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2020-07-06 15:35趙麗娜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開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趙麗娜

摘要:初中生物教學主要是探尋生命活動規律和生物現象的一門學科,如果能學好初中生物,就能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但生物學科知識的來源多從自然和生活這兩方面著手。因而,初中生物中生活化教學措施的推行,不但能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生物探究能力。本文主要就針對如何開展生活化教學來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開展

生物學科是一門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異常緊密聯系的學科,學生對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很熟悉,有著很深厚的生物學知識基礎。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去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關于生物學科的問題,這顯然對于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作為初中生物教師而言,應該積極開展生活化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為學生生物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外在條件。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生物這門學科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進行很好地融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便于理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知識走進日常生活,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將會更加強烈,由此也會產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學習的欲望和熱情將會推動學生更深入地學習,這種自主學習的意識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打破課本與生活的壁壘,學習思維將會滲透于生活日常的各個角落。學生通過生活教學模式得到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眼睛,學會在生活中尋找問題,并且嘗試去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成了知識的內化理解和實際運用兩個內容,學習效果自然更好。同時,受到鼓舞的學生也會從中獲得成就感,用一種更加愉悅的心態投入到之后的學習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中運用生活教學的理念,可以延伸出多樣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場景

初中學生在初中階段首次接觸生物學科,因而在學習中需要熟悉整個學習過程,為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這門課程,教師需在教學中給學生導入熟悉的事物,讓學生能進入到全新的感知世界內,這是為學生創設生活化場景的必要前提。為讓學生對生物學科有良好認知,教師要求學生將生物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學生就能從生活情境逐步過渡到生物學習,這不但有利于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各類事物,也會增強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處于生活化的情境學習中,要將生活中的發展規律、現象和生物學科知識進行密切聯系,這將有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有良好認知。與此同時,通過學習生物知識,解釋生物現象,學生對生物有更好的了解,也就能對生物有更多的探知欲望。

(二)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重視挖掘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將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與生物知識聯系在一起,從而激發初中學生探索生物知識的興趣。在發掘生活化生物教學資源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生物知識儲備情況,并利用生活現象巧妙設計案例,從而將教材內容與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初中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感悟生物知識,進而將生物理論知識內化成直接經驗。挖掘生活化教學資源時,要保證教學目標與生活化教學資源實現有效契合,強化生物教材知識與生活現象之間的聯系,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深化理解生物知識。例如,對酶的催化效應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洗衣服作為教學資源。如衣物沾有奶漬或血漬,如采用不加酶的洗衣粉進行清洗,則很難完全洗凈;如采用加酶的洗衣粉進行浸泡與清洗,通??梢詫⒁挛锵磧?,避免留下污漬。再如,對植物蒸騰進行教學時,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大樹底下乘涼”現象作為教學資源,說明植物蒸騰過程中不斷有水變為水蒸氣,而水要成為水蒸氣,就必須在周圍環境中吸收熱量,因此大樹底下的溫度通常要比其他區域低,也更涼爽。在對植物吸水原理進行教學時,可以將腌泡菜、腌咸菜的過程作為教學資源,說明放入食鹽后,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會不斷滲出的原理。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學生在深入淺出當中加深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

(三)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課外活動是與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部分內容,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在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不斷拓展學生視野,這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實用性形成更為直觀的理解與體驗,發現生物學習的價值?,F在初中生的學習現狀是缺乏生物觀察的敏感度,生物知識與實際聯系不緊密,缺乏切入問題的合適角度,因此,初中生物教學就更應該注重生物課外活動的生活化。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實現生物教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

(四)設計生活化的練習和作業

教師在布置生物課程作業時,可以盡量設計得生活化一些,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下學習生物理論知識,加強實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讓學生只是為了追求高分、取得好的成績而搞題海戰術,通過生活化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下完成生物課程作業,并且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一項小的生物實驗,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在生活化形式下完成生物作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進行生活實踐,遇到問題時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一旦解決了問題,學生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生物課程學習,逐漸養成用生物知識思考生活的習慣。

結語:

總之,生物學科是一門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教學中關注學生生活,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不僅符合新課標的理念,而且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高萍婷.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4):233-234.

[2]何晗.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整合研究[J].才智,2020(05):24.

猜你喜歡
開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
試分析交通企業管理中政工工作的開展
如何在初中體育中有效開展健美操教學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業單位政工工作的開展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