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發的學生宿舍投毒案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

2020-05-08 08:43賈玉晶
大經貿 2020年2期
關鍵詞:法律意識心理障礙

【摘 要】 以學生宿舍投毒案件為代表的校園惡性事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本文分析了典型學生宿舍投毒案反映的現狀及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人際矛盾 心理障礙 法律意識 疏導機制

一、背景

“別問我惡類或善類,我只是渴望飛的哺乳類;善惡的分界,不是對立面,而是每個人那最后純潔的防線,都逃不過考驗?!边@是震驚全國的復旦大學投毒案受害者黃洋生前最后的動態,投毒悲劇的發生令人惋惜。近年來,學生宿舍投毒案頻發,成為一大社會熱議話題。

二、典型學生宿舍投毒案及其反映的學生現狀

朱令“鉈”中毒案件:朱令,清華大學學生,1994年和1995年兩次攝入致死劑量的重金屬鉈鹽,由于當時國內對此類病情經驗并不豐富,醫院無法及時發現中毒原因。確診后朱令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全身癱瘓。后經警方調查,投毒者應該是其室友,但后來由于證據滅失,并沒有成功破案。

對于投毒原因,有多種說法,普遍認可的事實是由于“朱令影響了室友的休息”。復旦大學投毒案發生后,人們重新將關注點放在了朱令中毒事件上。此案每種說法真實性都有待考究,但它們共同反應出的是朱令與室友生活中累積了不少矛盾,投毒者用傷害其健康的方式來錯誤解決。宿舍內部矛盾是如今學校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同習慣的學生住在一起,難免產生摩擦。

另一個典型案件是2013年的復旦大學投毒案。投毒者林森浩與受害者黃洋是室友,林森浩因瑣事積累對黃洋逐漸懷恨在心。值得一提的是,林森浩是在了解朱令中毒案沒有破案的情況下,更加堅定了投毒想法的。顯然,由林森浩案我們可以看出,犯下投毒案的學生缺乏正面的教育與引導,且法律意識薄弱,僥幸認為自己可以和朱令案加害人一般逃脫法律制裁。林森浩平日嚴肅正經,與活潑開朗的黃洋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心理上的怨恨情緒缺乏疏導,加上他性格本身的缺陷,導致他最后失控犯下大錯。

三、學生宿舍投毒案所反映學生現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及思考

(一) 法治教育:當代學生的法律意識薄弱。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對這一群體法律意識的培養,將會直接影響我國法治化的進程。然而,頻發的學生宿舍投毒案反映了當代學生對法律法規了解程度不夠,很多學生視法律為兒戲的問題。筆者對當代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問題有以下思考:

1)一些負面社會現象成為當代學生正確法制觀念樹立的阻礙:正如復旦大學投毒案中林森浩的投毒原因,有一部分來自于“朱令案沒能破案”的現實情況,他僥幸認為自己能逃脫法律制裁。近年來,社會上一些違法犯罪活動日益猖獗,有些違法犯罪現象不僅沒有得到法律制裁,反而成了某些人炫耀的資本,這是一種不正確價值觀的傳遞;加之個別司法機關執法不嚴,出現了一些冤假錯案,也給民眾傳遞了不積極的法律觀念。以上種種,給世界觀尚未成型的學生帶來嚴重影響,導致他們把法律和道德拋之腦后。[1]頻發的學生宿舍投毒案也是其表現之一。

2)普法教育沒有落實:我國青少年在義務教育階段缺少法律教育課程,讓當代學生覺得法律離自己的生活很遠。這正是普法教育沒有落到實處的表現,學生們法律知識的缺失造成了法律意識的淡薄。

3)關于增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建議:加強法律知識的普及,創新教學手段,發揮法律課堂的真正意義?,F今學生普遍注意專業課的發展,不能正確認識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校應加強法律知識的普及,在糾正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法律知識態度的同時,也應增加案例教學等教育手段,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二)體制弊端:成長中家庭結構模式導致子女心理上的性格缺陷。從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群體成為家庭核心,一方面青少年從小就獲得較好的成長環境,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個別青少年的性格缺陷。與同齡人相處機會少的家庭,更容易讓青少年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進入新的宿舍集體中時,獨生子女難以依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去實現多元文化在主體價值上的有效整合。心理素質差的獨生子女更容易產生迷茫、焦慮、偏激等情緒,容易形成不良事件刺激誘發的心理障礙,進而引發行為失范。[2]因此,獨生子女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學生在處理寢室內部矛盾時更可能采取相對極端的方式。

筆者認為,我國特殊家庭結構模式養育的青少年正處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重要時期,生理心理發生急速變化。對眾多的心理沖突,一部分青少年不善于自我調節和宣泄,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礙,他們在與周圍人發生矛盾時不會處理,更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教育漏洞:廣大學生對心理疏導的需求和矛盾疏導管理機制的空缺。近幾年來,由于心理障礙引發的惡性事件不斷地發生,嚴重影響了和諧校園的建設。本文討論的學生宿舍投毒案件便是一種典型,要想建設和諧校園,就必須要讓學生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內心狀態。這種狀態的形成離不開心理疏導,可以說心理疏導才是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3] 心理疏導在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們應當充分創造條件為學生的思想教育開啟便利之門,并最終通過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促進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實現綜合全面發展。

當然,學生宿舍投毒案頻發還與缺乏校內矛盾疏導機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高校寬松的管理模式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的學習生活空間,也導致校方在寢室內矛盾發生時不能及時介入。當代青少年處理人際關系問題的能力較差、想法也較極端,寢室矛盾容易升級,甚至可能發生“室友投毒”這類惡性事件。如果有相應機制的處理調解,相信學生間人際矛盾更容易解決,也有助于學生養成對于人際矛盾能積極及時應對的好習慣,從根本上預防惡性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韓世強,陳秀君.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及法制教育改革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05.

[2] 薛志杰.獨生子女心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0.

[3] 張莉.探討高校思政工作中心理疏導的重要性[J].2012.

作者簡介:賈玉晶(1998—),女,漢族,四川綿陽人,學生

單位:四川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法學

猜你喜歡
法律意識心理障礙
情緒療法干預圍絕經期心理障礙的研究進展
冰壺運動員心理障礙的克服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淺談如何克服后進生的心理障礙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煤礦井下礦工酒精所致心理障礙的研究
法律意識研究的哲學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