與恰當的意象,注重語言的簡潔流暢與節奏韻律的和諧悅耳。

事實證明,這樣做效果非常好。所有,學生都有話題有內容可寫,感情真摯,自然流露。孩子們在寫詩的過程中思索人生,感受真善美,凈化自己的心靈。

詩言志,文載道。那些詩歌或許讓你在平靜的時光里感受到歲月靜好的美好,又或許在你失敗頹唐時,給你一次又一次砥礪前行的力量,更或許是你剛好看見的風景可以用以前讀過的某句詩來概括,我想這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詩歌它能記錄一段年華,安慰一段時光,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我們通透明亮地活著。什么是成功的課堂?我想應該是把課堂交給孩子,引導孩子們去思索,然后有所得。知識,只有經過自己的大腦思索而不是憑記憶得來,才是真正的知識。

著名詩人葉芝曾說過:“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總體看來,這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朗誦和創作現代詩歌的積極性,學生有話說,有內容可寫,真正觸動了他們內心深處的詩情,聽了大家創作的詩歌,我很感動,因為大家都寫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同時也觸發了我心中的詩情,接下來我就以《禮物》為題,現場作詩一首:

禮物

四十歲生日那天

你問我要什么禮物

我搖了搖頭

孩子,其實我什么都不需要

只希望十四歲的你

健康、快樂、淳樸

四十歲生日那天

你問我要什么禮物

我搖了搖頭

爸爸,其實我什么都不需要

只希望八十歲的您和媽媽

健康、快樂、長壽

……

學生們聽得很動情,很多孩子淚眼婆娑……

我想,這就是教育,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學會如何做人。

感動自己,感動別人,我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吧。如果說遺憾,我只能說希望課堂時間再久點,讓孩子們再多寫寫自己的心聲,多在課堂上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爭取個個是小詩人,人人能做到“吾手寫吾心”。

從小給孩子們埋下一顆詩歌的種子,長大后他們就會明白: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猜你喜歡
詩歌創作聯想想象
快樂的想象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那時我們如何想象未來
戴望舒詩歌創作的獨特性略析
蘇軾詩歌創作對陶淵明理念的滲透
偏愛這不息的變幻
淺談技校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構建物理模型
淺論龔自珍詩歌中的愛國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