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初探

2020-03-17 06:23周小衛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58期
關鍵詞:臺階銜接差異

周小衛

【摘 要】由于高中物理新課標的實施,以及初高中物理課程內容的臺階、課程要求、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導致高一新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普遍感到困難。那么初高中物理有哪些臺階和差異?如何跨越這些臺階,處理好這些差異?是順利完成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學好高中物理的一個重要前提。

【關鍵詞】初高物理;臺階;差異;銜接

初中物理的內容基本上是對物理現象的定性說明和簡單的描述,而高中物理的內容是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化抽象和數學化描述。對物理現象中蘊含的規律進行定量研究和推演運用,既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容,又是學生順利完成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的關鍵。

一、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臺階

1.概念理解臺階

(1)從標量到矢量的階梯,從標量到矢量的階梯會使我們對物理量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初中時我們只會代數運算,僅能從數值上判斷一個量的變化情況。高中要求用矢量的思想和平行四邊形法則進行運算,判斷矢量的變化時,既要關注它數值上的變化,又要看方向是否發生變化。

(2)速度到加速度的階梯。從位移、時間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我們容易跨過這個臺階。從速度到加速度是對運動描述的進一步深入,面對這一階梯,首先遇到的困難在于對加速度意義的理解,易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變量混淆起來,更困難的是加速度、速度、速度變化量的大小、方向間的關系,更是一個很陡的階梯。

2.規律掌握臺階

(1)進入高中后,由于定量研究的需要,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式增多,公式

中每個物理量的意義及適用范圍不同,理解難度加大,致使有的同學不解其意,遇到問題不知所措。

(2)矢量思想被引入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式。高中物理中的矢量公式,由于它全新的處理方法,使很多學生感到陌生,特別是正、負號與方向間的關系,在代入物理量進行計算時,學生往往容易忽略。

3.方法把握臺階

(1)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觀察與實驗法;轉換研究對象法;物理模型法;類比方法;數學圖像法。

(2)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維方法:微元法;整體與隔離法;等效法;動態思維法;極限分析法

二、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差異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差異

初中物理課程中大多數問題都重在對現象及概念的定性分析,少數定量計算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的運用。高中物理課程,進一步深入研究各種自然現象,細化原有概念的理解,同時增加了許多新的、抽象的物理概念,如電場強度、磁通量等,大部分內容不僅要求定性分析,而且要求進行相對復雜的定量計算。如初中物理只要知道彈簧的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而高中物理不僅要求知道,并且要求能用這個公式進行分析和計算

2.知識的呈現及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差異

初中物理課程的呈現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大多數問題是以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的實驗為依據,可方便的通過形象思維感知獲得;而高中物理課程只是規律的呈現,多數以抽象思維為基礎,通過定義、分析歸納來解決問題。研究物理現象的實驗也很少通過直接觀察得出結論,只有通過分析、歸納、理性的推理和計算,才能得出結論。

三、順利完成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的建議

1.重視物理概念的含義,減少部分初中物理概念的負面影響

在高中階段,為了更加精確地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引入了“瞬時速度”的概念,將瞬時速度定義為時間趨于零時的平均速度,它表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運動的快慢,而“瞬時速度”的意義很難理解。另外高中物理準確地定義了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初中物理從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定義速度,僅僅考慮大小,嚴格地說應該是平均速率,所以會對學生的高中學習造成干擾,學生往往以為只要大小一樣,速度就相同。平均速度也是一個容易理解有誤的概念,它指的是質點在一段時間內的總位移與該段時間的比值,而有些同學卻認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只從字面去理解物理概念,是學生在初高中物理學習銜接過程中常犯的典型錯誤。

2.切勿忽視物理定律的適應條件,僅從數學角度去分析物理問題

物理定律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大量的實驗事實歸納總結出來的。所以,學習物理定律時就必須了解它的適用范圍和條件,而不能用學習數學的方法,單純從數學角度去分析考慮問題,得出與事實不相符的結果。例如,學習庫侖定律之后,有學生誤以為,當時,,這一數學分析推理完全拋開了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即兩物體均可視為真空中的點電荷。因此,用學習數學的方法是學不好物理的。在對物理公式進行數學討論時不能拋開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它所表達的物理含義,如等分別是電容、電阻的定義式,對任何一個定義式,都不存在正比與反比的關系,它只表示量度該物理量的一種方法。對于一個關系式,如:都可以說正比與反比的關系,因為關系式就是表示該物理量的大小都與哪些因素有關,所以在學習時,要把物理量的定義式與關系式嚴格區分,深刻理解公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

3. 用科學抽象法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和理想化過程

合理的物理模型和理想化過程是抽象思維的產物,是研究物理規律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高中物理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理想化物理模型,如質點、理想氣體、點電荷等,還有大量的理想化物理過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壓變化等,要求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物理情境中提煉出合理的物理模型和過程,進而與已有的知識聯系,利用相應物理規律解決問題。

總之,跨越初高中物理概念、規律,研究方法的梯度和臺階;明確初高中物理課程要求、學習方法的差異;掌握學好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維方法,將有助于順利完成初高中物理學習的銜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物理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一、二/選修3---1、2、3、5)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九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普通高中教師教學用書(物理必修一、二/選修3---1、2、3、5)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北中學校)

猜你喜歡
臺階銜接差異
相似與差異
找句子差異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臺階
走在除法的臺階上
在高中數學中滲透“解題差異論”的實踐研究
論刑事技術與刑事偵查的銜接與配合
高一英語教學不可忽視的環節
高職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的對策分析
臺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