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高?!盎ヂ摼W+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

2020-07-28 02:31李莉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思政課新時代教學改革

李莉

摘? 要: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同時也讓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了許多機遇和挑戰,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改革已是勢在必行?!盎ヂ摼W+思政課”教學改革既包括技術層面的改革也包括理念層面的改革。特別是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設計,打破傳統思政課授課思路、方式方法,不但可以應對新時代給思政課教學帶來的一些挑戰,也可以讓思政課更具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

關鍵詞:新時代? 互聯網+思政課?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042-02

1? 新時代高?!盎ヂ摼W+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新時代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應用,網絡中充斥著的各種網絡謠言、西方價值觀、意識形態滲透、宗教思想、暴力恐怖、非主流文化等,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健康,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了巨大的挑戰。但與此同時,新時代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許多機遇,運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通過“互聯網+思政課”的教學改革,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教育陣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去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利用互聯網的特性,打破以往的教改思路,讓互聯網技術真正融入思政教學的全過程,使其真正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2? “互聯網+思政課”教學改革實踐

“互聯網+”這個概念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就是互聯網+各傳統行業?!盎ヂ摼W+思政課”就是將網絡技術運用于思政課教學、實踐、考評各個方面,讓互聯網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思政課綜合改革與創新。

2.1 互聯網技術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互聯網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2.1.1 技術層面

當前許多高校都致力于網絡線上教學,從技術手段著手,讓互聯網成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或是教學平臺。例如將課堂授課變成網絡微課或慕課,將筆試考核變成網絡機考等。這種技術層面的教學改革并沒有改變教學內容,只改變了教學時間和空間,是教學形式上的變革。

2.1.2 理念層面

即利用互聯網的特性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優化教學內容,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利用網絡大數據,得到真實的教學反饋,從而調整教學方案。這樣就不僅僅把網絡當作一個形式上的工具或平臺來展示固有的教學內容,而是重在教學內涵的提升。

2.2 “互聯網+思政課”課程設計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盎ヂ摼W+思政課”教學改革,就是要利用網絡這個工具,使思政課更好地實現以上教學目標。

2.2.1 課前調查

為了使思政教學更有針對性,課前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通過匿名調查問卷的形式,先了解學生對知識點或社會熱點、突出問題的真實觀點和態度。事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真實關切,課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引導,由此達到精準解惑的目的。

2.2.2 課上互動

傳統的課堂上,因為時間空間有限,課堂上的互動非常有限,無法了解所有學生的想法。但是利用網絡平臺,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全員參與討論,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有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反饋到教師端,老師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

2.2.3 課后評價

利用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后對教師的講課效果、課程內容、疑惑問題等方面進行真實反饋。這樣可以使教師更好地反思在教學設計、內容、形式等方面的不足,從而進行改進。

3? “互聯網+思政課”課程設計方案——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

在“互聯網+思政課”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比較成功的課程設計方案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的“理想的定義”這一部分。當前,受到網絡上各種思潮、文化、價值觀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理想,甚至變得理想信念缺失。為了讓學生明確理想的定義,正確區分理想與幻想、空想、欲望以及階段性目標,我們利用互聯網進行了教學設計。

首先,在課前利用網絡問卷平臺進行了問卷調查:說說你的理想是什么。該調查問卷是完全匿名的,保證了學生回答的真實性。在毫無顧慮的情況下,學生暢所欲言。有的學生說自己的理想是“擁有超能力”;有的希望“做奧運冠軍”;有的希望“做大官、發大財、娶白富美”;有的希望“不掛科,將來找到工作”。學生的以上回答都在教學預期結果之中,也只有先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預測,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設計。

其次,我們在課堂上公布學生的回答,并進行總結分類。按照教學設計的預期效果,學生的回答基本涵蓋了教學重點,即需要學生掌握的,與理想的概念加以區分的幾類概念:“擁有超能力”——沒有實現可能的是幻想;“做奧運冠軍”——不去努力的理想是空想;“做大官、發大財、娶白富美”——單純對權力金錢和美色的追求是欲望;“不掛科,將來找到工作”——過于簡單且近期可以實現的是階段性目標。學生通過互動,引出了該部分的教學重點,并且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印象更為深刻。

最后,在幫學生搞清楚很多自認為的所謂的“理想”并非是真正的理想之后,教師再對理想的概念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確理想必須是有實現可能的,理想要源于現實并超越現實,引導學生自覺地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統一。由此利用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授課內容和方式,使課程效果大大提升。此外,教學大數據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哪個方面最為困惑,從而重點進行講解和引導,不僅使教學更具思想性、理論性,而且更加具有親和力和針對性。

4? “互聯網+思政課”教學改革經驗總結

在新時代背景下,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改革是高校面臨的必然選擇,也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然而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利用其進行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我們取得了很多好的經驗,同時也發現了許多日后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4.1 優勢

網絡自身獨有的廣泛性、匿名性、即時性等特性,可以使“互聯網+思政課”教學改革做到學生全員參與、真實反映教學效果、師生時時互動等。這是傳統思政課堂無法做到的。利用網絡特性對課程進行新的設計后,大大提高了學生課上和課下的參與率、積極性,提升了教學效果。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做到了教學的針對性,讓思政課真正發揮了新時代立德樹人的作用,實現了精準解惑。同時,大數據的運用不僅可以準確找到教學上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計劃、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還可以成為教師科研的依據。

4.2 不足

將互聯網運用于教學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例如,學生課堂上利用網絡進行互動和學習,有時難免也會受到網絡的影響而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利用網絡去做與課程無關的事情。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應該不斷提高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提升教學能力、自身魅力等,從而更好地發揮互聯網的作用,使教學改革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佚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6):273.

[2] 阮博.“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創新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7):63-67.

[3] 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猜你喜歡
思政課新時代教學改革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