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計算機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究

2020-04-07 03:41陸永明
信息技術時代·中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高效教學資源實效性

陸永明

摘要:在互聯網盛行的“大數據”時代,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相融合是必然趨勢。在教育改革發展下,計算機已經成為了教育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也正是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使得在小學階段已經開設了計算機教學,其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小學計算機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工作,充實教育內容,延伸學生的知識視野,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實效性;高效;利用;計算機;教學資源

引言

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教育信息化的實現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路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應該如何利用“大數據”提供便利條件創新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基于信息技術大綱要求探究小學計算機課程教育教學方面的策略。

1當前小學計算機課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小學計算機課教學現狀主要是:雖然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有效實施,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成為了當前教師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實踐的推動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是不能忽視仍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因素,嚴重影響了改革的深化。由于傳統觀念的局限,很多小學計算機任課教師無法做到依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措施,導致教學有效性相對較低。由于小學計算機教學內容相對來說較為基礎,在一些學校中存在小學計算機教師由其他教師進行代替,并沒有專業的教學能力,從而不能在教學中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意識以及能力。除此之外,很多學生家長對計算機課程都存在錯誤的理解,認為只要會開機、玩電腦就是具備了一定計算機操作能力了,這些觀念也直接導致很多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到主要科目上,占用小學計算課程簡短的上課時間,最終影響到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有效培養,未能夠打下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為之后的深入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2如何提高小學計算機課教學有效性

2.1完善教學資源應用模式

提高小學計算機課教學有效性策略之一是完善教學資源應用模式。只有真正參與到實踐中去,才能明確所使用的資源是否是有效的,所以說教師進行教學資源開發的目的就是要運用到實際中去,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因此在教學中就要從優化教學資源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整合資源內容的基礎上來做好學生指導,以此來提高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果,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在進行資源開發時教師就要秉持正確的心理,做好資源挖掘工作,探索出有效的教育運用模式,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利用教學資源時,就要求教師要提升自己對計算機的正確認識,以提升自身觀點為基礎,及時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幫助學生感受到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如要主動與一線教師進行互動,掌握最為先進的教育資源與信息,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去,確保教學資源的深入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做好創新探究工作,找準研究方向,以此來提高教育資源實效性,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

2.2演示環節

提高小學計算機課教學有效性策略之二是演示環節。演示環節由教師完成。在“大數據”環境下,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育理念,摒棄以理論灌輸為主的“填鴨式”講課方法,真正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來思考如何演示“交通安全宣傳畫”的制作方法,如何在圖畫上添加文字。筆者建議教師在備課時先在互聯網中搜索相關視頻,課上將視頻導入計算機系統,讓學生觀看制作過程,然后教師用多媒體設備演示上網搜索素材、畫圖等每個步驟的操作方法。演示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式提問隨時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了某個步驟的操作過程,學生的答案無論與否,要及時給予表揚,并為學生示范錯誤的操作方法,通過兩兩對比,使學生真正明白必須按正確步驟操作的原因。比如,演示紅綠燈的畫圖步驟時,學生質疑“用‘鉛筆工具直接畫圓比先選中‘橢圓畫圓少一步,更節省時間,為什么不用‘鉛筆?”筆者并不急于否定學生的問題,而是讓學生自己按他的方法進行示范,結果學生發現用“鉛筆”工具畫出來的圓形線條不圓滑,甚至根本不像圓形。筆者又引導學生先選中“橢圓”再用畫布上的“十字形”指針很順利地拖出一個圓形。通過示范,學生徹底領悟了正確的操作步驟,這比教師口頭解釋效果好很多,從而贏得時間,體現課堂的高效性。

2.3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換代,以此不斷提升教學有效性

提高小學計算機課教學有效性策略之三是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換代,以此不斷提升教學有效性。當前,信息化計算更新換代速度飛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難度。當前我國小學使用的計算機課程教材是經過教育專家們統一研究編制的,在編制、出版的過程中可能有些教學內容便進行了更新換代。因此,為了提高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實踐性,時刻做到與時代發展接軌,教師想要不斷提升教學有效性就必須對教材中脫離了實際生活的內容及時進行升級優化,確保教學內容的更新換代,實現計算機課程的科學性、時代性,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內容,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授課中,教師應該提前整合知識,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將現代化知識引入到小學計算機課程中,啟迪學生智力,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例如在講解《建立班級課程表》這節課時,教材中使用的版本已經不是最新的應用版本,但卻是當前使用最多的版本。因此,教師還是可以繼續使用教材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不過,在講解完教材中的word版本之后,教師還需要結合當前的最新版本進行應用講解,使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版本word軟件之間的不同,進行兩者的教學融合,為學生設置相對應的教學任務,將學生分為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探究、思考中,對兩個版本的word軟件應用知識有所感悟,豐富學生知識內容,進而提升小學計算機教學質量。

2.4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提高小學計算機課教學有效性策略之四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教師在講解計算機理論知識之前,可以設置懸念,對所學內容巧設疑問,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帶著好奇心投入計算機學習,讓學習具有目的性,通過后續計算機實際操作學習,掌握理論知識。二是運用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進行創作,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講解《電腦繪畫樂趣多》這一章節時,以畫蘋果為例教授學生畫圖軟件中主要工具的用法,學生掌握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創作,可以畫櫻桃、小雞、毛毛蟲等動物,充分發揮其創造力,不僅局限于演示的繪畫題材。

結語

總之,在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就要從做好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工作入手,在展現教學資源優勢的基礎上來綜合學生特點,確保教學資源建設的合理性,整合有價值的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津瑋.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速讀(中旬),2019,(1).

[2]吳麗君.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神州,2018,(29).

[3]朱潤娣.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18,(32).

[4]楊偉.淺談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7).

猜你喜歡
高效教學資源實效性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資源開發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新型教學資源在綜合課程中的應用
新型教學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 構筑高效的語文課堂
打造務實、創新、高效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