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2020-06-28 09:56王單單李軍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問題貧困大學生對策

王單單 李軍

摘 要:隨著近年來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前一大批農村家庭的子女進入高校繼續學習。而根據最新相關研究表明,目前高校學生30%都存在著心理方面的問題,普遍表現為心理自卑、精神敏感、自尊心過強等不良表現。在高校旨在培養一批綜合能力強的新時代優秀高材生的培養目標的引領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成為近年來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尤其是農村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在這一背景下,旨在分析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造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并根據造成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給出具體的應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對策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

1、自卑

貧困大學生中來自農村家庭或者城鎮中的下崗職工家庭居多,進入高校后,周圍的學生群體來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貧困家庭出生的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就已經為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而四處奔波,有的還不得不依靠國家的貸款、助學金等政策,這已經使他們的自尊心遭受了極大的傷害,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更不用說進入高校后由于貧困大學生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在生活閱歷和經濟背景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導致貧困大學生產生心理上嚴重的不適應,進而導致貧困大學生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

2、人際關系敏感

人際關系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最能體現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高校大學生正是自尊心最強的時期,而貧困大學生的自尊心一般要比普通家庭的學生要強烈的多。遇事多不輕易向人求助,總是認為別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受不了別人一點的輕視。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也比較敏感,生怕由于自己的失誤遭到別人的嘲笑。在和別人的交往中謹言慎行,不敢敞開自己的內心,將自己封閉起來,有時甚至會拒絕別人伸出真誠的援助之手。長期帶著這種心態與他人交往時,貧困大學生大多性格都比較孤僻,班級的集體活動不敢參加,在班級中不能很好的融入群體生活中。

3、焦慮

貧困家庭的孩子大多承擔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家庭的狀況,他們心里壓力非常大,因此在學校期間只能刻苦努力學習。而在班級其他活動中表現的不盡如人意,由此使貧困大學生產生深深的焦慮感。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的壓力,貧困大學生在校期間刻苦學習,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多的獎學金。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在校期間通過校外兼職來分擔父母經濟的壓力,而這種兼職打工是以犧牲自己的學習時間為代價的。因此貧困大學生常處于學習和兼職的矛盾沖突之中,導致十分嚴重的焦慮情緒。

二、造成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客觀因素的影響

1、社會環境的影響

隨著新時代中國夢的逐步推進,我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貧富差距也日益加大。而貧困大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文化相對落后,容易導致貧困大學生思維方式和堅持的信念比較封閉,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比較敏感和絕望,缺乏現代社會所要求的大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開放等要求。心理上過于敏感,行為上表現出與同學不合群,從而導致自己更加自卑,心理問題更加嚴重。

2、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主要場所,家庭環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不可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中父母不正確的教養方式往往給學生今后的發展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由于家庭貧困,使得大學生在考慮問題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經濟因素,這給貧困大學生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產生焦慮的情緒。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些大學生受教育環境的影響比較深。

3、學校環境的影響

學校當于半個社會,學校的校園文化也不盡相同。在不良風氣影響下,貧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怨恨自己出身不好。另一方面學生之間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同學之間的相處模式也不盡相同。貧困大學生在與其他同學的相處中顯得十分拘謹。另一方面,貧困大學生由于早期的成長經歷無法使他們滿足適應新的校園文化的要求,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這種努力一旦無效時,就會使他們產生不良的情緒,出現偏執的人格。

(二)主觀因素的影響

1、個人早期生活經歷的影響

目前的農村大學生中大部分生活經歷比較單一,社會閱歷比較少,視野比較狹隘,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抵抗能力比較差,貧困大學生容易用不正確的觀點和心態觀察世界。容易產生偏激的思想,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2、個體思想觀點的影響

個體在成長發展過程中所堅持的信念、個人的思想觀點,是個體發展最終的影響因素。即使是家庭貧困的學生,在后期學校的學習生活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廣泛學習,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在學校中葉能表現的比較突出。而對于一些貧困大學生來說由于早期文化的落后,個體不能受到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導致自己的思想比較偏執,久而久之,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最終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三、改善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策

1、完善獎助政策

目前國家和政府已經出臺相關措施幫助解決貧困學生的經濟問題,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學生貸款等各項措施,相關政策也十分完善。此外,學校在提供各項補助的時候也要正確引導學生看待國家的各項補助政策,避免因為依賴各項獎助政策而產生僥幸心理。高校要切實做到善于引導學生認識到經濟上的困難是客觀存在的,要正確看待自身家庭的困難,也不必為此產生心理負擔,要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這一現狀。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詢體系

首先,要將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高校的工作范圍,建立健全相關心理教育機制。使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化、科學化。比如將心理健康問題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開展專題講座等??梢詫⒋髮W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學校教學體系中去,形成課堂教學、課外指導的完善教育體系。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詢室中成立專門的貧困大學生心理咨詢檔案。其次,要普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相關系列講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要針對貧困大學生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使貧困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得到加強,情緒調控能力得到改善。

3、改善學校文化氛圍

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學校,整個學校的文化氛圍是影響貧困大學生心理的主要場所,尤其是貧困學生主要生活的小團體。當前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不良風氣中,在普通家庭甚至是富裕。

4、加強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

高校的教育要堅持以人文本的政策導向,學校也應加強對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幫助貧困大學生解決困難的同時,也應著重培養貧困大學生的自尊、自強、自信的意識。俗話說“扶貧先扶志”,高校要通過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相關系列講座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樹立對生活的信心,鼓勵他們眼下的窘迫只是暫時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改善現狀。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

5、完善學生的勤工助學崗位

高校應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在不耽誤學生正常上課的前提下,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改善自我的生活狀況。同時,也為家庭分擔相應的責任和壓力。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盡早體會到生活的磨練,使學生明白生活的意義。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堅強品格。

參考文獻

[1]李錦龍.貧困地區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J].固原師專學報,2003,(3)

[2]賈海寧.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

[3]陳曉明.高校農村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分析與調控措施[J].農業考古,2008,(3)

[4]李子華.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教育策略[J].中國高教研究,2007,(1),77-78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問題貧困大學生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淺析高校輔導員對貧困大學生資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措施分析
高校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
基于發展型資助視角的貧困生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