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

2020-06-15 06:38陳翠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0年65期
關鍵詞:學生家長溝通交流農村小學

陳翠

【摘要】小學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影響家校教育能否齊頭并進的重要環節。當前,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形式單一、溝通激勵機制不健全、溝通效果不樂觀是普遍存在于教育行業的問題,若要打破家校溝通的形式主義,真正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和諧的班級環境和家庭環境,就要發揮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效用的最大化。筆者結合三、四年級班主任的工作實況,分析農村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溝通存在的問題和實現有效溝通的技巧,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學生家長;溝通交流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言:“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完美結合才是教育的最佳體現?!卑嘀魅闻c家長要針對學生的綜合表現以及學校教育方針等內容展開實時溝通反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展開教育活動。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初步形成了個人的見解與看法,但在快速的成長中暴露出的問題也日益增加,學生能在班主任面前或家長面前掩飾自己的缺陷,在他人面前卻毫無忌憚地展示?;诖?,班主任與家長的密切溝通是全面又真實地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所存在的問題

第一,溝通形式和內容的單一性。當前,部分班主任為了與家長溝通更便捷而單純地使用微信、QQ等互動溝通平臺,使用傳統的家訪溝通形式次數基本上一學期才一次。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內容集中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同學的相處和身體健康狀況上,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交涉和溝通不夠充分,對學生品德養成教育也不積極。在家長和班主任教育理念不一致的現實背景下,很多家長單純地以學習成績交流為唯一的溝通內容,整體的溝通形式不豐富,溝通內容較單一。

第二,溝通激勵機制不完善。近幾年來,我國小學教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各個方面的管理尚有不足之處。學校領導對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實況了解不充分,學校管理體系中缺乏對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激勵和考核機制,大多是基于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和責任心支撐展開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活動,在周期漫長的學期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家長交流溝通的積極性日益降低。

第三,溝通效果不理想。礙于文化水平、認知能力和思想價值觀等多因素的影響,小學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若要直接實現預期溝通并不現實,嚴重的落差呈現出不理想的溝通效果。家長作為監護人常以自認為有效的教育方式展開教育,針對班主任的溝通和建議不予理睬,甚至會將教育的主要責任直接托付給班主任,增加了班主任的壓力且降低了實際的溝通效果。

二、農村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筆者基于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改進農村小學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

1.優化溝通方式,提升溝通效率

社會通信業和社會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提供了多元且高效的形式選擇,需要班主任與家長充分關注和了解,善于借助新的溝通方式和新的溝通技術,在不同情境下選擇合適的溝通渠道,往往能提升溝通的效率。微信是大多班主任和家長溝通時的首選,其溝通功能多樣且使用成本較低,文字信息、圖片信息和視頻內容傳遞迅速,尤其在微信群內發布班級集體內容和展開討論,能促進班主任與家長間實時溝通和反饋。誠然,微信媒介是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主陣地,但并不意味著傳統溝通方式的無效性,結合新型溝通方式和傳統溝通方式才能得到預期的效果。家訪對學生、老師和學生家長都有一定的精神壓力,但面對面的溝通既增加了雙方的重視程度,又拉近了家校間距離,溝通的效果比線上溝通明顯提升?!靶栴}”多采用線上溝通的渠道,以便快捷高效地解決問題,“大問題”則需要以家訪的線下溝通形式展開,提升溝通的效率。而如何界定“大問題”和“小問題”,就需要班主任結合班級管理實況進行判斷。誠然,融合多元的溝通方式,基于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使用溝通方式,構建出立體化的溝通體系。

2.制定溝通計劃,彰顯溝通意義

四年級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對溝通的價值基本持有肯定態度,但由于眾多問題的突發性,導致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過于隨意和形式。班主任要提前制定好溝通計劃和不同問題的溝通方式,充分彰顯溝通的意義。第一,制定明確的溝通計劃,因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時間寶貴,提前制定溝通計劃以明確溝通的內容,闡明問題、探討問題原因并思考解決對策,往往可以提升溝通的效率;第二,彰顯溝通的意義,部分學生家長認為溝通對孩子的問題于事無補,故選擇自認為對的教育方式管教孩子,但卻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行之有效的溝通是尋找問題最佳的解決辦法的重要方式。例如,各個學科教師都向班主任反映,班級上有位女學生課堂上總是走神,上課時擺弄自己新穎的玩具,課堂狀態不理想。班主任知曉后,第一時間與家長溝通并共同探討問題出現的原因,給出協商一致的結果,即給學生選擇基本和普通的文具樣式,在課堂上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后發現,該生在課堂上投入程度明顯增加,課堂上的表現欲強,學習積極性也不斷增加了。

3.學會換位思考,驅動溝通展開

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各個主體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良好的家校關系有賴于家校換位思考,這是溝通順利展開的前提。班主任站在學生家長的位置上愛孩子,以望子成龍的心態思考問題,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小學中年級班主任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承上啟下者,需要站在家長的位置去感受家長之所想,急家長之所慮。例如,班上有位男學生在課間和同學打鬧時不小心傷了手并出了一點血,班主任知曉后第一時間查看學生傷情??赡軈^區小傷對男子漢而言無需大驚小怪,但站在學生家長的視角而言,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孩子受傷最心疼的就是家長。因此,班主任要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孩子受傷的原因和受傷的基本情況,并請家長無需擔心,而家長基本會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出正面的回應并提出理解和肯定,這樣就提高了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滿意度。換位思考能讓小學班主任與家長們積極溝通,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總而言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缺乏自制力,身心發展不成熟,生活經驗閱歷匱乏,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小學四年級班主任在引導學生智育、德育、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實踐中,需要與學生家長實時溝通和密切反饋,從家長反映中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成長情況,經過這些教育信息,不斷地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針對性,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于亞秋.小學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249-250.

[2]胡成軍.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185-186.

[3]胡順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08):172-173.

猜你喜歡
學生家長溝通交流農村小學
人獸表演
家長對學校滿意度調查研究
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教育方式研究
利用信息技術加強留守兒童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交流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北京市小學武術教學的現狀調查
高中學生家庭教育之我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