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債權侵權理論

2020-07-06 09:51張旭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侵權行為債權

張旭

摘要:債權作為一種權利毫無疑問應當得到法律保護,然而長久以來,債權被侵害是否屬于一種侵權行為,繼而產生侵權責任,仍然被法學界所爭論不休。傳統民法的觀點往往堅持只有債務人能對債權產生侵害,往往能以合同法予以規制,侵權責任法不具有登場的機會。然而第三人侵權行為的屢見不鮮給了債權侵權理論發展的客觀土壤,在如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各種經濟行為愈加復雜的今天,如果不能完善對債權的保護,那么將不利于實現繼續繁榮的經濟發展需要。本文著重從該制度的理論基礎出發,結合司法實踐中的一些案例情況,分析了債權侵權制度的價值和必要性,并闡明對我國司法實踐中債權侵權制度運用的思考。

關鍵詞:債權;侵權行為;侵權制度;債的相對性;司法實務

一、學界的爭論及域外相關立法

長期以來,傳統的民法理論認為對債權產生侵害的唯一主體就是債務人,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的法律關系基于特定的合同關系和合同相對性原理,最終通過適用合同法就能加以約束。所以把侵權的概念引入到債權侵害的領域似乎既不符合相對性原理,也缺乏必要性。但是,隨著相關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現實需求,第三人侵害債權的理論的需求開始顯現,可以在諸多案例中發現債權侵權的行為。法律的使命之一就是保護權利,權利的不可侵犯性應當將民法關系中的一切權利予以納入其中。有學者認為,債權侵權制度的確立,不僅為受侵害人的維權又提供了一條通道,也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繼續得以繁榮的現實需要。

但學者對債權侵權的理論的意見并不統一。有學者認為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情況普遍存在,這具有現實性,不把這種現象用法律固定下來,將會出現司法的空白,不利于司法的認定和審判。也有學者反對以債權侵權的理論來認定第三人侵害債權,認為債權受到侵害如果以侵權來定性,將會擴大原來侵權法律保護的范圍,這樣會產生涉及范圍過大的問題,限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自由。從世界各國法律來看,很多國家和地區確認了債權侵權行為制度,以保護債權的權益。比如英國著名的Lumley v.Gye 一案中把干涉他人的合同關系認定為一種侵權行為。德國民法典第281條中對債權侵權行為的規定原則適用侵權行為的一般規定,《臺灣民法》及《日本民法典》也有債權侵權相關的規定。

二、債權侵權的制度價值

縱觀我國相關法律,我國的立法結構并非沒有生成債權侵權的理論基礎?!睹穹ㄍ▌t》規定了侵害人應當賠償受害人遭受其它重大損失?!睹穹倓t》規定了民事主體的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得侵犯。債權單獨排除在保護的權利之外并沒有被我國法律明確。債權作為經濟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權利之一,如果不能作為侵權的客體之一進行保護,那么就不能完善我國權利保護制度,尤其是當第三人侵害債權時,雙方往往不具有合同關系,不能通過違約責任進行規制,此時,適用債權侵權的理論就有了必須性。同時,最高院也以復函的方式作為應對類似具體案件處理的手段。所以,債權侵權理論在我國立法層面及司法層面都可找到依據和支持。

筆者認為,債權侵權的制度價值在于對于債權保護和自由競爭的平衡,明確發揮民法債制度的作用同時,又能以侵權制度明確認定債權侵害行為的構成要件。司法實務中,第三人侵害債權,如果無法直接以侵權責任追究,可能導致第三人惡意對合同當事雙方的利益進行不正當的干預,由此產生的責任又將因為債權人沒有得到債權侵權制度的庇護,使得侵害人逃避自己應有的責任。而侵權責任的理論填補了這個空缺。在當今的商事關系中,自由競爭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但有些公司會選擇以不正當手段破壞他人的合同關系甚至損害他人的合同利益。這種情況就構成了典型的債權侵權,歸根結底,筆者之所以認為債權侵權理論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是因為堅信所有的民事權利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這種保護包含事前的法律規定和事后的救濟手段。第三人債權侵權理論正是契合了填補遭受第三人侵犯債權所需要的事后救濟手段的空白。

三、對司法審判的實用價值

具體到司法案例,筆者以《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8條來具體分析債權侵權制度的作用。當有限責任公司發生清算事由后,股東不履行清算義務導致債權人原本可以得到受償的債權受到損害,股東和債權人之間就形成了一種侵權法律關系,因為債權人的債權債務關系的相對方是公司,而股東在公司出現解散事由后具有清算義務,在履行清算公司財產的義務后,將清算后剩余的公司財產清償債權人,而后再有剩余財產則由公司股東分配,這就產生了股東惡意不履行清算義務,侵害公司債權人的現象,這就是典型的第三人侵害債權現象,按照侵權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侵權行為就是股東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清算義務、損害后果就是公司債權人的債權受償的預期利益受到了損害、兩者具有因果關系、股東具有過錯。由此可見,司法解釋第18條的兩款就完全可以用侵權責任來定性。首先,兩款所列舉的違反義務之行為,行為模式屬于包含關系,只是導致的后果上的差異。其次,從損害結果上來看,兩款都造成了客觀上債權人的損害,損害結果的嚴重程度不同,運用債權侵權理論也可以解釋,通過債權人的舉證可認定最終股東的具體賠償數額。最后,債權侵權原理的優勢在于,沒有過錯的中小股東可不必僅僅因為是共同的清算義務人而對損失負責,既能避免股東有限責任被輕易突破,又能追究真正實施侵權行為的主體的責任,契合了公司法的有限責任的精神,不讓沒有過錯的中小股東受到無謂的牽連。具體到審判實務,認定怠于履行清算義務的判決大多都強調股東怠于履行清算義務需要滿足侵權的四要件,尤其強調因果關系和過錯這兩點, 也即越來越多獲得審判實務的認可。當構成要件明確之后,司法審判可以有的放矢通過舉證責任分配,來認定案件事實,最終做出公平正義的裁判。

現階段,第三人侵害債權的司法案例的判決書中并沒有以侵權責任法直接說理,原因有理論層面的爭論,也和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有關,但這的確給審判實務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明確的侵權理論基礎,是對于債權人的進一步的保護,也是平衡各方利益所需要的必由之路?,F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正在發展之中,債權得以完善保護,才能確保交易市場的安全,鼓勵各方主體積極參與到市場投資。

參考文獻:

[1]王澤鑒.民法概要[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張文顯.法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慈蘊. 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J]. 南京大學法律評論, 1998(02):170.

[4]楊立新.侵權行為法[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侵權行為債權
第三人侵害債權之類型探析
試論電子債權的相關法律規定
淺析第三人侵害債權
關于最高額抵押的幾個問題
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再思考
商業秘密保護中程序問題的思考及建議
論人工智能產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微信公眾平臺作品著作權保護探究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