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融合教學,精選設計實驗使課堂更精彩

2020-04-08 09:30許凌仙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年3期
關鍵詞:探究實驗培養能力提高效率

許凌仙

摘要:一節精彩的課堂需要教師的統籌安排,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實驗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色,教師要利用探究實驗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挖掘實驗的探索功能,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錄屏技術可完整呈現實驗現象,增大實驗廣度,捕捉短暫瞬間,反饋學生情況,有著傳統教學不可替代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探究實驗;提高效率;培養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0)03-0166-02

2014年,我參加了“全國首屆洋思高效課堂教學大賽活動”,課題是《金屬的性質和利用》。我覺得這個課題很難出彩,實驗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很多現象達不到理論效果。因此實驗的設計和呈現就是這節課的突破口。所以我對癥下藥,最終這堂國家級公開課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1 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融合是指把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信息技術是促進學習的認知工具,是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它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將資源共享最大化,改變了傳統教和學的方式[1]。

利用itools使iPad與電腦相連,iPad的圖像經過電腦投影到屏幕上,清晰的捕捉了整個過程。這一應用彌補了傳統演示實驗的不足,使我們更大程度地利用了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效率。這不光是教學儀器的轉變,也是教學方式的轉變。

錄屏軟件有很多種,我用的是itools,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打開itools,選擇工具箱中的蘋果錄屏大師,將iPad和電腦連在一個網絡中f建議用路由器創建一個局域網,容易識別又穩定),iPad屏幕下滑打開主菜單,將選項改為itools,鏡像打開,則完成了。iPad開在相機模式,電腦上顯示的即是拍攝到的畫面;拍照片可顯示靜態,如學生練習;也可切到PPT,做到實驗、練習與課堂的無縫對接。

2 設計探究實驗,培養化學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是培養學生能力、激發求知欲的主要平臺。重視實驗探究,就是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2]。

探究這個詞很熱門,用的有些泛濫了,探究實驗并不是簡單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這兩者都是驗證性的,缺乏思考的過程。教師要挖掘實驗的探索功能,對實驗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進和增補,善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甚至發現書本實驗的不足之處,創設問題情境,變單純講述為學生思考,變教師做為學生做[2]。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搜索生活經驗和已學知識,通過合作、比較、討論等方式獲得新知。不光加深了對概念、原理的理解,還培養了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意識,引導創造性思維,這對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積極的作用。

設計實驗探究,一定要對實驗藥品,實驗方式反復推敲。我們在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如現象不明顯甚至與理論相反,反應時間長等,在金屬這一課尤為突出。生活中幾乎找不到純金屬,干擾嚴重,實驗效果大打折扣。針對這些問題,我是這樣設計實驗的:實驗室中的鋁片和鐵釘表面都有鍍層,打磨前也是有光澤的,學生得出的結論往往是打磨前后沒變化。針對這一情況,我把鋁片泡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再露置在空氣中讓它氧化變暗;鐵釘選擇了生銹的,鐵銹是鐵的氧化膜,它和里面的鐵的對比就明顯了。后面要講到的鐵和鹽酸反應很慢,現象不能當場看到,我就提前兩天做準備,既要保證淺綠色出現,又不能被氧化,讓學生自己觀察得出亞鐵離子是淺綠色的。

我的整節課都是圍繞著實驗進行,具體我是如下統籌規劃的。

2.1 讓化學走進生活,突出學科生活化

物理性質:金屬一般通性

生活中到處都是化學,并不僅限于實驗室。我準備了鐵、銅、鎂、鋁四種金屬放在一起,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分辨,課件展示典型的物品(有銅鏡、鐵鍋、銅線、鋁箔),總結出金屬一般都有的物理性質。

2.2 開展探究式學習,體驗探究的快樂

觀察四種金屬,除了銅,別的都沒有光澤,究其原因,學生討論后能答出銅的化學性質穩定,別的與氧氣反映了。我說能不能用簡單的物理方法來看看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學生的興致被調動起來——打磨,于是探究的過程開始了。

打磨后觀察,確實金屬都是有光澤的。我引導學生觀察金戒指,亮閃閃的性質穩定。我說常溫下如此,灼燒一下會如何呢?學生們躍躍欲試,小A上講臺做實驗,我用ipad拍攝,圖像投影到大屏幕上。這個過程用一句俗語概括是——真金不怕火煉。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別的金屬怕火,鎂、鐵絲都可以與氧氣反應。我因勢利導,銅常溫下保持了它的本色,給它一個較高的溫度又如何?于是過渡到金屬的化學性質。學生動手實驗,看到銅由紅變黑。

化學性質:金屬與氧氣

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我精心準備了鋁的實驗,加熱鋁片,發紅、變軟、懸而未滴,學生看到此奇特現象異常興奮,大大提高了興趣。我啟發說,我們發現它是可以晃動的,說明它有液體,可是又不滴落,說明又有固體,這是怎么回事呢?(展示鋁和氧化鋁的熔點)。學生討論后回答,外層是氧化鋁熔點高,包裹著里面熔化的鋁。我強調氧化鋁是致密的,所以里面的液體鋁不會滴出來。

化學性質:金屬與稀酸

通過真金不怕火煉,我很自然提出下一個問題,黃金能否經受得住酸的考驗呢?學生踴躍舉手,將戒指放入鹽酸中,沒有任何變化。那么其他金屬也這樣嗎?請大家動手做做看。(分為A、B組各三組,A組做鎂、鐵、銅,B組做鋅、鐵、銅)分組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一段時間后,我先讓兩組學生展示銅的實驗(不反應,再次說明化學性質穩定),接著請B組同學把鋅拿出來,(學生回答,有氣泡,速度適中,我取一支放講臺上,塞塞子);A組同學把鎂拿出來,(什么都沒有)我驚奇地問,怎么什么都沒有???你放了鎂條嗎?(學生說放了)那你看到了什么現象?(氣泡很快)你覺得比起鋅呢?(更快)。通過對比試驗,大家總結出了鎂最活潑,鋅其次,銅最穩定。

B組同學沒有做到鎂條,很遺憾,看老師再來做一遍。f學生拍攝,大量氣泡,試管放試管架上,塞塞子)我們學習過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是不變的,大家推測下氣體可能是什么?f學生大聲說,是氫氣)如何驗證?學生思考后說點燃聽爆鳴聲。我點燃鎂條的試管口的氣體,如我們所想發出尖銳的爆鳴聲。鋅的試管中氣體累積了一段時間,也聽到爆鳴聲;這就讓學生自己得出了生成氫氣的結論,而不是老師灌輸。

最后,我們把鐵釘拿出來,學生說看到氣泡,但很慢。演示實驗是學習的重要途徑,但有時會因為裝置、安全性、時間等因素使效果大打折扣。為了彌補時間的不足,我拿出兩天前做的試管,學生觀察仍有氣泡,溶液是淺綠色的。我敘述說,兩天了它還在反應,真的是很慢,你們的實驗才做了幾分鐘,反應太慢,產物太少,試管留在教室里,時不時去觀察下,過兩天你們也會看到淺綠色的,淺綠色是亞鐵離子的顏色,鐵與鹽酸的反應和鎂、鋅類似。親眼見證實驗現象讓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實驗的意義就在于此。

2.3 開展比較式學習,培養總結能力

我讓學生把課堂開頭打磨過的鋁找出來,邊說邊發用氫氧化鈉浸泡過的鋁片,我說這是老師用化學方法處理的鋁片,對比一下和你們的有什么不同?把兩片鋁片放入小燒杯中,倒人稀鹽酸,對比觀察實驗現象(老師的鋁片反應較快)。我說這是怎么回事呢?(提示比較兩種鋁片的光澤度)學生說老師的鋁片更亮,我說因為鋁片表面的氧化膜被化學方法完全去掉了,大家用打磨的方法是很難將氧化鋁除盡的,這再一次說明了氧化鋁是——致密的。

2.4 設計開放性實驗,開拓發散思維

實驗設計是學生主體積極的觀察、思考、探究的過程,該過程中學生參與了知識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種創造。學生提出的方案越多,思考的角度就越廣,開放式實驗的目的就越能達到。結合本課內容,我留了兩個思考題,能否讓鐵在空氣中燒起來;如何加快鐵與稀鹽酸的反應。第一個問題我準備了鐵粉,將鐵粉灑在蒸發皿中燃燒的酒精上,火樹銀花的景象學生肯定經久不忘;至于如何加快鐵與酸反應,方法很多,用鐵粉、提高酸的濃度、加熱等。開放性實驗各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詞不達意或者錯誤的結論都有可能,教師要點出不妥的地方,對學生正確的,有創意的想法加以肯定,取眾人所長,把方案越做越完美。

3 技術融合實驗教學,因超越而美麗

最后談一下課的整體思路,整節課圍繞著一般金屬物理和化學性質的共性和特性來展開,我主要利用實驗來呈現金屬的性質。課堂教學忌諱照本宣科,把內容分為幾個板塊,相互間毫無聯系。所以我設計了金戒指這樣一條主線。講到物理性質時它的光澤很典型,從深究它為什么那么久還金燦燦的,引出它的化學性質穩定,這就過渡到了化學性質;實驗證明烈火的考驗也難不倒它,這就引出了金屬與氧氣反應;真金不怕火煉,是否也能經受住酸的洗禮呢?引出金屬與酸反應。金戒指這條主線,把課堂由物理性質過渡到化學性質,在后面一塊又把和氧氣的反應過渡到稀酸的反應,提起這條線,就能把整堂課提起來。實驗貫穿了整個課堂,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就貫穿了整個課堂,在技術支持下的探究課堂,因超越了常規而格外美麗。

參考文獻:

[1]宋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效性探索[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2]曾芳.讓物理教學更貼近生活[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5):62-63.

猜你喜歡
探究實驗培養能力提高效率
“雙減”背景下主題語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瞄準目標,精細練習,提高效率
瞄準目標,精細復習,提高效率
剖析錯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在“探究實驗”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情智能力
氣泡的速度探究實驗的改進研究
加強實驗,提高化學復習課的有效性
培養初一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