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研究

2020-07-28 02:31郭穎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職業素養工匠精神高職教育

郭穎

摘? 要: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社會發展形勢不斷深化,對于高等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體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經濟發展品質化和效益化的深入,教育領域開始關注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高職院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素養人才,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是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工匠精神? 人才培養? 職業素養?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191-02

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社會發展形勢不斷深化,對于高等教育體系和職業教育體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經濟發展品質化和效益化的深入,教育領域開始關注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高職院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素養人才,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是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重要課題。

1? 工匠精神的概念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很多良工巧匠,并逐漸衍生了具有中國傳統色彩的工匠精神。傳統工匠精神的特點是責任意識、探索意識、求精意識以及價值追求。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在科技的推動下,工匠精神成為了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現代工匠精神的內涵也日益豐富。

(1)精益求精。匠人最為典型的特征就是精益求精,對自己要求完美,力求不斷進步,不斷提升。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十分難得,也十分重要。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符合現代社會對品質的要求。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細化生產,對產品的品質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各領域的共識。精益求精要求從業者樹立嚴謹的意識,打造精品,提高技能,以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回饋給社會。

(2)開拓創新。社會的進步離不開開拓創新,只有不斷地開拓和創新,才能夠拓寬前進的道路。創造精神在現代工匠精神中起著主導作用,其是工匠精神的靈魂。任何領域都需要開拓創新,開拓進取、推陳出新,從業者應在崗位中總結經驗,對于存在的問題敢于思考,勇于突破,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3)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其在現實中的運用密不可分,簡單來說,在工匠精神中就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合,提升職業素養。任何一項技能都不能是紙上談兵,都需要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實踐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我。

(4)團結協作。在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中,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充分意識到自己在團隊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的發展與整個團隊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個團隊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夠提升競爭力,在社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5)用戶至上?,F代社會對于品質的需求越來越高,在追求商品提升品質的同時,也期望能夠得到優質的服務、個性化的服務?,F代工匠精神中全心全意服務用戶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需求。

2? 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

2.1 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文化建設

第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濃厚的民族的精神,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源泉。在當代社會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全新的重擔。其蘊含著工匠精神的珍貴思想及視距經驗,激勵我們不斷探索。工匠精神是我國由來已久的傳承,其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基因,現代工匠精神的傳播,應以此為前提,結合時代特征,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第二,加強校園工匠精神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院校應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啟發,切實利用校園文化教育資源,創造工匠精神文化環境,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校園文化建設。同時,各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的培養應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出工匠精神的綜合性、特色性和時代性。

第三,推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在工匠精神培養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規范學生行為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技能素質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關懷學生的成長??梢栽谒枷胝谓逃ぷ髦腥谌牍そ尘竦呐囵B,做出針對性的目標策劃,井井有條,一步一步推進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傳播機制,充分利用院校的各種傳播媒介,如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弘揚工匠精神。此外,還需建立科學的動態考評機制,對學生進行實際評價。

第四,積極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活動。工匠精神要求課堂與實踐的結合,大國工匠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是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最好范例。大國工匠進校園可以與學生互動溝通,通過課堂教學可以啟發學生工匠精神的向往,調動學生主動實踐工匠精神。

2.2 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校企合作建設

通過培養工匠精神提高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必須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前提,充分發揮企業合作的價值,確立校企合作的建設路徑。高職院??梢赃x擇一個或多個與專業相同或相近的企業進行產教整合,建立合作型人才培養機制。學生也以選擇與自身專業對接的相關崗位進行實習,從基礎部分做起,體驗企業生產經營,增強專業實踐能力,在實習中增強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第一,樹立校企合作培養工匠精神理念。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和提升,尤其是一些高素質崗位對人才的職業素養需求更甚。只有加快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才能助推社會的快速發展。校企合作能夠快速、有效地培養出企業急需的人才,從根本上解決人才供給不足的現狀。服務發展、促進就業,一方面滿足了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另一方面也是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客觀要求。

企業應順應校企合作培養工匠精神的社會要求。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企業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參與者,在校企合作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最終是服務于現代化建設,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是企業未來優秀員工的接班人。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人才,對于院校、企業和人才來說是共贏。此外,院校不僅為企業輸送人才,而且還可以發揮資源優勢,為企業安排教師兼職崗位,助推企業的持續發展。

校企合作培養工匠精神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校企合作中,學校和企業是重要的參與主體,不過在現實中,校企合作有悖于最初的意愿。主要是由于高職院校對校企合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對于校企合作持冷漠的態度,還有就是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起到主導作用。政府應充分發揮協調和管理職能,對培養工匠精神的校企合作給予強有力的法律說明和保障,起到主導串聯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培養工匠精神的校企發展機制。高職院校與企業在合作中都是主體,兩者的利益分配問題不容忽視。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是培養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共贏的激勵機制,充分考慮雙方的利益所在,充分發揮合作效益的價值。從目前來看地,校企合作大部分停留在表層,沒有達到進一步的深化,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利益的博弈,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利益不明確,沒有強烈意愿參與合作。只有建立共贏的合作機制,才能夠保證合作持續、穩定地進行。

建立風險共擔的協同機制。校企合作有收益也會有風險,兩者同時存在,比如投資風險、管理風險、企業信心信息泄露風險、學生安全風險等,只有建立風險共擔的協同機制才能夠保證雙方的利益。

2.3 培養工匠精神提高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建設

職業素養是從業能力的綜合體現,如從業人員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職業素養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培養工匠精神是職業素養提高的有效手段。

第一,在學生職業素養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使教育理論不斷深化,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職業素養。高職學生要想在社會中立足,必須要有過硬的職業技能,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讓學生意識到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專業知識是職業發展的根基,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職業發展舉步維艱,只有重視基礎知識,才能繼續推行工匠精神的培養。學校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學生多動腦、多實踐、多鉆研。在教育工作中制訂出具體的策略,在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第二,在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職業生涯教育引導著學生職業的發展,貫穿于學生職業教育始終。職業生涯教育依托心理學、教育學,多層面、多角度分析職業行為,主要包括認知、能力、環境等,加以社會學、經濟學對職業行為進行更深層的分析。高院院校應深化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高職學生職業生涯做好準備工作。同時,高職師資隊伍也是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主體,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對教師的要求也很嚴謹,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工作經驗缺一不可。目前我國職業生涯教育相關師資配置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亟待提高和加強,工匠精神與課程的結合還需院校發揮作用,制訂科學、合理的實施計劃。

3? 結語

高職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擔,高素質人才是國家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培養工匠精神是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所追求的目標和手段,職業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研究還處于萌芽階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夠使其更有活力,才能夠推動高職教育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俊韜.“工匠精神”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商論,2019(23):253-254.

[2] 鐘雅.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86.

[3] 馮春英.經濟轉型背景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22):32-34.

[4] 馬海濤.基于工匠精神的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路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22):26-27.

猜你喜歡
職業素養工匠精神高職教育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