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置藝術設計

2020-07-06 13:52王一名李俊芳
青年生活 2020年16期
關鍵詞:自然環境人與自然環境問題

王一名 李俊芳

摘要:當今的中國發展就像是一條騰飛的巨龍,無論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科技方面,都呈現出了十分光明的發展前景。但是在經濟和科技發展的背后,環境問題卻不容樂觀。本設計意在引發人們對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的思考,以此來達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發展與進步;環境問題;自然環境;人與自然

引言:

在當今,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了不斷提升。但是,人們在享受著經濟與科技發展成果時,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遭受著“病痛”的折磨,各種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這些污染不僅束縛住了自然騰飛的翅膀,甚至讓自然無法呼吸。因此,在發展經濟和科學技術、提升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人類更應該對自然環境多一些關注,多給自然環境一些保護,自然環境才可以過給人類一些保護。

一、設計背景

人類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是自然環境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享受著來自于大自然的饋贈,并在自然環境之中生存、發展??赡芪覀冊缫褜⑾虼笞匀凰魅‘斪鲆环N理所當然,就像不懂事的孩子,不停地伸手向父母要錢、完全不懂得回報、不懂得珍惜、不懂得體量。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優質,人類不斷地進行著一些對自然有害的活動,我們用濫砍濫伐的方式來給自己提供便利,用肆意排放污染的形式來維護眼前的利益,用各種殘忍的行為對待給予我們一切生存和發展希望的大自然。我們體會不到大自然的“艱辛”,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痛苦”,將向它的索取和對它的傷害視作理所當然。

作為人類,我們一向自詡聰明,自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智慧的生物,但是有多少人正在以所謂的“智慧”來破壞自然、破壞環境、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尤其是在當今的社會經濟發展之中,人們為了自己生活的便利,通常會選擇使用一些一次性的物品,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等。這些物品的應用不僅會浪費掉大量的自然資源,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我們的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經濟在發展,我們的生活質量在發展,但是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卻“病了”,而且越來越嚴重。而我們騰飛的翅膀是由對自然有著巨大危害的垃圾所組成,“羽翼”越豐滿,對自然的危害也就越大。在騰飛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想過,如果有一天,當我們孩子般的自私任性耗費掉了大自然母親所有的資源,讓它傷痕累累,不堪負重,我們又可以帶著這雙所謂的翅膀何去何從?

生存和死亡,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用心思考的問題。如果大自然不復存在,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也將走向自己親手造就的滅亡。因此,在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之中,在我們便利生活的背后,我們應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學會“懂事”、學會回報、學會珍惜、學會保護。這樣才能在大自然的庇護之下飛的更高、更遠。

二、設計理念

本次所設計的造型是張開翅膀、并未騰飛卻在哭泣的天使,主要突出了當今社會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提升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危害:第一,人們在生活之中隨意丟棄的白色垃圾讓空氣、土壤和水體都受到污染,進而導致天空不再蔚藍、土地上不再有綠色植物的生長、水資源枯竭,動物失去了家園。第二,人們對樹木的濫砍濫伐破壞了生態平衡,大自然不再有郁郁蔥蔥的景象,剩下的僅僅是被砍斷、枯死了的樹樁。通過這些景象可以看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被我們破壞,它身上的疾病和傷痛,無一不是我們自私的“杰作”。人類只在意眼前的利益,只注重自己生活的便利,卻忽略了對自然的保護。自然環境越來越差,我們的生活環境也將越來越差,當自然環境走向終結的時候,那個展開了騰飛翅膀的、叫做“發展”的天使,也只能在滿目蒼涼中無助地哭泣,為自己的無所適從,為自己的無家可歸。

本次設計意在警醒人們,在發展與騰飛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對自然的保護,在為自己提供便利的同時,應該以不傷害自然為基礎。這樣才可以讓來自于大自然的饋贈源源不絕,讓人類的發展在自然的庇護之下長出綠色的翅膀,變成真正的天使,自由翱翔。

三、作品展示

四、設計說明

本設計的主體是一個由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組成翅膀的天使蜷縮在枯死的樹樁上哭泣,她的背后是由于污染嚴重而變成灰色的天空,她的腳下是由于污染而貧瘠的土地,沒有了水源,只有一望無際的沙土。在沙土上,是幾只失去了家園的小動物,小鳥張開翅膀,但終究不知道該飛往哪里。

成體設計呈現出一派荒涼景象,透著絕望和瀕臨死亡的氣息。以此來警示人們,如果繼續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并將這些垃圾肆意丟棄;如果繼續為了自己的便利而濫砍濫伐,這樣的景象中將在我們的明天出現。以此來諷刺人類為一己私利破壞環境的后果,倡導人們保護自然,愛護環境,保障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五、設計特色

用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設計天使的翅膀,反映出當今人類的發展大多以對自然的破壞為基礎;天使沒有飛翔,卻蜷縮在枯死的樹樁上哭泣,以此來警示人們,不要在一切都無法挽回的時候徒然懺悔。用灰色的天空、荒漠化的土地、失去家園的動物等來反映人類破壞自然的后果,以此來警示人類,在追求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和生活質量提升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自然環境的保護,否則再好的發展也終將化為滿目瘡痍。

整體設計以灰色作為主色調,傳達出自然遭到破壞的慘狀,以哭泣的天使作為“點睛之筆”,詮釋了保護自然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引人驚醒,發人深思。

結束語:

長久以來,人們都習慣于向自然索取,而忽略了給自然回報。尤其是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之中,人們對自然的傷害更是有目共睹。作為大自然之中的一部分,人類一直都得益于自然的供給而生存和發展。因此,在人類的發展之中,也應該充分意識到對自然的保護,與自然和諧相處,杜絕破壞自然的行為,和大自然之間和諧相處,這樣才可以實現經濟、科技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峰.不要讓塑料垃圾成為人類的"遺產"[J].世界環境,2019(6):1.

[2]林文鋒.生活垃圾焚燒處置對環境影響分析[J].節能,2019(7):107-108.

[3]圈圈.地球:一個巨型的“垃圾處理站”[J].紅領巾C(探索),2019(4):22-23.

[4]朱琳.快遞包裝垃圾污染何時休[J].晚霞,2017(10):37.

猜你喜歡
自然環境人與自然環境問題
承德圍場投資環境分析
幼兒園在自然環境下開展游戲的探討
切實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設生態文明
羅伯特?弗羅斯特田園詩中人與自然的對話
淺析露天煤礦開采環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火力發電企業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學生對我國環境保護現狀的認知分析
文化哲學中人類基本的文化關系的論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