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探索

2020-07-26 03:19侯春苗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15期
關鍵詞:自我認知中學生教育

摘 要:當今社會教育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他們的品質與健康也要加倍重視。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與心理也在共同成長。文章從引導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出發,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從而更好地去感受社會中所存在的溫暖。因此對培養初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的探索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學生;教育;心理健康與素質;自我認知

一、挖掘體育活動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學生們對學校開設的體育課程很反感,總是很懶散地對待,他們認為上體育課很無用,但其實體育課對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發育起著很大的影響。在體育課上,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運動,這些運動使得學生們可以充分地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當然這些對于塑造他們的堅強意志,以及提高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也大有幫助。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引導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科學地安排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們的身體與心理共同健康發展。例如:開展一些田徑比賽運動,讓學生們意識到堅持就是勝利,磨礪她們的意志,養成遇到困難不退縮的優秀品質。再者,可以多讓他們踢踢足球,這樣他們可以充分了解足球的魅力,不再沉迷于網絡,經常在室外鍛煉身體。了解到足球的規則,他們慢慢地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知道想要取得勝利就必須要多交流。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的身體與心理,而且對于學生的知識教育也有很大的幫助,在遇到難題時不會想要放棄,而是自己去嘗試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去問同學,與他們多在一起交流,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全面發展自己,使得自己越來越越優秀。

二、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一舉一動,最能影響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自身擁有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十分重要。他們肩負著培養祖國花朵的重任和光榮使命。首先,教師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與素質,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然后去帶動學生,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教師就是言傳身教,所以,在教師日常的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談吐得體大方,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使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慢慢地去改變,去提高自己的素質,完成思想教育的目的。當然,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去留意學生的學習情況,多去鼓勵他們,給予他們更多的肯定,多和同學去溝通,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日常生活以及學習的變化。當然如果教師總是產生負面情緒,那給學生帶來的也更多的是負能量,讓學生與教師關系很緊張,使得學生對教師的意見越來越大,逐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所以想要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必須先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使學生可以在一個很好的環境下認真學習,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為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

由于自身身體發育情況的不同,學生們對不同的體育項目,有不同的適應情況,所以想要更好地發展自己,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擁有哪些優勢,哪些劣勢,從而揚長補短,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制定不同的運動方案,從而在學生自己的鍛煉中清晰地找出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揚長補短,認真努力地去彌補自己先天的不足,增強鍛煉效果,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當然,這些只是基礎,堅持不懈的態度是我們對待每一件事都應該持有的態度,所以不要想著任何事情都是靠天賦的,后期持之以恒的認真努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步一個腳印。例如,在打籃球的時候,個子高的就比個子矮的很占優勢,即使這樣也不代表個子矮的就沒有戰勝高個子的機會,你可以和隊友團結合作,做運球的一方,在這一方面,做精,做好,精益求精就是更好的選擇,這就需要學生擁有很好的自我認知能力去揚長補短,腳踏實地地去做好每一步。因此,在教師引導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充分地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揚長補短,相信勤能補拙,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使得我們自身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四、加強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擁有自信心是每個學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自信,就是對事情不卑不亢,只有這樣,他們才更容易成功,成功之后,越來越相信自己,自信值再次提高,由此目標就會定得更高,心理素質就可以慢慢地顯著提高。所以,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擁有自信心,先定一個小目標,然后去完成它,從而慢慢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目標越來越高,越來越有動力,這樣效果就會更好,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過程,所以教師的引導很重要。目標越來越大以后,競爭意識明顯提高。當今社會,競爭無處不在,競爭看似很殘酷,實則對我們幫助很大。這時候教師的存在就是為了給予學生鼓勵,如果你競爭成功了,你可以再次提高自信值,向著更大的目標前進。如果你的競爭失敗了,你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分析失敗原因,當然教師會在旁邊幫助你的。如此一來,你對你的生活更有信心與目標,你也擁有了堅強的意志,不認輸的精神。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只有這樣,你的人格才會更加完善,你才能全方面健康地發展,做一個為祖國奉獻的好公民。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讓學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培養的重視,做一個合格的教師,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信值,增強競爭意識,科學發展,促進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水兒.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科技信息,2018(5):11-12.

[2]李有偉.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與實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12):29-30.

[3]豐慧.聾校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運動,2017(5):62.

作者簡介:

侯春苗(1979.2.13—),女,漢族,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保健教師,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單位:黑龍江省香坊實驗農場子弟學校,研究方向:健康教育或衛生保健

猜你喜歡
自我認知中學生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中學生原創作文精選
歡迎來到《中學生博覽》大型團購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工具”角度看國內外校服的變革
大學生悅納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
大學生自我認識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職學生入學教育的自我認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