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模式,彰顯魅力

2020-01-18 18:53楊應波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應用策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楊應波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高中物理課堂需要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物理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在獲取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有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成長。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缺少興趣和能力,知識理解呈現出理論記憶的情況,不能做物理知識的科學探究,也沒有深度的運用思考。對于此,教師應重視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激發學習興趣,指導深度學習,將知識教學與核心素養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在情境模式下做高效的學習理解,有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教法;應用策略

前言: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以知識講解為主,過程較為枯燥,學生的學習理解多為教師的認知,沒有科學性地探究,也沒有自然科學知識的深度認識。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倡導自主探究學習,在教學方法上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學習需要創新。針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在課堂中需要發展情境教學法,將理論性的知識變成可感受和參與的情境,以此改變被動性的學習方式,保證學生在物理知識中的核心素養發展。

1創設問題情境,引領探究學習

自主學習是目前高中物理課堂的主要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與能力,不能做物理知識的探究理解,依賴教師講解和習題練習。這極大影響了物理知識的學習理解,制約了學習能力的成長。教師應發揮情境教法的優勢,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引領探究學習,明確物理知識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逐步完成知識的理解認識,參與到物理知識教學當中。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把握學生的興趣喜好,在問題設置上注意興趣激發,讓問題的解決能夠完成知識的認識,并在情境中設置問題組,保證探究學習的主動學習的狀態,傳授物理知識學習的方法。比如在《斜拋運動》這一課,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斜拋運動學習興趣,以“籃球運動員懂不懂斜拋運動?”為起始問題,吸引注意力,之后以斜拋運動地理解為基礎,提出“投籃是不是斜拋運動?”“命中的投籃弧線有什么樣的特點?”“投籃這種斜拋運動的形式怎樣控制運動軌跡?”等關于籃球投籃的斜拋運動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在課堂中創設關于斜拋運動的投籃研究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地思考分析,探究斜拋運動的規律及概念,能夠保證課堂中的學習主動性,營造探究學習的內容和氛圍。

2創設應用情境,增強學習興趣

多數高中生在物理課堂中的知識學習呈現出簡單理解認識的情況,缺少應用性思考,其學習興趣不足,更多的是完成課程任務。這種學習情況極大影響了物理思維的成長,不利于科學探究能力的形成[1]。在綜合素質培養的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轉變學生這種學習狀態,通過創設應用情境增強學習興趣,使物理知識的理解中有應用性的思考,學生能夠主動解決物理問題,在課堂中將理論知識變成個人能力。同時也通過物理知識的應用提升知識的理解深度,培養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比如在《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教學中,課堂中介紹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就,以新聞和歷史資料創設萬有引力定律應用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自豪感,思考航天事業的發展,增強萬有引力應用的興趣。之后引出課程理論知識,組織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的問題,分析我國航天事業中克服的困難,以及空間站的原理,使知識學習理解中有應用性的思考。應用情境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了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有應用思考,可以提高知識理解認識的深度,并且實現有效的素質教育,使高中生有科學精神和思想品質的健康發展。

3創設生活情境,指導應用思考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知識來源于自然,應用于生活,在生活中的表現較為豐富。而在目前的物理教學中,培養物理應用能力,促進社會責任意識的成長是德育的主要方向[2]。因此,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要創設生活情境,將物理的概念與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并在情境中指導應用思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中的生活情境創設要體現物理知識,保證知識了解,需要在情境中引領應用思考,分析實際生活中的物理應用存在哪些科學理論。比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課,課堂中就創設生活中各種機械工作原理的情境,之后針對其中的某一個內容組織應用思考,分析其中的機械能守恒,討論機械能守恒定律應用下怎樣進行機械設計優化。例如汽車的機械傳動系統介紹作為情境內容,組織分析機械傳動中的能量守恒,以實際的工作情況為核心探討能量損耗,探究怎樣減少損耗,提高傳動效率。生活情境的應用讓課堂中的學習有全面思考分析,能夠使高中生的物理知識認識從概念理解轉為應用發展,可以培養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

4創設實驗情境,組織科學探究

實驗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能夠讓學生觀察物理現象,了解物理概念[3]。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需要教師創設實驗情境,組織科學探究,使學生能夠完成課程知識的理解認識,建立物理學習方法,有實驗探究能力的成長。課堂中實驗情境的創設需要簡約化實驗內容,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實驗,并且在實驗中?分析和討論,依據實驗內容設計科學探究的過程。比如在《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教學中,課堂中就組織學生利用秒表來測量自由落體運動,記錄不同的高度落體運動所需要的時間。這樣能夠在課堂中形成科學探究實驗的情境,保證了實踐性的學習行為,使學生的自由落體運動認識可以從概念轉為真實理解,有助于科學思維的成長,并且使課堂中的學習更為主動,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

結論:總而言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認知程度,推動物理核心素養的養成和應用。在實踐教學中情境教學法應用需要創設問題情境、應用情境、生活情境、實驗情境,用不同的情境推動思考和認知,使高中生能夠在物理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進行物理知識應用。但是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需要創設情境,更加需要針對情境的內容和學情做教學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的感知和認識變成概念,保證知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付廣哲.創設高中物理教學情境的方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173-174.

[2]馬明星.有關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設置方法[J].高考,2021(31):97-98.

[3]鄧莉.創設有效情境? 助力高中物理教學[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7):64-65.

猜你喜歡
應用策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高中物理實驗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例談量綱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