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的融合與發展

2020-04-23 03:52李言
銷售與管理 2020年24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

李言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以及相關新技術的興起,“互聯網”模式的醫療服務體系正在飛速發展?!盎ヂ摼W”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依托互聯網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可穿戴設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的醫療衛生服務深度融合,必然對醫療服務模式、公共衛生管理方式、個人健康管理等產生深刻影響,同時也有利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解決醫療衛生資源縱向流動,實施分級診療,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改善居民就診體驗。本文將探究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的融合發展道路,為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醫療;醫療服務體系;融合發展

一、互聯網醫療概述

(一)互聯網醫療的定義

互聯網醫療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通過信息手段將傳統醫療進行網絡化的一種現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ヂ摼W醫療的涵蓋范圍十分廣闊,無論是醫療信息管理、個人健康管理還是公共衛生服務方面都可以進行互聯網醫療的應用,同時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進行深度融合還能夠構建智慧醫療、云醫院平臺等現代化的醫療服務體系。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時代醫療服務體系發展的必經之路,它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醫療服務管理方法,能夠讓患者就醫更加方便,簡化了醫療流程,提升了醫療資源利用率,大大方便了居民的醫療就診體驗,同時也進一步緩和了醫患矛盾?;ヂ摼W醫療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對于緩解我國醫療資源不足與居民健康需求提升間的矛盾有著重要作用?;ヂ摼W醫療的發展,對于基層醫療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同樣有著重要價值,能夠讓基層居民及時快速地獲得所需的醫療服務,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的服務質量,減輕中高層醫療體系的服務壓力,降低基層居民的醫療開支。

(二)互聯網醫療的關鍵技術

1.大數據

“大數據”技術是指通過現代信息處理手段,對數量巨大、種類繁多且增長迅速的數據進行管理的技術?!按髷祿奔夹g的應用對醫療行業有著十分明顯的價值,因為醫療行業正是以數據量巨大、種類繁多且增速極快為特征的。同時,“大數據”技術的利用也能夠幫助醫療工作人員發現傳統數據處理技術應用中難以發現的數據價值,用以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構建針對性醫療、個性化醫療服務。

2.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計算方式,云計算的本質是數據的共享,數據通過“云端”能夠根據需要傳輸給其他的計算機設備。醫療行業通過云計算技術的使用,能夠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彈性儲存以及業務的可視化等,能大大提升醫療機構的運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同時大大簡化了居民的就醫流程。

(三)互聯網醫療的具體表現

1.智慧醫療

智慧醫療即將傳統醫療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的一種醫療體系。智慧醫療體系下,醫療設備、藥品信息等全部都以數據的形式進行處理,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讓醫療資源真正實現全域可視化管理;智慧醫療體系下,醫療流程能夠實現全程虛擬化,且患者個人信息將會以完整的形態被整合在一起,不僅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就診流程,而且能夠提升診療的精度,降低診療成本。智慧醫療體系的構建,有效提升了醫療機構的管理效率,讓患者得到了更加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有效提升了醫護人員的診療水平。

2.數字健康

數字健康是指通過個人信息終端,掌握居民的健康情況,借此來幫助居民解決健康問題,防備健康隱患。數字健康體系的構建離不開移動技術的發展與個人終端的普及,它能夠大大優化現有的醫療服務流程,縮短醫療服務流程的時間,提升服務的時效性與準確性。數字健康是一種前衛的服務構想,如今正慢慢應用于我們的實際醫療服務之中。

3.遠程保健

所謂遠程保健即通過遠程信息通訊技術,建立線上醫院,實現在線問診、在線應急方案構建等醫療服務。遠程保健的主要目標是為偏遠地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醫療健康服務,因此對于縮短我國的醫療服務地區差異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必要性

1.傳統醫療服務存在的問題

首先就是醫療資源的地域性分配不均,主要表現在農村和城市的社區醫療機構,衛生人才的數量和水平遠遠無法滿足城鄉居民的就醫需求;在物力和財力方面,大城市的醫療資源配置相對完善,但農村和偏遠山區存在較大差異。城鄉醫療資源的分配差距使得農村居民無論大病小病都大量涌入到城市醫院就醫,引發了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

其次是當前尖銳的醫患矛盾。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平等導致當前醫患關系高度緊張,甚至出現了極端的暴力沖突。近年來,我國因醫患矛盾產生的極端事件不斷發生,已成為嚴重影響社會安定的社會問題。

2.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

中國如今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進程呈現出極快的發展速度,這給我國基層的醫療服務體系造成了巨大的運行壓力,多數地區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老年人的醫療保障服務。因此,通過建立信息傳遞速度極快的互聯網醫療體系,能夠更好地調配醫療資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減少浪費,減輕醫療服務機構的壓力,提高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1]。

二、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模式的比較分析

(一)資源利用

與傳統醫療相比,互聯網醫療因其數據的信息化,節省了大量的資源,但互聯網醫療體系的構建依賴專業的技術與人才,因此其當前所需資源較為稀缺但發展潛力巨大;傳統醫療目前仍是國內的主要醫療形態,占據著大量的資源?;ヂ摼W醫療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極大程度地縮短了居民就診的流程,簡化了就診方式,改善了傳統醫療的異地就診等“老大難”問題;傳統醫療仍舊存在著就診時間過長等問題,但是對于貧困家庭來說,傳統醫療仍舊是第一選擇。

(二)信息傳遞

在保證信息相對通暢的條件下,農村地區了解醫療就診信息渠道主要是手機、書刊等工具,而城市的信息傳播方便且途徑多樣,農村地區信息傳播速度和廣度比城市低,因此城市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療體系更為發達。在傳統醫療體系下,各醫療機構間相互獨立,醫療信息無法進行整合處理,因此對患者來說就診仍舊較為困難;傳統醫療體系下,醫療服務信息傳播困難,患者要得知醫院的各種信息,只能通過親自前往咨詢或口口相傳。

(三)醫療體系

互聯網醫療體系下,醫療機構的協調性與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國內多家醫院已構建了自己的智慧醫療與遠程健康系統,通過醫療終端與患者進行遠程交流,還能夠與其他醫院進行信息溝通和數據共享。而傳統醫療體系下,診療需要層層分級,效率十分低下且容易出現疏漏?;ヂ摼W醫療在治療方面受到信息技術的限制,多為醫生在線解答患者疑惑、進行簡單的診療、預約看病等;傳統醫療能夠動用醫院的全部醫療資源,因此在治療效果方面全方位超越互聯網醫療。

(四)醫患關系

互聯網醫療體系下,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頻率變得更高,且數據的可視化也讓醫生對患者的情況掌握更為全面,因此對于減緩醫患矛盾有著正面作用;而傳統醫療體系由于流程的冗余,易產生多種不確定因素,激化醫患矛盾。在監督方面,互聯網醫療的監督較為困難,部分患者會選擇隱瞞那些難以啟齒的情況,而互聯網醫療體系下無法通過其他手段獲取信息;傳統醫療之下患者雖然面臨著隱私曝光的情況,但其安全性更高,也讓基層群眾更能接受[2]。

三、“互聯網+醫療”對傳統醫療的影響分析

(一)有利于醫療行業的開放融合

互聯網醫療體系的不斷發展,突破了限制傳統醫療的信息交流障礙,增強了信息與技術的交互能力,提升了醫療體系的數據運用效率。通過建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醫療信息平臺,能夠形成標準化的數據使用端口,實現資源的共享,從整體上提升醫療行業的平均水平?;ヂ摼W醫療的發展對醫療行業的融合與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患者來說,互聯網醫療也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降低患者的醫療開支,提升患者的就醫體驗[3]。

(二)有利于優化就診流程

現階段,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系統正處于改革轉型期,當前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階段,對于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與政府一直在著手積極解決,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醫療體系與病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造成患者就診流程冗長繁雜。

互聯網醫療體系下,如“在線問診”等方法能夠大大縮減就診流程,平衡醫患間的信息比重,有效減緩醫院的接診壓力與病患的就診時間。通過互聯網平臺,醫院、醫生與患者之間可以實現實時的信息共享,緊密鏈接,提升就診效率。又如“云醫院”平臺和“遠程健康”技術的推廣普及也能大大方便患者就醫,患者通過手機小程序或APP等即可線上掛號,無需親自前往醫院排隊,繳費也可以在手機一鍵完成,極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診便利性;對于已經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手機平臺實時查閱自己的病情,獲取相關的意見與建議,實現病情的自我管理,既能提升治療效率也能減輕醫院的接診壓力[4]。

(三)有利于實現集中采購

互聯網醫療體系下,醫院的醫療資源采購、存儲與使用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因此,醫院能夠隨時借助互聯網設備為病患提供藥品信息,指導病患合理用藥;網絡化的建設也有利于醫院存儲系統的轉型升級,提升醫院的物流能力,醫院通過與資源供應商之間的數據共享,能夠很方便地進行集中化采購,大大提升醫療系統的運轉效率。

四、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的融合發展建議

(一)建設綜合性互聯網醫院

首先,提升醫院的信息化程度,將傳統醫療中的線下掛號、實地問診等環節進行信息化改造,在醫院內部做到醫院與醫生的緊密聯合,醫療資源的配置也應數據化、統一化;其次,積極建設自己的智慧醫院體系,將醫療數據云端化,做到醫院、醫生、病患與藥品的聯動管理。智慧醫院的建設能夠讓患者較為清晰地了解自身病情,并依據需要前往所需的醫療機構進行就醫。智慧醫院的建立能夠突破信息壁壘,消除醫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能夠極大地規避傳統的醫患沖突[5]。

(二)構建綜合衛生管理模式

通過互聯網醫療系統平臺,做到任何時間都能夠獲取應急用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評估自身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根據形勢選擇合適的突發事件處理辦法。在緊急突發事件發生時,要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的優勢,收集應急相關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確定危害級別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統一協調地開展救援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危機事件做出最快的反應,采取適當的措施和計劃,有效調動各種資源,進行科學控制和醫療救治[6]。

(三)完善相關法規政策

雖然互聯網醫療服務已是大勢所趨,但卻缺乏相應的法律機制保駕護航,因此可以參照傳統醫療的相關法規政策進行完善。首先,相關部門要鼓勵各大醫療機構建立自己的互聯網醫療體系,鼓勵醫生選擇多家醫療機構執業,互聯網醫療機構只要獲得合法醫療機構許可證,醫師即可通過備案的方式在互聯網上執業從而開展診療服務。其次,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聯合對互聯網醫療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明確其行為屬性、人員屬性、明確權責、規范管理、落實監管等,以便引進各種資本注入互聯網與醫療大數據領域,如此則能更有利于互聯網醫療做大做強。雖然互聯網已大大突破了傳統醫療的時空范圍,但互聯網醫療并未就此改變醫療服務合同關系的本質。醫生通過互聯網提供醫療服務,無論是咨詢還是診療,只要符合醫療常規、規范,以患者健康利益優先,就應鼓勵和支持[7]。

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順應了信息時代經濟發展的大方向,能夠改善傳統醫療存在的諸多問題。然而我們也需要注意到,當前互聯網醫療并沒有真正普及,也存在許多的弊端,因此傳統醫療仍舊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當下,互聯網醫療與傳統醫療齊頭并進、相互融合才是能夠真正提升醫療系統服務能力的舉措[8]。

面對醫療資源地域分配不均的問題,傳統醫療體系要積極引入互聯網信息技術,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而對于接診壓力巨大的城市醫療機構,要構建自己的云醫院平臺,減緩壓力。在就診方面要靈活運用不同的醫療體系,對于病情輕的患者,可通過互聯網對其進行線上會診,減少患者時間成本;而病情較為復雜者還是應立即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救治,途中也可運用網絡平臺進行病患數據的提前傳遞,做到有備無患?;ヂ摼W醫療無法完全取代傳統醫療,但二者可以進行深度融合,最終達到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巍.談互聯網技術對傳統醫療的影響[J]科技展望.2015(02).

[2]孫喜琢,顧曉東.網絡醫療的發展對醫療模式的影響[J].中國醫院管理2013(05).

[3]戴鈺涵.基于互聯網的個人醫療解決方案-傳統醫療服務的改良與升級[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2).

[4]湯偉遠.遠程醫療現狀及其后續發展分析[J].科技廣場.2015(10).

[5]肖易漪,孫春霞.國內智慧城市研究進展述評,電子政務,2012(11).

[6]隆升.可穿戴計算機,現代通信,2013(5):26-27.

[7]桑磊.基于物聯網的智能醫療系統研究與運用,科技與企業,2017(13).

[8]朱力,袁迎春.現階段我國醫患矛盾的類型、特征與對策,社會科學研究,2014(6).

[作者單位]

長江大學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
電視新聞傳播與網絡媒體的融合發展
以“融”為本發展文化產業之我見
成品油零售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研究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