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及其相關稱謂語考探

2020-02-28 11:53屈小靖
長安學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演變來源母親

屈小靖

摘要:我國自古以來對“母親”的稱呼有許多,現代口語中最常用的稱呼就是“媽媽”?!皨寢尅币辉~起源較早,本文將對“媽媽”這一稱呼的來源進行分析,并考察其詞義演變。同時對具有“母親”含義的其他詞語進行考察。

關鍵詞:媽媽;母親;來源;演變

文章編號:978-7-80736-771-0(2020)01-153-03

一、“母親”的來源

要了解“媽媽”及其相關詞匯的來源及演變,首先要了解“母親”的來源。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母親”一詞使用較為頻繁,包括現在,書面語中一般都使用“母親”一詞。出現最早的即為“母”字?!澳浮弊衷诩坠俏闹芯鸵延杏涊d,它在甲骨文中記為,在“女”的胸部位置加兩點指事符號?!墩f文·女部》:“母,牧也。從女,象懷子形。一日象乳子也?!币虼恕澳浮北玖x為養育孩子的婦女,引申為母親,常用在書面語中,歷經幾千年沿用至今。自周朝即有記載,如:

(1)岳日:“瞽子,父頑,母囂,象傲;克諧以孝,烝蒸義,不格奸?!保ㄖ堋渡袝罚?/p>

(2)其不書葬,不以討母葬子也。(周《春秋》)

“親”字最早在金文中有記載?!墩f文》:“親,至也。從兄,親聲,字亦作儭?!睘殛P系親密的意思。而“母親”作為一個詞出現卻遠遠晚于“母”、“親”兩個字出現的時期?!澳赣H”一詞最早在六朝時期的典籍中有記載。

(3)菩薩三昧等意,慈心哀愍念一切十方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債主泥犁薜荔畜生中人及非人,薩和薩,視之護之如母親護赤子,一切平等無有異意,已平等是為三昧法。(六朝《佛經·劉宋譯經》)

(4)紹母親為婢使,紹實微賤,不可以為人後,以義不宜,乃據豐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損辱袁宗,紹罪九也。(六朝《三國志》)

因此,“母親”一詞最晚在六朝時期已經出現,并且多用在書面語中,其用法一直延續至今。

二、“媽媽”一詞來源及演變

現代口語中,我們一般都用“媽”或“媽媽”來表示“母親”,有很多人認為“媽媽”的稱呼是從外國引進來的,但“媽”字早在《廣雅》中就已經有了記載。根據《廣雅·釋親》里的記載:“爸者,父親之轉?!薄皨?,母也?!笨芍皨尅碑敃r即是“母親”之義。而這部《廣雅》是三國時魏張揖編撰的,說明至少在那個時期就已經有了爸媽的叫法了。宋元話本中也有大量“媽媽”的說法出現,如:

(5)云日:“以何為驗?”日:“爹爹媽媽明日請和尚齋?!保纤巍斗鹫Z錄五燈會元》)

(6)話說本地有一王媽媽,與二邊說合,門當戶對,結為姻眷,選擇吉日良日娶親。(《南宋話本選集》)

(7)只見翠蓮走到爹媽面前,觀見二親滿面憂愁,雙眉不展,就道:“父是天,娘是地,今朝與兒成婚配。(《南宋話本選集》)

(8)李員外便叫媽媽將鈔來,賞賜先生和媒媽媽,并車馬一干人。(《南宋話本選集》)

(9)不知那個是媽媽?不知那個是公公?諸親九眷鬧叢叢,姑娘小叔亂哄哄。(《南宋話本選集》)

(10)媽媽心里也疑心道別有緣故,卻是護著女兒女婿,也巴不得將“沒”作“有”,便認做走了也干凈,那里還來查著?(明《初刻拍案驚奇》)

(11)劉員外固然看不得,連那媽媽積袒護他的,也有些不伏氣起來。(明《初刻拍案驚奇》)

(12)又道是天無絕人之路,正在街上賣身,只見一個老媽媽走近前來,欠身施禮,問道:“小娘子為著甚事賣身?

(13)李氏媽媽見如此光景,一發舍不得大的,終日啼哭,哭得眼中出血而死。

(14)媽媽道:“只要保得沒事時,隨著那里去何妨?”尼姑道:“媽媽若割舍得下時,將姑娘送在佛門做個世外之人,消災增福,此為上著。(明《初刻拍案驚奇》)

(15)原來周大郎平昔為人不近道理,這媽媽甚是和氣,鄰舍都喜他。(明《醒世恒言》)

(16)從人問:“媽媽到后面作什么去來?”甘媽媽咳了一聲說:“員外,方才是我女兒將我叫到后面去了。我女兒一生好管不平之事。她要見著不平事,就要伸手去管。老員外這件事情,她要替你們出氣?!保ㄇ濉缎∥辶x》)

(17)哥哥就該改過做起正經人來,也該奉養母親才是,不想進了京仍是這樣。媽媽為他不知受了多少氣,哭掉了多少眼淚。(清《紅樓夢》)

“媽”字單用的情況不多見,一般與“爹”放在一起稱呼,對應出現,如例(7);疊音詞“媽媽”有時也與“爹爹”對應出現,如例(5);“媽媽”前有時會加上姓氏,一般為丈夫的姓氏,以表明婦人身份,如例(6)的“王媽媽”、例(13)的“李氏媽媽”、例(16)的“甘媽媽”等?!皨寢尅鼻耙部杉由下殬I或者表示年紀的詞,用以區分婦人的身份,如例(8)用“媒媽媽”稱呼媒人,例(12)用“老媽媽”突出其人的年紀特征。通過以上例子,可得知“媽媽”在宋、明清的小說中就已經普遍使用,這時“媽媽”不僅指“母親”,也指已婚中年或老年婦女,可見此時“媽媽”也為婦人的通稱。例(14)中尼姑稱呼姑娘的母親為“媽媽”,也是對婦人的尊稱。元代俞琰在《席上腐談》卷上談到:今人稱婦人為媽媽。也可證明“媽媽”在元代為婦人的通稱。

在宋代,“媽媽”這個詞,還可以用來指代祖母、曾祖母,比如:

(18)高宗不懌,謂憲圣(高宗后)日:“終是將種,吾為皇甫所誤?!毙⒆趯矣栧?,宜法大媽媽。(南宋《四朝見聞錄》)

(19)嘉王(寧宗)聞命驚惶欲走,憲圣(高宗后)已令閤門事韓侂胄掖持使不得出。嘉王連稱:“告大媽媽,臣做不得,做不得?!保纤巍端某娐勪洝罚?/p>

例(19)南宋皇帝宋寧宗就稱呼自己的曾祖母宋高宗吳皇后為“大媽媽”。

另外,宋元時代,“媽媽”還有一個較為極端的用法,就是還可以指代影視劇中常聽的“老鴇”,即妓院里的老板娘。因為“老鴇”是妓院中妓女的長輩,與她們屬于收養被收養的關系,因此稱呼“媽媽”也屬于一種尊稱。如:

(20)師師聞道,就得魂不著體,急離坐位,說與他娘……,李媽媽聽得這話,慌忙走去告報與左右二廂捉殺使孫榮。(《大宋宣和遺事》)

(21)妾身是洛陽樂籍張媽媽是也。來到這汴梁聞知這鄭一女兒月蓮,因不掙錢,賭氣要賣。(元《云夢窗》)

(22)“‘相煩姐姐請出媽媽來,小閑自有話說。梅香人去不多時,轉出李媽媽來?!保鳌端疂G傳》)

三、與“媽媽”相關的其他稱呼

(一)“妣”

(23)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周《今文尚書》)

“妣”多指祖母或祖母輩以上的女性祖先,也指死去的母親或女性祖先,如:

(24)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周《周易》)

(25)似續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戶。(周《詩經》)

(26)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戰國《禮記》)

(27)祝文曰:“孝曾孫開元神武皇帝諱,敢昭告於代祖元皇帝、祖妣元貞皇后獨孤氏?!保ㄌ啤锻ǖ洹罚?/p>

(28)是故皇英嬪虞,帝道以光;太任妣姬,周胤克昌。(唐《通典》)

(29)考,皇成都府雙流縣尉;妣昌黎韓氏,外祖榮,皇緱氏縣令。(唐《墓志匯編續集》)

(30)其妣樸氏,受性溫和,為人真潔,自幼口口於俗口長口口勤修佛事,迨其岳降分娩,等閑由孝,感而易為,若霜口之疾,是以咸通五年四月五日,誕生大師。(唐《高麗大安寺廣慈禪師碑銘》)

(31)古者只祭考妣,溫公祭自曾祖而下。(北宋《朱子語類》)

(32)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于黃鄉。(北宋《太平廣記》)

因此,“妣”既可以指母親,也可以指祖母或祖母輩以上的女性祖先。尤其是多用于尊稱皇族祖先。唐代以及后代“妣”經常被用在墓志銘、碑銘等環境中,“妣”的語義也逐漸縮小,開始專指已故的母親或者祖先等?!墩f文解字》中寫到:妣,歿母也。從女,比聱。說明“妣”多數情況下專指亡母。但“妣”有時也指在世母親。如例(32)依然稱高祖之母為“皇妣”。

(二)“婆”

“婆”在歷史上也曾指代過母親。婆:《爾雅釋訓》:“婆娑,舞也?!庇米鬟B綿詞“婆娑”,本義為盤旋起舞的樣子?!稄V韻·戈韻》:“婆,老母稱也?!薄都崱じ觏崱罚骸捌?,女老稱?!庇直硎疽鸦榛蚰昀系膵D女。引申為女性親屬,如:外婆、姑婆等;又引申為丈夫的母親,如:公婆、婆媳:

(33)其家有六歲兒見之,指與祖母日:“阿爺飛上天,婆為見否?”(南朝《冥祥記》)

(34)憲即為固長育至十余歲,恒呼固夫婦為郎婆。(北齊《魏書·節義傳》)

(35)我家公婆又末死,如何點盞隨身燈?(南宋《話本選集》)

(36)周媽媽便令迎兒去請得王婆來。(元《元代話本選集》)

(37)見了媽媽,媽媽說女兒從金明池走了一遍回來,就病倒的因由。王婆道:“媽媽不須說得,待老媳婦與小娘子看脈自知?!保ㄔ对挶具x集》)

(38)元來那媽媽,正是洛陽的薛婆。(明《初刻拍案驚奇(上)》)

“婆”最初表示稱謂出自南朝《冥祥記》,如例(33)所示,此處“婆”指祖母,例(34)中的“婆”則用以指“母親”。從詞典中對“婆”的解釋可以說明“婆”作為稱謂詞是指可已生育后代的女性,因此“母親”、“祖母”皆可稱“婆”。后引申為所有已婚或年老的婦女,如例(36)、(38)中的“王婆”、“薛婆”,也可以指丈夫的母親,如例(35)的“公婆”?,F在“婆”已經不指稱“母親”了,其他用法還在。如“外婆”指祖母:“婆婆”指丈夫的母親;“老婆”指妻子。

(三)“娘”

“娘”也可以表示母親,在古代和現代的口語中都使用得比較普遍?!队衿づ俊罚骸澳?,少女之號?!北玖x為少女,年輕女子??梢姟澳铩弊畛跏潜硎灸贻p女子,代稱母親是后來的用法?!澳铩笔且粋€后起字,篆書中本從女,襄聲,寫作“孃”,后借以表示母親?!墩f文·女部》:“婊,煩擾也。從女,襄聲”?!队衿づ俊罚骸皨?,母也?!钡搅怂逄茣r期,“娘”才成為母親的代稱。

(39)睿小名須拔,幼孤,聰慧夙成,特為神武所愛,養于山公主也。令游娘母之,恩異諸子。(魏晉南北朝《北史》)

(40)馮娘者,子昂妹也,初為魏任城王妃,適爾殊世隆。(魏晉南北朝《北史》)

(41)見娘喜容媚,愿得結金蘭。(晉宋《樂府詩集子夜歌》)

(42)韋世康為絳州刺史,與子弟書云:況娘春秋已高,溫清宜奉。(隋《隋書》)

(43)汝次妹十八娘,先九年而歿,以年月未通,未克便歸大塋,故權窆於妹之墓側。(唐《唐代墓志匯編續集》)

(44)子有拋娘之意,娘無舍子之心。(唐《洞山語錄》)

(45)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別爺娘夫別妻。(唐《新豐折臂翁》)

最早記載有“娘”字的典籍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此時“娘”指年輕貌美的女子。到了隋唐,“娘”才有了母親之意,此時既指代年輕女子,又可指母親?,F代口語中“娘”還指“母親”,在老一輩中使用比較多,年輕人已經很少用“娘”來稱呼母親了。

(四)“嫗”

在古代,還有一個詞表示母親的,就是“嫗”?!皨灐钡谋玖x為母親。說文:“嫗,母也?!币隇閶D人,多指老婦。又指禽類以身體孵卵,《禮記·樂記》:“羽者嫗伏,毛者孕鬻”(禽類以身體孵卵生子,獸類懷孕生子。)引申指養育。

(46)東海莫不賢知其母。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東海號曰:“萬石嚴嫗”。(漢《漢書·酷吏傳》)

(47)顏夫人者,嫗盈女也,國色也。(春秋戰國《公羊傳》)

(48)時乘黃牛車,故百姓謂之黃牛嫗。(漢《漢書》)

(49)乘秋作寒熱,翁嫗所罵譏。(唐韓愈《譴瘧鬼》)

(50)后有嫗行哭而來,曰:“吾女年三十不嫁,擊縹於此,遇窮人飯之,恐事泄,投水而死。(宋《太平御覽》)

如以上例句,“嫗”作為稱謂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漢書》中,此時“嫗”指“母親”。如例(46)所示,“嚴嫗”指的是延年的母親。后來“嫗”多用來表示老婦,沒有“母親”的含義了,有時和“翁”同時出現,如例(49)?,F代漢語中“嫗”已經逐漸消失,一般不用此稱呼。

結語

本文考察了“媽媽”一詞的來源及演變,認為“媽”表示母親的用法至少在三國魏時就已出現,宋元小說中“媽媽”一詞使用普遍,此時演變為“已婚婦人”的通稱。曾表示“母親”含義的詞語還有妣、婆、娘、嫗等?!板弊畛踔改赣H或女性祖先,后多指已逝的母親或女性祖先:“婆”最早出現于南朝的文獻中,最初指祖母,后表示“母親”,再后來引申為所有已婚或年老的婦女:“娘”最初指年輕女子,隋唐時期有了“母親”的含義,直到現代口語中還有保留:“嫗”本義也為“母親”,后多指老婦。能夠表示“母親”含義的詞匯遠不止文中所列出的幾個,他們在來源和演變上各有不同,可見中華詞匯的豐富多彩。

猜你喜歡
演變來源母親
將來吃魚不用調刺啦
異類女性故事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演變
圖表
圖表
給母親的信
圖表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