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普通話教學中凸顯審美價值的意義和方法

2020-07-04 03:02秦幗英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文獻綜述高校

內容摘要:現階段高校普通話教學應該在重視語音標準的基礎上,將注意力放在普通話教學審美價值的挖掘上,使高校普通話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校 普通話教學研究 文獻綜述

一.引言

高校普通話教學的對象是高校在校生。高校學生已經有了相當的語音基礎和豐富的詞匯積累,他們已經是塑造成型的青年,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能力,對于普通話的學習自然不可能像小學生那樣容易全盤接受。高校普通話教學如果在課程設置和課堂形式上不能做到創新,就很難夠吸引大學生的興趣,甚至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高校普通話課的教學。

而且,隨著我國推普工作的進展,我國大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提升,高校普通話教學不能再滿足于簡單的正字正音。高校學生作為這個社會中高知識群體,對于普通話的要求已經超過了夠交流即可的基本追求,說一口標準的、符合情景、用詞典雅、音韻優美的普通話已經成為這一時期高校普通話教學應該達到的目標。

普通話作為現代漢語的標準語,集中體現著現代漢語的美感,它有著優美的音韻,抑揚頓挫的語調,豐富典雅的詞匯,靈活多樣的句式,生動有趣的修辭,不但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工具,還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筆者認為現階段高校普通話教學應該在重視語音標準的基礎上,將注意力放在普通話教學審美價值的挖掘上,使高校普通話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高校教學中凸顯普通話審美價值的意義

普通話有四個聲調,調值曲折變化明顯,有天然的音樂性;普通話元音豐富,且無長短音的區別,所有的韻母都可以延長,朗誦時音節優美,容易使聽眾產生共鳴;普通話沒有入聲,語氣舒緩,能讓人心情愉悅;普通話有輔音有濁音和輔音之分,說話或朗讀時時而渾厚時而響亮時而輕柔,有天然的美感;普通話的詞匯是建立在北方方言和現代白話文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和方言相比,普通話詞匯更為典雅豐富,剔除了方言中粗俗的成分,繼承了書面語中變化多樣的句式、修辭,是現代漢語美感的最高表現。高校普通話教學在過去一直忽視普通話這一非常有教學價值的美感特點,筆者認為,高校普通話教學重視普通話的審美價值有以下的作用:

1.普通話自身所具有的美學特征能夠激發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普通話作為現代漢語的標準語,在全媒體時代的今天,普及程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大多數的高校學生都能夠用普通話和他人進行交流,其中一部分同學的普通話水平甚至達到了一級水平。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高校普通話教學仍然是從最簡單的ɑ、o、e開始。高校在校生由于其特定的年齡階段,正抱持著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態度衡量一切事物,面對一年級就學過普通話語音知識,有一部分同學從一開始就抱著逆反心理,不愿意學習。高校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習知識趨于功利性。由于近年來就業壓力增大,高校學生學習知識更看重是否對找工作有用。一部分高校學生普通話水平基本夠用,這使得他們自認為無需再提高,也放棄了對普通話的學習。

以上原因是高校普通話教學難以再上一個新臺階的重要原因。筆者作為普通話一線教師,認為在高校普通話教學中應該突出美感教育。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高校學生對美更具有敏感性,更渴望欣賞美,更愿意參與到美的創造中。如果在高校普通話教學中改變以往固化的模式,根據學生情況調整學習內容,以普通話的美感吸引學生,才能將那些自以為水平夠好的學生吸引過來,才能夠讓那些覺得普通話無用的學生自愿學習普通話。

2.普通話教學中注重凸顯普通話的審美價值有利于解決普通話教學中語音教學和口語交流的割裂

和學生對普通話課程的態度相對應的,是教師對高校普通話教學的態度。大多數高校普通話教師認為高校普通話課程就是解決方言區學生方音重的一門課程。當高校普通話課程被教師做了如此定位之后,正字正音自然而然成為這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然而正字正音對于已經過了語言敏感期的高校學生來說,是枯燥而低效的。依靠正字正音解決方音重的問題最大的難點在于,大學生不會像小學生那樣在課后勤加練習,即便上課正字正音取得進步,下課后不再練習,過一段時間正確語音被錯誤語音無情替代。這一現象讓很多高校普通話課教師感到痛心。而且高校普通話教學這種正字正音為主的教學模式,其實是忽視了普通話教學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學生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如果我們能夠在安排教學的時候,不要把普通話課當做簡單的正字正音課,而是重視普通話的美感,在上課時,先聽范音,再試著朗讀,最后輔之以糾錯,這樣能較好的彌合高校普通話教學中語音教學和口語運用的割裂。

三.高校教學中凸顯普通話審美性的方法

1.教學語言要具有審美性

普通話是一門口語課程,普通話教師的口語水平必須達到一乙水平。當然,普通話是中國文化傳承的載體,作為普通話教師,不能簡單的把自己定位為口語教師,認為自己擁有標準的聲韻調知識就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普通話老師。一個優秀的普通話老師必須有扎實的中國文化根基,這樣才能在運用標準普通話的同時,用準確又傳神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普通話知識,才更善于在浩如煙海的文字材料里面尋找優秀的作品作為朗讀材料,才能有上佳的語感向同學們示范如何去朗讀,如何去交流。當普通話老師是一位學識淵博、審美水平高的教學者時,普通話的魅力自然彰顯無遺,學生也不會僅僅把普通話課程當做枯燥無趣的培訓課程,才有可能用更多的感情和時間去學習普通話課程,提高普通話素養。

2.教學資料具有審美性

選擇用詞典雅、意境優美、音韻和諧的名家作品作為朗誦材料,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散文。這些作品本身具備的文化蘊含和情感認同,能夠讓學習者自然而然生出熱愛和親近之情,通過用音韻鏗鏘的普通話對這些經典作品進行再創作,同學們更容易體會到普通話的優美。

選取字正腔圓、幽默風趣的相聲名段讓學生欣賞,有條件的情況可以讓學生模仿表演。相聲是一門雅俗共賞的藝術,也是以標準的普通話為載體的民俗文化,深受中國老中青三代人喜愛。在聽相聲和學說相聲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受到標準的語音和良好語感的影響對提高普通話水平大有幫助。

尋找發音準確、具有感染力的聲音資料作為普通話教學的材料,在課堂做教學示范。我們可以選取中國播音史上那些優秀播音員的播音作品,讓學生認識到普通話不只是交流的工具,它還能夠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也能夠讓一些普通話水平較好,認為不需要花更多時間學習普通話的學生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認真選擇最能吸引學生、最具有示范性的、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料,讓課堂教學充實而有趣,自然能達到最優教學效果。

3.教學方法具有審美性

普通話教學的一大難點是方言音重的同學很容易喪失學習普通話的信心。大學生因為已經過了語言敏感期,舌頭的靈敏度相較中小學生也大為降低,糾正語音缺陷和錯誤有相當的難度。傳統的普通話教學是從音韻調開始的,正是最枯燥,對方言音重的同學來說最難的部分,很多同學在努力嘗試糾正聲韻錯誤暫時未取得成效的時候,就草草放棄了對普通話的學習。這一點也是高校普通話教學長期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在教學時可以通過改變教學思路來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打破以往先學習聲韻調的教學模式,在一開始時,通過播放朗讀材料,觀看相聲節目,先讓同學們從感性上認識到普通話不只是交流的工具,它在本質上是具有藝術性的,是很美的,再通過對普通話語音的形成的講解,讓學生通過理論學習,知道普通話的語音特點,領會普通話作為民族共同語的美感所在。讓同學們在愛上普通話的基礎上,再開始以話題教學為中心,穿插講解聲韻調知識。

這種重視普通話的審美性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比較容易忍受枯燥的語音訓練。

四.結束語

美,是高級的,和單純的工具相比,是讓人印象更深刻的東西。知識只有和美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具有長久的吸引力,才不會被學生學過之后輕易地扔到一邊去。筆者認為高校普通話教學遵循這一原則必然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文玉婷.淺談高校普通話教學的創新.教育學術月刊,2010(11).

[2]樂虹.影響高校普通話教學的學習者個體因素分析.教育與職業,2006(12).

[3]李江.芻議高校普通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才智,2014(11).

[4]黃群,劉克漢.論地方高校普通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創新策略——以梧州學院為例.教育教學論壇,2015(04).

(作者介紹:秦幗英,甘肅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普通話語音教學)

猜你喜歡
文獻綜述高校
城市規模經濟文獻綜述
馬克思創新思想研究綜述
Scratch教學研究綜述 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