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在“實”上下功夫

2020-07-26 03:29李莉英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15期
關鍵詞:教案內容課文

李莉英

隨著課改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農村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異彩紛呈。但是,要實現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走出“費時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應立足于課堂教學實際,在創新“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訓練能力、檢查反饋”等各個環節中,突出一個“實”字,在“講實用、重實效、做實功”上下功夫,這樣才能在教學設備設施較落后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備課要講究實用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但目前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時均存在兩個誤區:誤區一是只備課文,不管其他。也就是說,備課只習慣寫講讀、閱讀、獨立閱讀、習作例文、讀寫例話等課文的教案,且所寫又多側重于課文內容的分析部分,其他如作文、基礎訓練、課后思考練習的處理,隨文進行的小片斷、小練筆的設置,課堂上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形式以及學情等,則極少顧及或干脆只字不提。誤區二是不加思索,全篇抄襲。近年來,各類教案匯編、精選等異彩紛呈,許多教師奉“教案馴為至寶,不吝時間,不惜筆墨、一字不落全篇抄錄,有的甚至連原本中因疏漏造成的個別失誤也照抄不誤”。這種備課的誤區,使教案在授課時缺乏實用性。

其實,我們在備課時,可根據教材的難易確定詳簡案。對有一定難度的內容應詳,反之則應從簡。如一些科學性、知識性較強的內容,一些不易引起學生興趣的,與學生生活距離較遠的文章、段落等,就應將指導過程、有用的資料引證、學法指導等內容詳細記錄在案;對淺顯易懂的,則可簡略幾筆,只寫程序、方法等即可。另外,根據不同類型課文的不同要求確定教案的詳簡輕重。如講讀課文,詳寫部分應在“學法指導”方面,閱讀課文則應詳細記錄“逐步放手用方法”的步驟、過程,而獨立閱讀課語文的“學以致用”則應是詳寫的部分,積累運用中的習作指導、進行的小練筆等也應是詳寫內容。這樣,教師授課時,才會駕馭課堂,運用自如。

二、授課要注重實效

隨著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更新,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面對不斷快速更新、令人眼花繚亂的教法改革新成果,我認為教師要“有選擇地引進,有改造地吸收,在實踐中創新,使之賦有自身的特色”,即要把著眼點放在教法的實效性和學法指導上。

小學語文教材把課文分為講讀、閱讀和獨立閱讀三種類型,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由“教”到“不教”的過渡趨勢,體現了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三部曲”。對三類課文的教學,教師要做到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講讀課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學中應把著力點放在講清有關讀寫能力上,引導學生解決重難點,使學生獲得學習的能力與方法。教學時可采取“同步走”的方法進行,即“預習-質疑-精講-測評”。教師對學生“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法,在師生雙方的共同協作與配合中既注意知識的獲取,又注重獲取的途徑,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對閱讀課文,應讓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要在“導”字上動腦筋、下功夫,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出一些具有啟發、誘導作用的輔助性思考題,巧妙點撥,指點迷津,教學應當采用“指著走”的方式進行,即“設疑-練習-點撥-測評”。做到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去閱讀,感知教材重難點,爾后通過練習和點撥達到課時教學目標。對獨立閱讀課文,可大膽放手,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借助工具書,大膽地去完成訓練目標,教師要提出要求,認真組織,作好檢查、小結與測評,讓學生學有其法、習有所獲。課堂上宜采用“看著走”的方法進行,即“自學-自測-反饋-檢查”?!白詼y”環節,可讓學生相互出檢測題,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三、訓練要做足實功

小學語文本質特征的工具性,決定了小語教學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表達訓練,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對于農村小語教師來說,只有把培養能力的多種訓練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才不會只是一句空話。????為更好拓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能力,我認為一是訓練內容、項目要實,讓學生真正參與。一課書、一組文不可能包括多項訓練內容。因此教師對教材所體現的語文基本功要注意認真鉆研、整體把握、分步實施。要將教材中的單元訓練重點合理分解,化整為零,將其具體化、細目化,逐一落實到每篇課文、每一課時的實際教學之中,即訓練內容、項目的安排要“實”。具體地說,就是一節課,怎樣練,練哪些,都要精心設置,并將其具體到教學過程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同時,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真正參與,使全體學生在40分鐘內部積極投入“練”的活動之中。教師要及時提醒、指點,將學習的權力和機會交給全班學生,讓學生成為主人。二是訓練形式、方法要實,有助于培養能力。內容、項目解決了練哪些的問題,形式、方法要解決的就是怎樣練的問題了。實實在在的訓練形式和方法,為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筑路奠基。訓練形式、方法的實,主要體現在為訓練內容服務方面。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質,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底,是在學生對語言文字實實在在地讀、看、想、聽、議、聽、寫等的具體操作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學中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聽、去說、去讀、去寫、去思考,要徹底摒棄那種好象聽說讀寫樣樣都讓學生練了,但卻都是空放幾槍,沒有真正到位的華而不實的教法。教學中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講解提問,要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多讀、多說、多思考、多鉆研、多實踐,真正把培養語文能力的訓練落實到聽說讀寫的行為之中。

總之,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綜合評價,也應著眼于樸實、真實、扎實,使教師在“實”的精神指導下,讓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走出一片燦爛的天空。

猜你喜歡
教案內容課文
《觸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遠》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認識分式方程 教案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