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如何促進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和實踐的變革

2020-05-06 09:12閆竹萍
科技資訊 2020年5期
關鍵詞:中職院校互聯網+互聯網

閆竹萍

摘? 要: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期,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的名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之中,中職學校的教學中也不例外。利用“互聯網+”的大背景,對其資源進行整合,加強計算機教學內容的變革,可以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所以,該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是以“互聯網+”這個大背景為基本的切入點,在對相關內容進行有效分析的基礎之上,不斷探索完善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進而更加有效地通過全民化的分析,提升整體的研究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大背景? 中職院校? 計算機教學變革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之下,我國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互聯網的需求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互聯網與其他專業內容的結合,可以更好地推動電子商務、電子互聯網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內容的發展,對于國際市場的有效拓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落實到教育發展中來,中職院校積極利用“互聯網+”的大背景,對計算機教學的資源進行整合,可以更好地利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促進實踐問題的有效解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中職院校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大背景,充分加強互聯網與教育的有效融合,進而更加有效地推動互聯網新時代人才的有效培養。

1? “互聯網+”的相關概述

在對“互聯網+”的大形勢以及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和教學改革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之前,積極以教學改革為基本的切入點,不斷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形態以及理論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也是非常關鍵的。一般來講,在對其重要的理論內容分析進行把握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不同的層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從而為后續措施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1.1 “互聯網+”的內容介紹

從理論知識的角度來分析,“互聯網+”主要指的是,在資源整合的新時期,其可以更好地推動互聯網與其他產業的融合。通過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的結合,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通信系統,使互聯網與其他行業達到高度的融合,在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和配置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全新的發展形態,更加廣泛地利用互聯網為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發展新形態的創新。所以,從字面中也可以充分認識到,“互聯網+”以互聯網為中心詞匯,就是要以互聯網為基本的出發點,將其發展內容進行有效的升級,利用開放、平等的網絡特性,對大數據內容進行分析和整合,可以有效地解決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難題。

1.2 “互聯網+”大背景下,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互聯網的出現與發展,無疑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支撐。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計算機知識的拓展,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之中都可以學習到專業的知識,而不只是局限于課堂。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創新了教學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進行系統的激發,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互聯網操作中來。利用互聯網的結合,讓學生可以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教師在對各項專業課程進行開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聯網的相關資源,拓展知識內容,使其以一個全新的思路,將專業的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對于計算機知識的領會以及學生各項綜合素養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對中職階段的計算機教學工作進行把握的過程中,不斷利用“互聯網+”的大背景,創造一個較為穩定而創新的發展平臺,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中職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對于其未來的全面健康成長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2? “互聯網+”背景之下,提升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水平的重要措施

在對計算機教學改革等相關活動進行開展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等相關的教學資源,對高級技能人才進行有效的培養,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使其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教師主動地參與到計算機教學改革中來,大膽地進行創新,從而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更加優秀的新型計算機人才。在畢業之后,不僅可以有效地服務于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所以,以下內容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查詢到的專業知識,對“互聯網+”大背景之下,提升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水平的重要措施進行全面的探索。

2.1 優化教學開展過程

在對課堂教學的詳細設計活動進行把握的過程中,要優化教學設計,才能夠解決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其中,包括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各種問題。首先,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需要的資源進行準備,對任務單、信息資訊、課前小測、導學案備課等相關的內容進行準備,并發布到相關的平臺當中。學生領取到一定的學習任務,提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之中,要利用計算機等相關的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可以突破一些難點和關鍵點。如果遇到了一些問題,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解決。通過平臺資源的整合,反復地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平臺評價和反饋內容的分析,讓學生通過相互內容的學習和評價,鍛煉自身的觀察力和分析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在課堂之后,要加強學習評價和監督,鼓勵學生,讓學生利用在線學習功能,拓展自主學習的內容。在充分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自主地復習相關的內容,當然也可以設置一些課后小測,讓學生參與到測試學習中來,進而更加有效地對課后拓展練習進行有效把握。

2.2 創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

在對“互聯網+”的教育模式進行把握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計算機這門學科的學習特點,不斷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掌握最新的計算機學習理念。不斷通過互動與溝通,讓學生成為整個課堂的主體。而不是單純地對專業知識進行傳授,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自身的潛力。比如,在對編程以及小程序設計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自主地設計一些小程序。同時,選取比較優秀的案例進行展現,這樣才能夠及時地讓他們獲得想要的知識,更加輕松自如地掌握學習技巧。

2.3 整合教學資源,應用先進技術

不得不講的是,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在對計算機教學活動進行有效開展的過程中,在求新思維的變動之中,掌握教學規律也是非常關鍵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將學生自主應用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點,要充分注重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多媒體、社交軟件、微信小程序等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篩選海量的教育資源,使整個教學過程可以打破傳統教育的束縛。在資源豐富的大數據環境之中,進行學習和探索。比如,在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夠準確,教師可以通過遠程操控,指導學生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當然,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評價與反饋模塊進行溝通,加強學習心得的把握。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科學技術日益進步的新時期,中職學校在對計算機教學內容進行把握的過程中,不斷利用先進的科學系統和科學技術,對各項教學工作進行統籌部署安排是非常關鍵的。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整合信息資源,創新工作方法,也要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我豐富和自我學習,為學生的發展奠定深厚的社會實踐基礎。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理順社會發展關系,不斷對中職院校發展的核心要素進行系統的把握,促進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變革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明全.關于“互聯網+”時代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設計創新的探索[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9):214.

[2] 殷英.面向“互聯網+”創新應用能力培養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體系[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7):226.

[3] 王立廣.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混合學習模式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4] 戴芳.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2.

猜你喜歡
中職院校互聯網+互聯網
中職院校Flash動畫精品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中職院校PhotoShop課程教學淺談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