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循環護理管理應用于呼吸內科護理的效果探討

2020-07-09 22:18高效男
昆明醫科大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呼吸內科PDCA循環臨床護理

高效男

摘要:目的 對臨床PDCA循環護理管理在呼吸內科應用的效果情況進行對比試驗的方式以及評價,分析有關方法及管理理念應用之后是否與傳統方式有明顯不同。方法 選取本院呼吸內科所收治的74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然后按照有關護理方法與管理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則開展相應的PDCA循環護理管理。開展相應管理與護理措施干預之后,對兩組不同護理管理模式質量情況進行評分,同時觀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是否存在著鮮明效果方面不同之處。結果 臨床結果方面可以看得出來,觀察組護理操作、風險防范、排班制度和業務能力評分都更高,而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比對照組更加可觀(P<0.05),說明有關護理管理等措施所帶來成效更加積極一些。結論 臨床呼吸內科開展護理工作過程中,傳統護理管理模式效果要稍遜色于PDCA循環護理管理,可以結合科室的具體情況開展相應的管理,優化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和諧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成效情況。

關鍵詞:PDCA循環;護理管理;呼吸內科;臨床護理;管理措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2-251-02

引言:

呼吸內科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科室,也是諸多內科科室中相對關鍵、風險較高、病情多樣化的一類科室,尤其該科室患者年齡分布廣泛,所收治的患者疾病多數以慢性病、感染性疾病為主,遷延不愈也很容易導致急性進展,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都很高,護理效果方面合理提高難度也相對較大[1]。在臨床護理管理過程中,不同理論和方法帶來的效果也存在著鮮明差異,尤其PDCA循環的方式有助于更好的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計劃執行,再檢查處理,反復開展與優化相關管理工作。PDCA循環護理管理其本質上圍繞著患者現有的健康與疾病情況,從患者身心健康恢復等角度出發,積極進行相應的工作計劃,然后進行規范執行,最后反饋檢查,并對有關問題進行處理,有助于改善護理質量[2]。本次研究主要是圍繞著此類管理模式及方法在呼吸內科應用之后所帶來的成效情況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4例患者都是本院呼吸內科所收治患者群體,然后按照對比試驗的方法及相關原則要求,分為觀察組(n=37)和對照組(n=37)?;颊呒膊“朔窝祖溓蚓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癥等,對照組38-69歲,平均(52.1±4.7)歲,觀察組則39-68歲,平均為(52.3±4.9)歲。受試者都滿足了有關診斷標準,經過影像學輔助診斷,伴有咳嗽咯痰等癥狀問題,從年齡與疾病、癥狀方面可以看出,患者都滿足了對比試驗可比性要求(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管理,由護士長統一安排和調配相關護理工作,按照相關標準要求執行查對制度和醫囑,進行規范化護理工作,做好各項交接工作,積極進行健康宣教。觀察組則采取PDCA循環護理管理,具體操作為:①P(Plan計劃)階段。首先科室成立計劃與質量控制小組,成員主要由骨干護理人員以及具備較強資歷的護理人員組成,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小組成員主要是研究分析常見呼吸內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因素,例如與技能相關的規范和考核制度,與工作壓力相關的排班制度,與??浦R相關的呼吸內科護理操作技術等等,對這些因素進行一定協商和探討,圍繞既往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探討,提出改進措施和相應的護理管理方案[3]。②D(Do實施)階段。進行全方位的制度制定之后,需要進一步進行執行,著重強調執行過程中的重點和要點,積極采取相應措施,明確護理人員在現階段需要掌握的護理操作規范性的內容,明確優質護理服務的關鍵性價值和意義。在患者入院后,協助完成相應檢查等,對患者疑問進行解答,主動進行交流溝通,遵醫囑進行查對和執行,按照患者具體特點進行相應的護理工作評估與執行,特殊患者則采取相應的支持,規避常見的風險問題。加強日常巡視,放置警示標識,積極給予正確的風險干預措施,對臥床患者定時進行翻身和護理按摩,加強叩背排痰等護理。意識清醒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充分令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明確有關應對措施以及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定期安排進行科室護理人員培訓,加強相應日常管理工作,對考核與培訓內容進行貼切的優化。③C(Check檢查)階段。定期由護士長進行護理措施和規范性的檢查,耐心聽取醫護人員與患者所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對現存不足進行檢查和總結,初步了解相應的問題存在特點。④A(Action 處理)階段。在處理階段,積極對相關問題提出有效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然后將有關問題解決措施帶入到下一個循環中進行計劃。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理管理模式質量評分和護理質量評分情況進行對比,護理管理模式質量評分包括四項,分別為護理操作、風險防范、排班制度和業務能力,每項評分最高分為25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評分方面,采取百分制評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采用t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一階段臨床護理管理等干預之后的結果分析可以發現,觀察組四項護理質量評分以及護理質量總分、護理滿意度評分都明顯更高一些(P<0.05),說明在效果和護患關系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兩組患者臨床護理質量與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呼吸內科很多疾病都具備著一定特殊性,往往一些細節需要高度關注,而且護理工作本身就具備著一定時效性要求,是波動的,因此需要采取適宜性措施,利用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的四環節循環方式進行護理管理[4]。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相對較為單一,管理操作沒有進行全方面地操作,很容易導致有關管理不能深入落實,如存在著管理不合理的地方,也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解決。而在PDCA循環護理管理過程中,計劃階段就可以對相關問題進行客觀的分析,圍繞著日常護理工作的風險及潛在影響因素進行相應的操作,同時進一步制定計劃執行,執行之后配合相應檢查機制,以發現執行的弊端和不足。最后對于有關問題再度進行處理,進入到下一個計劃與執行的循環中,全過程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護理人員自身業務能力得到了成長,也可以更加適應和普遍性優化科室護理工作。例如既往進行護理人員考核的過程中,大多數都會采用較為普遍的知識進行考核,缺乏針對性,而通過這一循環應用之后,就能夠找到問題薄弱點,加以有效的干預,從而更好優化有關問題,解決相應的不足,讓護理人員自身的業務知識真切實地的進行優化與提高,令其自身考核的內容與工作的內容高度一致,避免出現脫節的問題。由此可見,相關模式及方法具備著一定實際優勢,效果也相對較為可觀,能起到的作用也相對較為突出。

如上所述,PDCA循環護理管理模式應用在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有著明確的效果和價值,意義十分明顯,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科室護理管理,進行有效的實際性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霞.PDCA循環管理模式聯合細節護理在普外科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基層醫藥,2019,26(18):2293-2295.

[2]陳榮萍.危機管理理論在呼吸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27):13-15.

[3]戴麗君.分析在康復科患者護理管理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2):67-68.

[4]宋娟麗,曾琨,宋秀嬋.基于PDCA循環的護理??崎T診管理體系構建[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0):143-145.

猜你喜歡
呼吸內科PDCA循環臨床護理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PDCA循環應用于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PDCA循環在企業績效管理中的實際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