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支持理論視角下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交媒體使用與影響研究

2020-07-06 11:27張磊閆榮美張瑾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社交媒體

張磊 閆榮美 張瑾

摘要:人口老齡化歷來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本文以社會支持理論的視角為切入點,調查了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最終總結出城市空巢老人對社交媒體的使用以及使用社交媒體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并給出促進城市空巢老人更好的融入新媒體時代的建議。

關鍵詞:社會支持;空巢老人;社交媒體

據2010年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3.26%,相較于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其以上人口占8.87%,較之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91個百分點。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即65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占總人口7%為老年型人口結構類型的話,我國從2010年起便已經邁入了老年型社會。老齡化已經成為21世紀不可逆轉的世界性趨勢。在聯合國的一份報道中預測,到2049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會占總人口數的31%,老齡化程度僅次于歐洲。這預示著,從現在至未來的十多年間,我國將會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而在人口老齡化的眾多問題中,空巢老人問題尤為嚴重。據老齡委預測,2015年至2035年我國老年人人口年平均增長將達到一千萬左右。當前,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經達到70%[1]。由于缺乏情感慰藉、健康醫護和生活照料等,空巢老人普遍存在主要表現為負性情緒和心里功能紊亂的“空巢綜合征”[2]。若這種情況長期得不到緩解,將會導致個體軀體癥狀、內分泌紊亂、性格改變、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老年癡呆[3]。

由此可見如何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尤其是空巢老人在生活中各方面的問題至關重要,而本文所關注的是從社會支持理論的視角探討空巢老人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以及影響。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相關概念界定

(一)國內關于空巢老人的研究

目前國內關于空巢老人的研究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建構以及空巢老人的養老服務。

首先,在影響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方面,學者們主要是從空巢引起老人心理變化、影響因素以及應對措施上進行研究??粘矔沟美先水a生諸如孤獨寂寞、無聊苦悶等負面心理。例如楊芳、付偉、劉曉虹在研究中發現,城市空巢老人在經歷年老后的角色轉變和人際關系的改變后,會使其處于應急狀態,常出現抑郁、焦慮、空巢綜合征等負面心理狀態.。[4]傅宏、陳慶榮指出,空巢老人因社會活動的較少和子女關懷欠缺等,很容易出現孤獨感[5],且藍醒瓊、胡君強調:調查顯示有一半以上空巢老人都會有明顯的孤獨感,且部分還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若不及時干預,可引發精神疾病.[6]

其次,關于空巢老人社會支持方面的研究,學者們是從經濟狀況、心理狀況、精神滿足的角度進行的。如王應宗在研究時分別從空巢老人的“衣”“食”“住”“行”“醫”五個方面入手,從而在空巢老人的“家庭”與“轄區”之間建立了服務鏈接[7]。

最后便是對于空巢老人養老服務方面的研究,大多數文獻都是在對我國空巢老人養老需求進行闡釋后分析養老困境及其原因,最后在探索不同養老模式后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李萬發和曲研以社會生態系統理論為切入點,從微觀、中觀和宏觀系統中探討城市中對高齡空巢老人進行養老服務的新途徑。最后總結得出,要從三大系統出發,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來推動三社聯動,要在提高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水平的同時幫助城市高齡空巢老人梳理正確的養老觀念,養老方式則以居家養老為主。

(二)國外關于空巢老人的研究

相較于國內,空巢家庭在發達國家出現的更早,且現在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國外社會各部門和學者對于空巢老人群體的精神健康問題和養老的問題做了大量研究。

首先,國外學者通過對空巢老人精神健康問題的研究發現,空巢會帶給老人負面的影響,導致老人產生抑郁、消極等負面情緒。學者們將影響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總結為性別、婚姻和經濟收入等方面。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You和Lee研究團隊,他們做后得出的結論是:非空巢老人的身心狀況要明顯比空巢老人強。相比空巢老人,非空巢老人基本上不會產生抑郁、悲傷以及失落等消極的負面情緒。

在關于養老模式的研究方面,雖然西方發達國家社會福利制度比較完善,但由于本身早已跨入老齡化社會,所以空巢老人現象也是很普遍存在。國外對于空巢老人的照顧大多采取社會照顧模式,即以社區和機構養老為主。而與中國相比所不同的是,西方在生活照顧和精神贍養方面都更加接受社會養老。

早在二十世紀后期,西方社會便已經開始向社會贍養轉變。正如蘇珊·特斯特在《老年人社區照顧的跨國比較》中所強調的,“老人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負擔和體系支撐不足,提倡且希望可以通過社區中社會支持體系解決精神贍養問題?!?/p>

Tomassini C 和 Glaser K、Wolf DA(2005)認為居家養老模式可以得到推廣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在1993年借助立法手段,確保了在護理中心和養老院的老人們物質保障與醫療衛生保障,可以讓空巢老人安度晚年。

(三)“空巢老人”概念界定、社會支持理論和馬斯洛需求理論

《應用倫理學辭典》中對“空巢老人”的定義為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他們身邊無子女親屬一起生活,這一群體還包括喪偶獨居和未婚的老年人??粘怖先酥饕幸韵氯N:第一類是沒有子女和伴侶的孤寡老人;第二類是有子女,但是和子女分開住的老人;第三類是由于子女在外地學習、工作或生活,不得已沒有子女陪伴的老人。

我國的空巢現象最早是由于二十世紀80年代的“出國熱”中許多人出國留學或工作,而導致他們的父母被留了下來成為了首批空巢老人。而在國外,“空巢老人”這個名字詞最早是在家庭周期理論中被使用。是指從時間的角度理解家庭,“空巢”是時間的起點,即家庭中所有孩子都離開的這個時間點。

為了將特定的一個群體研究透徹,本文將所研究的空巢老人范圍限定至:60歲到80歲居住在城市社區,沒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能陪伴在身邊,獨居或者和伴侶一起居住的老人群體。

社會支持是指一定社會網絡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無償幫助的行為的總和。一般是指來自個人之外的各種支持的總稱,是與弱勢群體的存在相伴隨的社會行為。在學術界,社會支持的概念有很多,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都做了不一樣的界定,在此文中我們選定林南(Lin,N)綜合總結之后的定義:社會支持主要由社區、社會網絡和親密伙伴所提供,社會支持是感知的、實際的工具性或表達性的支持。如Cutrona和Russell(1990)將社會支持區分為情感性支持、社會整合或網絡支持、滿足自尊的支持、物質性支持和信息支持。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提出,其基本內容是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前三個需要是比較低層次的需要,后兩個需要則屬于高層次的需要。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才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五個需求的順序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但是總是最迫切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后面的需求才得以顯現出來。

首先,從社會支持理論的角度深入研究空巢老人使用社交媒介可以滿足的需求層級以及還有哪些方面得不到滿足的現狀總結可以為空巢老人的社會工作服務提供實際案例,也可以豐富和完善社會支持理論在空巢老人社交媒體使用與影響的理論研究和理論體系。其次,通過對空巢老人的移動互聯網使用需求和實際使用情況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社交軟件對于空巢老人排解內心孤寂苦悶方面的作用以及影響老人使用軟件的因素。

網絡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其在解決養老問題方面也會越來越重要,而我們的研究可以為日后網絡智能化養老提供案例和經驗借鑒。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選取了廣州市多個退休職工活動中心為主要調查地點,運用面對面訪談的方式對社區老人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

(一)問卷設計:社會支持評定量表

此次研究是從老年人群體切入,探討社會支持下的老年人對社交媒介的使用情況及其影響,在線下分發了110份問卷,獲得了101份有效問卷

本次調查選取60歲及60歲以上老年人為調查對象,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同,調查對象學歷大多為中學(專)或大專,健康狀況一般或良好。調查對象職業較為分散,收入與居住條件基本在中等水平或以上。

在問卷設計中,我們選用了部分《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渡鐣С衷u定量表》是肖水源于1986年設計的由十個項目組成的自評式量表,并與1990年根據使用情況進行了修訂。

社會支持從性質上可分為兩類,實際的客觀支持和支持的主觀體驗。除此之外,社會支持的研究還應包括個體對支持的利用情況。因此,對社會支持的評定有必要把對支持的利用情況作為社會支持的第三個維度。該量表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等三個維度。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共有十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三個維度。

1、客觀支持是指客觀的、可見的或實際的支持,包括物質上的直接支援,社會網絡、團體關系的存在和參與等。

2、主觀支持是指個體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體驗。

3、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個體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存在著差異,有些人雖可獲得支持,卻拒絕別人的幫助,并且,人與人的支持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個人在支持別人的同時,也為獲得別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自1986年以來,《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已在國內多項研究中應用,并被譯為日文用于一項國際協作研究。從反饋效果來看,該問卷的設計基本合理,條目易于理解無歧義,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深度訪談

深度訪談要求研究者深入到被調查者生活之中,與被調查者建立真實平和親密的關系,以此作為研究的立足點和突破口,從而更好地為調查研究提供充分的論據。由于考慮到受訪對象為60歲以上的老人,其閱讀能力,問卷理解能力有限,同時問卷中涉及情感支持方面的問題,需要深度交談,消除受訪者的自我防御心理,挖掘更深層次的信息。所以為了準確了解老年人對社交媒介的使用情況,我們選取了20個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人樣本,對其本人和家庭成員進行深度訪談。在選取的20組樣本中,老年人年齡在60歲以上,并且會使用智能手機。

三、老年人對社交媒介的使用情況及影響

根據前期的調查問卷以及數據分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了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交媒體使用影響。

(一)社交媒介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

1、社會交往方面:

首先不論從以往的文獻資料還是從調查數據中,我們都能發現社交媒體對空巢老人最簡單、直觀的影響體現在了社會交往方面。從目前已經調查的軟件中,微信是空巢老人最多接觸與首先學習使用的社交媒體軟件,其中有86%的老人使用微信,并有76.8%的老人認為微信軟件極大地改變了其日常社會交往。微信最主要使用的功能是微信的視頻、語音通話功能,這兩者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傳統運營商的電話和短信,極大地提升了老人與家人、朋友的聯系,并且視頻功能充分滿足了空巢老人隨時能與子女視頻見面的需求,讓老人與子女以及親屬的聯系更加密切,更容易感受到子女的關懷。在采訪中,美美同學提到在教會姥姥使用智能手機中的微信視頻通話后,姥姥每天都會進行視頻通話,并且時長與其他親屬一起邀請視頻通話,幾乎不怎么使用電話通話了。其中美美同學還表示,姥姥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想與子女時刻進行視頻通話,這樣可以不受距離影響見面視頻,并且也增強了與故鄉很久未見面的親屬之間的感情聯系。另外,美美的姥姥在學習了微信后還加入了很多興趣愛好群,隨時在群聊內與朋友分享視頻、語音等資訊,使老年人朋友之間的聯系場景不僅僅固定在線下,極大的增強了朋友之間社會交往的密切度。從社會支持理論角度講,社交媒體不僅為空巢老人提供了客觀支持,使空巢老人在社會網絡與團體關系中存在感和參與感增強,與社會之間的整體聯系更加方便快捷。并從主觀支持角度,也促使了空巢老人被子女親人、朋友等關注、理解,進一步滿足了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

2、休閑娛樂:

在大部分老人中,他們的日常生活娛樂選擇都很少,并且由于退休后與外界的交流進一步減少,他們的日常娛樂方式往往是單調匱乏的。尤其對于空巢老人而言,沒有與子女等一起生活,其日??臻e時間相對很多但娛樂選擇卻很少。并且由于身體、消費觀念等客觀因素,大部分空巢老人的娛樂活動也受到了限制。廣播和電視是目前大部分空巢老人最常選擇使用的傳統娛樂形式。而社交媒體使用的出現,對于空巢老人來說,進一步拓展了其媒介及娛樂選擇范圍,這使老人在媒介選擇中逐漸從被動接受轉換為主動選擇的位置。在調查問卷數據顯示中,有64%的老人表示通過社交媒體軟件增多了其日常休閑娛樂方式,例如閱讀微信公眾號新聞、瀏覽朋友圈、發視頻等。例如,在采訪中,劉爺爺表示,在社交媒體中經??磁笥讶χ械男侣勁c視頻,并將好玩的部分與親人、家庭群中分享討論。除此之外,劉爺爺十分喜歡閱讀生活資訊,經常閱讀例如微信公眾號中類似于“南方都市報”等公眾號平臺的新聞與生活資訊,這已經成為了劉爺爺日常娛樂閱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見,社交媒體的使用對空巢老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主觀支持,豐富了老人們日常的娛樂生活與休閑方式,促進老人們的退休后生活更加豐富、多選擇,使空巢老人的心情更加愉悅、生活體驗更加多彩。

3、文化知識:

社交媒體的使用除了豐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娛樂,促進其與外界的社會交往外,也在很大程度上擴展了老年人的信息接觸范圍,增加了其對文化知識等信息的接收能力。對于大部分老人而言,人際傳播與傳統媒體是其主要信息源,但隨著空巢老人退休后社會人際交往的逐漸減少與傳統媒體的衰落,老年人的文化知識的接受渠道越來越少,并且市場中適合老年人瀏覽閱讀的可靠信息源更是少之又少。而社交媒體在這方面發揮了其即時性與傳播迅速的特點,及時彌補了市場空缺,擴寬了空巢老人獲取文化知識的渠道,并且不受時間地點約束,更加簡便。在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中顯示,有46.5%的空巢老人表示曾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獲取過類似健康、醫療等方面的信息,有36.6%的空巢老人表示從這些消息中知道到了更多文化知識,并對生活產生了幫助。我們采訪了小張同學的爺爺,他表示在社交媒體平臺中他經常會關注一些健康、飲食方面的信息,并且通過這些信息了解到了很多不知道的養生知識,很大的擴展了知識面?!耙郧皬膩聿恢肋@些食品竟然還可以帶來這么多好處”“更加注意了日常的身體鍛煉,按照上面說的多運動散步”等等。除此之外,社交媒體也使空巢老人進一步了解了當下的互聯網與流行文化,知道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的新潮事物,例如小張的爺爺逐漸學習使用了表情包與“ok”、“拜拜啦”等詞語,讓小張覺得十分驚喜,感覺和爺爺的溝通更加輕松有趣了。由此可見,社交媒體對空巢老人的主觀支持與客觀支持也體現在了促進老年人進一步擴寬文化知識面,獲取有效信息幫助中。

4、對家庭關系的影響:

由于對于空巢老人而言,經常面臨子孫不在身邊的“身體缺場”。而社交媒體軟件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子孫不在身邊的遺憾。讓空巢老人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與子孫進行語音、視頻聯系,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完成情感交流。尤其是視頻形式,有利于雙方對彼此之間的生活狀態、情感狀態有更加直接、直觀的感受,促進了互相的理解。很多空巢老人在與子女視頻后都會更加了解子女的生活與工作狀態,并且對子女忙碌的日常生活更加理解。而子女也表示通過視頻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平常也會更加放心了。

除此之外,社交媒體平臺帶來的數字反哺也促進了家庭關系的進一步融洽和不同輩之間語言代溝的縮窄。在傳統的社會觀念中,父輩親代由于具有更多的社會經驗與知識,往往作為施教者,對子女進行教育與教導。而在社交媒體出現后,子輩作為之前的受教者,由于對互聯網等流行文化與對當下電子設備的熟悉了解,轉化為施教者,向父輩進行教學。這種數字反哺的形式在縮小了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同時,讓父輩與子輩的教與學關系進行了轉變,增強了家庭關系之間的溝通與平等感。在數字反哺的過程中,父輩逐漸了解子輩的思想與生活方式,更加貼近當下的社會潮流。在采訪中,小磊表示在教會了奶奶使用社交媒體后,奶奶對新潮事物的興趣更多了,奶奶也逐漸了解了他們所熱愛的溝通以及交流方式,和自己的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多。從社會支持理論角度,社交媒體從主觀與客觀兩方面都促進了空巢老人在家庭關系中進一步被理解、被支持,并且增強了其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與接受度。

(二)未使用社交媒介的老年人

調查顯示,影響老年群體使用智能手機的因素主要技術復雜、身體原因(視覺、聽覺、觸覺、操作速度等)、學習能力(辨別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對事物的反應力)和學習的信心。在個人因素中,生理因素是老年人未能使用社交媒介的的重要組成因素,但個人的數字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要素。

首先,身體健康情況。我們在進行問卷調查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老年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影響老年人是否能夠良好使用智能手機的重要原因。在調查中,有老人表示:“我的眼睛花了,看手機的時間不能太長,所以看視頻不是很現實”。在《2018年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中顯示,將近60%的中國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白內障。同時部分老年人考慮到較長時間使用手機將對對眼睛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會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對于智能手機深度以及功能的了解。除了視力原因,還有聽力問題以及肢體問題等多重身體原因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老年人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比如在微信上打字對于許多肢體不是很方便的老年人來說是一件艱苦的工程。其次是對社交產品的學習能力,我們通過“您手機里的應有軟件程序是怎樣下載的”“您經常使用手機的什么功能”“您最常用以下哪類手機應用程序”“對于微信,您通常會使用哪些功能”等問題來探究老年人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對于“應有軟件程序是如何下載”的問題,50%的老年人選擇“購買手機時自帶的”,48%的老年人選擇“孩子或找別人幫忙下載的”,2%的老年人則是“自己從手機應用商店下載”的; 然而許多空巢老人很少有年輕人陪伴在身邊,諸多老年人表示在手機使用的過程中試圖尋求幫助卻未果。沒有得到周圍親人朋友或者他人的幫助也是老年人智能手機使用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綜上所述,身體因素、學習能力、沒有人幫助等原因使得部分老年人沒有主動學習和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

四、結論

從上文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使用社交媒介對空巢老年人獲得客觀支持、情感支持等都有重要作用。大部分的老年人表示,使用社交媒介使他們更多的聯系家人、朋友,同時使用娛樂功能的媒介也拓寬了他們的興趣圈,認識更多的朋友,能夠緊跟時代。但老年人在使用社交媒介中的困難,也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新媒體應努力改善媒體產品內容的呈現方式,生產更加友好的老年人使用內容,添加適宜老年人的信息元素,同時在形式上適應老年人使用新媒體的習慣,體現新媒體對老年人的關懷。例如,專業的老年人網絡平臺,應該以老年人群體為主要的目標受眾,考慮到她們的需求,提供更大的字體、簡介的界面和功能等。除此之外,我們認為社交媒體應與老年人保持密切的聯系,與他們進行深度的交流,充分聽取老年人的意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作為與老年人保持最為緊密聯系的家庭成員也應該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懷,即使不能常常陪伴在身邊,也應該時時與老年人保持聯系,基于老年人更多的情感支持。親人和老年人的生活緊密聯系,是老年人生活圈中最重要的角色和信息來源,他們應當認識到新媒體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鼓勵老年人使用新媒體,讓老年人感受到使用新媒體的樂趣,同時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讓老年人融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同時在家人間互動的過程中,也讓老年人感受到親情和溫暖。

參考文獻:

[1]老齡委: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70%[DL].[20151109].http: / /district.ce.cn/new area/roll/201511/ 09/t20151109_6945525.shtml.

[2]盧暮雪,郭成.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現狀及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 2013, 21( 2) :263-271.

[3]陳傳鋒,嚴建雯,張紅,等.老年抑郁干預與心理健康服務[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80-87.

[4]楊芳,付偉,劉曉虹,等.城市空巢老人負性心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2,27(1):93-95.

[5]傅宏,陳慶榮.積極老齡化:全球視野下的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和實踐探索[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13(05):713-720.

[6]藍醒瓊,胡君.社區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系統化管理干預的效果[J].中國臨床護理,2017(1):6-9.

[7]王應宗. 老年人的社區歸屬感提升小組工作計劃書[D].華中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社交媒體
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困局何解
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
農村“空巢老人”權益保護值得關注
基于社交媒體的廣告學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空巢老人”一樣老有所樂
“雙微時代”的危機傳播趨勢和影響因素研究
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贍養問題
《一課》中教師娜迪亞悲劇形象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