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下《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2020-07-04 03:38褚世偉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1期
關鍵詞:審計學教學改革互聯網

褚世偉

摘 ?要:高校審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是使學生能夠能適應社會建設需要,品格高尚,社會責任意識強烈,專業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職業應用能力強,能夠應用審計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取新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盎ヂ摼W+”對高校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審計學》作為會計學專業必修課程,應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本文分析了當前環境下《審計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互聯網+”下可以從增加課程學習趣味性、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三方面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互聯網+”;審計學;教學改革

引言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價值形態,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領域的聯合,通過優化領域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價值模式等途徑實現領域內模式升級,進而提升領域核心生產力。對于審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高校需要有的放矢,與時俱進,將“互聯網+智慧教育”深層次融于其中,順應新時代發展需求,有力提升審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執業能力。

1背景

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審計人員其“審計判斷”的養成,成為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發展、深化改革的當務之急。作為會計類專業群的限選核心課程審計學,傳統的“教師為主”“單一的、滿堂灌、接受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人才需求的要求。認清當前部分學生“學分至上”“接受學習”的特點,反思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新審計準則1504號實施意見中指責高校教育存在的“知識碎片化”“寫作能力降低”等問題,如何科學有效的培養有專業素質和勝任能力的高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其模式該如何設計與規劃,路徑該如何實施成為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把“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相區別。他認為:“我們教一門課目,并不希望學生成為該科目的一個小型圖書館,而是要他們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被谏鲜稣J識,近5年,審計學課程體系建設堅持以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的,通過構建“學生為主、就業(升學)導向、理論支撐、能力與技術(技能)提升”的綜合教學模式,采用“產教研”融合的方式,注重隱性教育功能,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拓展教研活動、教學活動和學習資源平臺建設,提升和檢驗學生實踐應用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勝任能力。課程改革聚焦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發現新問題的能力(發現學習)、獨立思考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寫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綜合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論的育成。要求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兩件工具。一是審計什么地圖;二是指南針,即學習的方法論。學生通過運用這兩件工具,去冒險、探究、發現與挑戰,以達到思辨與抗辯、發現與探究、創新與組合、積累與沉淀、協調與個性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培養。

2“互聯網+”下《審計學》課程教學改進建議

2.1增加課程學習趣味性

首先,課堂上應嚴格限制學生玩手機,以信陽師范學院為例,上課前都會要求學生提前把手機放入手機袋里。而針對《審計學》課程內容抽象難學,降低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教師課堂上可以通過視頻或是經典案例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以《審計學》課程為例,在講解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章節時,可以要求學生課下搜集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可以是一些經典的案例也可以是最新的案例,然后小組討論分析,做成PPT在課堂上講解。整個案例資料搜集、分析和講解的過程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參與程度,也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交流溝通的能力。

2.2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在多媒體技術的配合下,如何更高效地傳授知識、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需要教師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課堂教學要從過去學生學習主要依靠“聽”,轉變為“邊聽、邊討論”的模式,增加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注意力?!盎ヂ摼W+”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將課堂學習的45分鐘擴充到課下的24小時。以信陽師范學院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發布課前、課后任務?!秾徲媽W》課程內容較多,由于課時限制不能把所有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教師可以把一些課堂上未講解到的知識以課程視頻的形式發布到網絡教學空間里,供同學們隨時在線學習。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根據教學安排發布視頻、作業、發起討論等,豐富了教學手段,增加了與學生的互動。教師也可以向學生積極推薦與課程相關的學習網站,供同學們課下學習。為了更好地學習《審計學》課程,建議學生多訪問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政部網站等,及時學習當前專業相關的內容,拓寬專業知識。另外,為了更好地共享學習資源,學習優質課程內容,建議學生到中國大學MOOC平臺,學習課程相關內容?!盎ヂ摼W+”下,學生學習的渠道是多元化的,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課堂與課下充分結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果。

結語

總之,這使得《審計學》課程的教學,不能僅僅建立在對審計理論進行闡述、講授的基礎上。該課程必須緊密結合社會經濟背景,密切聯系資本市場的現實狀況,才能使得學生較好地把握課程的脈絡。在信息技術出現迅猛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高?!秾徲媽W》課程教學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如何利用好這些技術,增強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改善教學效果,對于高校教師而言,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在《審計學》課程的教學中,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前通過自主學習網絡平臺提供的視頻、案例等資料,完成預習工作,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更加有目的地聽課、并與教師積極、有效地溝通,在課后通過完成習題、討論,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審計工作流程、審計主要理論和方法技術。這種教學模式將能夠徹底轉變傳統課堂的教師“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型”學習的狀況,改善《審計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湯紅飛,丁凡,秦君瑋.基于SPOC的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2019(37):174-175.

[2] ?商思爭,李學嵐,周雯.我國高校審計學專業發展現狀分析[J].財會月刊,2013(2):113-117.

[3] ?張峻松.“產教研融合”教學模式:審計學課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實施的路徑[J].智庫時代,2019(35):194-195.

猜你喜歡
審計學教學改革互聯網
對審計學專業建設的思考
基于應用型本科建設的審計學教學改革研究
新形勢下高?!秾徲媽W》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