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背景下化學走班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2020-03-30 03:18俞科峰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20年2期
關鍵詞:心理調適分層走班課堂管理

俞科峰

摘 要:在深化課程改革、新高考模式轉變的背景下,化學分層走班教學在實踐中逐步得到推廣。本文在已有的化學分層走班教學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注重實踐,提出適用于走班制下化學分層教學管理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分層走班 心理調適 課程內容 課堂管理

傳統授課班級,一個班級中有著不同層次的學生,導致教師在備課準備的時候,只能照顧中間的大多數學生,采取“以中間帶兩頭”的策略。同時,在課堂上,上課積極響應老師的一般是各方面比較拔尖的學生,其他學生相對較沉默,這樣就會出現一些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生“吃不了”的現象。另外,教師往往有個通病,太過關注分數,而照顧不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事實上,學生在學業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態度與動機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是巨大的,分層走班由于其組織形式特點或許會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吃得好”。

一、如何給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心理調適

1.學校建立“導師制”

“分層走班”后,為了能讓每個學生得到應有的關注,大部分試點學校采取了“導師制”,通常根據學生情況,每名導師“認領”10名學生。在此過程中,導師充當了亦師亦友雙重角色,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與導師私下交流,請導師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協助一起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導師則定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特長以及心理狀態并做好相應記錄。每隔一定時間,開展一些團體活動,加強彼此間的交流。

2.不同層次老師“個性化”

由于走班上課,教師授課結束后,學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一個老師要擔任多個教學班級的工作,工作量增大,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不同層次學生容易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對于層次較好的C班,學生自身的優越感在同層中逐漸消失,開始缺乏學習熱情,個別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少了老師長時間的關注,自己慢慢放松,久而久之成績逐漸下滑。相反,對于層次較薄弱的A層學生,部分學生利用管理難的漏洞,渾水摸魚,不交作業。部分學生出現缺乏自信的表現,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因此,作為任課老師在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上,更要認真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發展。對C層學生提出的目標,不僅對于書本知識難度和廣度上進行加深理解,更要注重對于化學知識處理的能力提升,具有綜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保持其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對于B層學生提出的目標,通過幫助其樹立目標以增強學習的動力,在學習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對A層學生提出的目標要注意重視心理激勵因素,多給他們獲取成功快感的機會。

二、化學課程內容整合

1.全面解剖教材體系,把握教學深廣度

教師在全面解讀課標“內容標準”的基礎上,認真分析高中化學課程的結構,熟悉教材每一模塊的要點。設計相應活動,創造性地將其他課程資源和相應教材結合起來使用,以擴展和調整教材中的內容,深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做好必修與選修的銜接,針對高考班學生,不能按部就班跟著教材走,必須整合必修和選修的內容體系,確定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廣度。

2.準確定位化學學科特征——以實驗為基礎

“走班制”下不同層次間學生實驗技能相差較大,教師在實驗課上給不同層次學生相同時間完成實驗,但結果發現,A層次學生還有個別組難以完成實驗。所以,在實驗課前,老師必須根據學生層次設計化學實驗操作內容。教師在整合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認真研讀教材內容,以課標中“活動與探究建議”為標準,可以創造性的應用教材,根據需要,適當對層級較好學生補充教學材料,增加實驗難度,對層次一般學生分步進行實驗,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操作,在實踐中體會化學的樂趣,組建富有個性特色的實驗課堂教學。[1]

三、課堂教學管理幾點小辦法

1.學生上課拖拉

在課堂教學管理方面,分層走班的任課老師最苦惱的莫過于上課鈴聲響了,學生才從行政班慢悠悠走到教學班上課。當所有學生落座后,往往上課已經5分鐘了。對于高中必修課,每節課都有明確的教學任務,5分鐘足以打亂本節課的教學計劃,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能夠確保準時上課。分層走班上課可以采用大學搶座模式,教學班級學生座位不設固定位置,座位“先到先得”。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任課教師能夠按時按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學生會格外珍惜自己此節課“搶”到的座位,上課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2.作業收交困難

每個教學班級由來自不同行政班級的學生組成。一個教學班有多名課代表,各自收交本行政班同層次學生,跟原來相比作業收交更復雜,有些不自覺的學生有空子可鉆,所以作業很難收齊。同時,學生與老師除課堂以外,交流機會較少。因此,可以采取每天面批每個行政班中2到3名學生的作業,既不會增加教師過多的工作量,又可以增加交流機會,了解他們的不足,更加清晰的掌握他們所學情況,明確自己的教學內容。

3.課后交流少

分層走班與以往行政班教學在課后教學管理上有一個很大不同,以往對個別學生進行作業輔導很簡單,只需自修課或者下課到行政班中即可。但分層走班后,想找學生就比較困難,他們大多數課都是走班上課,留在行政班教室時間不固定。所以,分層走班后可以改變策略,不再讓老師找學生,而是學生主動找老師。

引入“競爭獎勵機制”,和教學班學生約定,每名學生每個月必須利用自己空閑時間到辦公室一次,可以選擇問問題、搭有機結構模型、做做小實驗等等一切與化學相關的活動。超過一次的學生,在期末綜合評價中可以得到加分。相反,一次都沒來的學生首先會被扣分,并且一個行政班中的其他同學也會被相應扣分。這樣,學生之間會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為了班級和自己的榮譽,在課后主動與任課教師交流互動。當然,分數已經是其次了,重要的是學生愿意和老師親近,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也在慢慢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志選.素質教育的新探索:“走班制”的理論與實踐[J].渭南師范學院報,2003(6):68-71.

猜你喜歡
心理調適分層走班課堂管理
高中數學分層走班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酒店管理專業工學交替實踐學生心理調適初探
高職女生擇業心理分析及對策研究
老莊的“和諧”思想與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調試
“互聯網+”思維在應用型高校課堂管理的思考與探索
淺談分層走班對英語教師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學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探索
高中必修課分層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學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