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科學思維 落實核心素養

2020-06-22 13:02周子健張迪
理科考試研究·高中 2020年6期
關鍵詞:壓強科學思維

周子健 張迪

摘 要:本文通過對液柱(活塞)移動問題的解決方案,探討在解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學生易受做題經驗的影響,定式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但這不是最簡捷快速的方案,如果能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或從數學角度開拓出全新的路徑,最終能實現師生教學相長,實現整體要素的科學思維.

關鍵詞:液柱;壓強;科學思維

在2017年新修訂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首次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這是在原有三維目標的基礎上的繼承與深化,更加強調了學生的整體性和綜合表現.科學思維作為其四個組成部分之一,屬于新加入的部分,內容與涵義都更加的具體翔實.在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和質疑創新四個要素中,每個要素對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氣體動態問題中的液柱(活塞)移動問題為例,探討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科學思維的建立與培養,最終以實現全方面的物理核心素養.

1 外部容器位置變化導致的液面移動

托里拆利管作為學生初中階段最先接觸到的,衡量氣體壓強確切數值的量具模型,在高中階段依然可以通過其變式模型的建構,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該裝置將抽象的氣壓具體到了模型,同時學生在學習玻意爾定律之后,對于初末狀態的參量的關系有了一定理解,學生就可以對狀態量進行初步的數值判斷,即管內壓強的升降情況,空氣柱現長度與原長度關系變化,就可以得到玻璃管位置的調節情況,如例1所示.

例1 封閉在水銀槽內的玻璃管如圖1所示,管內水銀柱較槽內水銀液面的高度差hcm,玻璃管上端的空氣柱長度45cm.若要使內外液面相平,問應如何移動玻璃管,同時計算出玻璃管內空氣的長度.(此時大氣壓p0為75cmHg)

解答 管內壓強的升高,空氣柱現長度比原長度小,所以下調試管.

設p1、p2和L1、L2為初末狀態參量,ΔL表示移動的距離,由題意得

p1=p0-h

p2=p0

根據玻意爾定律可得

p1L1=p2L2

計算可得

L2=39.6cm

所以

ΔL=54-39.6=14.4cm

此時空氣管的長度為39.6cm,需要將玻璃管向下移動14.4cm.

分析 托里拆利管作為氣體壓強量具,在有確切數值的情況下,快速建立模型,得到表1所示的情景-狀態表.

該情景與狀態是互為充分必要條件,即該情景的發生或者該狀態下其中一個條件的發生,必將導致對方量的改變.這種模型的建構有助于學生理解狀態參量的變化情況,在學生頭腦中成為動態模型的存在.構建托里拆利管這一量度模型[1],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出主要因素,拋出次要因素的建構模型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并且培養科學思維,體會思維過程,引導學生另辟蹊徑,更快速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如變式1所示.

變式1 一段封閉在水銀槽中的玻璃管如圖2所示,玻璃管開口向下倒插,管內上端存有空氣柱.溫度恒定,現將玻璃管繞試管底端順時針向右旋轉一定角度θ(θ<90°),此過程沒有外界空氣流入,那么此時玻璃管內空氣的長度的變化情況為( ).

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無法確定

解答 旋轉后的試管較豎直時,最高位置處更接近水銀面,有一小段高度的試管浸沒在水銀槽中.可以理解為,向下壓試管,即試管的位置相對于水銀面向下移動,所以管內空氣柱的長度變小.

分析 學生受做題思路的影響,依照慣性思維第一步假定水銀柱靜止.此題亦可以引導學生從分析空氣柱或者水銀柱的問題中跳脫出來,直接轉變思維,思考試管的位置變化,從而判斷出空氣柱的壓強和體積的變化情況.因此,記住托里拆利管這一動態量度模型,可以幫助學生另辟蹊徑,更快速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2 內部狀態量變化導致的液面移動

假設法是解決氣體動態問題最為常用的方法,一般假設初末狀態的氣體體積不發生變化,根據查理定律的拓展公式進行下一步的計算,可以得知水銀柱的移動情況,如例2所示.

例2 如圖3所示豎直放置的上細下粗的封閉玻璃管,管內中間位置有水銀柱將氣體分隔為A、B兩部分,初始狀態溫度相同,現升高相同溫度待裝置穩定后問此時水銀柱的運動方向和ΔpA與ΔpB的大小關系.

解答 裝置封閉,則有

ΔVA=ΔVB

設pA、p′A,pB、p′B和T、T′為初末狀態參量,水銀柱高度為h.初狀態氣壓關系式

pA=pB+ph

所以有

pA>pB

根據查理定律整理得到

Δp=pΔT T

所以得到變化量的大小關系為

ΔpA>ΔpB

又因為

SA>SB

因此得到

ΔpASA>ΔpBSB

所以下端壓力的變化量大于上端,最終向上移動.

分析 這種假設的方法可以在計算時減少一個物理量,從而幫助減輕計算量,化難為簡,同時結合受力分析,液柱的移動方向即為壓力變化量的大小情況.這種科學推理與科學論證,按照流程進行解題,同時建立更加理性科學的思維方式[2].無論既定假設成立與否,都能條理清晰的逐步解決問題,明朗解題思路和提升解題方法,如變式2所示.

變式2 裝置如圖4所示,A、B氣缸內裝有一定質量的同種理想氣體,氣缸上的活塞通過硬桿連接,此時裝置達到平衡狀態,兩裝置體積和溫度均相同.若此時兩個氣缸同時升高相同溫度,問活塞的移動方向如何.

解答 設pA、p′A,pB、p′B和T、T′為初末狀態參量,初狀態體積為V,體積的變化量為ΔV.假設向左移動,由理想氣體方程得到

pAV T=p′A(V+ΔV) T′

pBV T=p′B(V-ΔV) T′

兩式做比得到

pAp′B pBp′A=V+ΔV V-ΔV

此時得到一個通式,若再次假設不移動,得到

pA T=p′A T′

pB T=p′B T′

兩式做比得到

pAp′B pBp′A=1

將上式代入通式中,即當ΔV=0時,左右等式仍然成立,則假設成立,硬桿不移動.

分析 學生在學習必修二第六章天體運動章節,掌握了通過數學做比的方法,得到物理量之間的比值數量關系,所以學生很容易想到,做比可以消除溫度這一物理狀態量,來尋求其他物理量數量關系的思路,再次假設驗證結論.學生通常情況下根據以往的做題經驗,定式地假設不移動,會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性和發散性思維.判別式的假設移動或者不移動,根據不同題型學生開拓思維自主選擇,尋找快速解決問題的途徑.

液柱(活塞)移動問題蘊含著科學思維的要素,分析每個狀態量,再根據所學的公式加以整合分析;抽象出狀態量的特征,用以往或者新建構出的模型加以總結概括;比較不同思路對于同一問題的不同解釋,大膽創新,再將自己的新思路分門別類;從個別的題目總結方法到一般性質,和一般的原理開拓創新出新的結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需要教師身體力行,在教授的過程中嚴密地科學推理與論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創新以實現整體結構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夏麗.另辟蹊徑解決氣體中的一類題[J].物理教學,2017,39(01):36-37.

[2]姜煒星.判別式法在氣體動態分析中的應用[J].物理教師,2015.36(05):90-91.

(收稿日期:2020-01-13)

猜你喜歡
壓強科學思維
用面向科學思維的教學方法改進計算機圖形學課程教學
淺析計算機應用與科學思維能力培養
使兩個均勻柱狀體對地壓強相等的方法探討
重視科學實驗課教學發展學生科學思維探析
護理專業的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物理知識
“壓強”教學的四個優化
科普少兒劇在科學教學中的作用探究
化學平衡中轉化率變化的判斷策略
壓強概念教學案例剖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