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小學基礎教育體育內容編排的調查

2020-08-03 01:56邱海南
當代體育科技 2020年11期
關鍵詞:編排基礎教育趨勢

邱海南

摘 ?要:為了能更好地對體育課程內容進行選擇和設計,使體育課程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心理需求,本文以提高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小學為例,對基礎教育體育教學質量為目的,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調查法,對漳州市龍文區13所小學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從而得出龍文區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依據、素材來源以及存在的問題并且分析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基礎教育 ?體育內容 ?編排 ?趨勢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b)-0098-03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o make sports curriculum relevant student life, conform to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eeds,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zhangzhou in fujian province yong man district element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educ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yong man in zhangzhou area 13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investigate, calculated the yong man district foundation education the basis of sports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material sourc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ports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Sports content; Choreography; Trend

體育教學內容是依據體育教學目標選擇出來,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和教學條件進行編制的,在體育教學環境下傳授給學生的體能練習內容、運動技術內容、健康條件內容等。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教材的含義基本相同。但是,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學內容是以體育教材為基礎的,有別于體育教材的。

龍文區小學基礎教育教學也就是體育教學內容是根據體育課程目標,從直接和間接經驗中選擇,經過加工而形成的體育學科的知識體系,當代社會體育健康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的總和。

因此,本文主要從龍文區13所小學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素材來源、依據及處在的問題、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調查。從而,不斷改進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工作,達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1 ?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依據

學校應根據大綱《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對教學內容提出了一個指導性的綱要和意見,結合各個地區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編排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體育教學內容。大綱包括體育教學理念、體育教學思路、體育課程目標及五大領域等內容都是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出發點和依據。

2 ?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素材來源

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是依據體育教學目標,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學校的辦學特色及地區的氣候特點,根據教材《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編排。本人對龍文區13所學校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得出龍文區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的素材來源于:《體育與健康》教材、早操和大課間、國家體質健康測試、運動會及畢業會考。

2.1 《體育與健康》課程教材是編排體育教學內容基礎來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體育與健康》教材,是體育教師體育內容編排的最基本來源。任何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都以此教材為出發點和依據。

《體育與健康》教材小學階段分3冊,為水平一(一、二年級)、水平二(三、四年級)、水平三(五、六年級)。每一冊的內容都是上一冊的擴展和延伸。主要的內容由四大部分組成:(1)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設計構想;(2)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3)體育運動技能;(4)教學實施指導與示例。

2.2 將早操和大課間操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

早操可以使機體得到鍛煉,改善呼吸功,加快血液循環,促生理負荷適中,防止過渡疲勞。大課操是學校進行身體鍛煉的一般主要途徑。一般安排在每天上午二、三節課之間,通過課間操使學生得到鍛煉,調節中樞疲勞,保護視力,調劑精神,提高學習效率,豐富校園生活。

據調查得知,龍文區13所小學早操統一采用的是第3套全國小學生廣播體操:七彩陽光。下午大課間操,大課間操每一所學校編排的都不一樣,甚至同一所學校的每一年都不一樣。例如,龍文區郭坑中心小學2012—2014年采用的是呼啦圈操;2015—2016年采用的是武術操;2016—2017年采用的是籃球操;2017年至今采用的是韻律操。

在每學期初每年段的體育教師都會用1~2周的時間對早操和大課間操的動作進行鞏固,讓學生能夠重新回憶起每一節動作。每學年的一年級新生,學校體育教師都會用5~6周的時間授課。所以,每個學校都會將早操和大課間操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編排。

2.3 將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

國家體質健康測試(2014年修訂)是測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鍛煉效果的評價標準,是國家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體系。為了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檢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國家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的《標準》測試工作,并根據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

國家體質健康測試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要求,同時這種強化教育激勵。引起每一所學校的重視,各學校每一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的《標準》測試工作。為了學生的測試成績,學校將測試項目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編排。

2.4 將運動會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

根據龍文區教育局規定每一所學校每一年必須舉行“兩會”,即文娛匯演及運動會。龍文區的中小學舉行運動會的時間集中在:每一年秋冬季節也就是(10月至次年1月)。學校中層領導于9月初讓相應的負責人準備賽事。負責人會將比賽項目編排出來,然后下達到各個班級,并讓班級的體育老師負責班級訓練工作。班主任每一節課都會留一些時間針對運動會的項目進行教學和訓練。

2.5 將小學體育畢業會考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

小學體育畢業會考的項目有6項,必考的項目身高、體重(20分)。另外5項:50m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跳繩,5選2,每一項40分。滿分100分,60分及格,即可以通過考試。

六年級期初,學校領導會安排專業的體育教師去從事六年級體育,規定其他科目的老師不準挪用體育課,必需將會考的科目都教會,而且測試及格方可。出現個別學生協調性差的,教師要個別輔導。

3 ?存在的問題

3.1 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

從古到今,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六藝中的樂、射、御到現在的奧運會,歷經兩千多年,體育一直存在,體育教學一直存在。但是每個時期,每個朝代的體育目的不一樣,選擇的素材就不一樣。戰爭年代人們追求的是戰爭技術,和平年代人們追求的是競技,現代人們更多的是追求身體健康、娛樂生活。

由于體育素材來源廣泛,各個時期的側重點不一樣,導致體育教學內容五花八門。而且每個內容之間都處于平行的關系,彼此缺乏邏輯關聯。而且據調查顯示不同專業的體育教師對同一個教學內容的編排內容也不一樣。

3.2 體育教學內容編排過于注重達標測試內容

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勵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但是,由于體質健康測試的目的是否達標的標準是用成績來表示。這就造成學校跟教師只一味地追求達標成績,而忘記技能傳授地重要性。而技能地掌握需要一個過程,即粗略掌握階段。

每一學年初9~11月份,也就是體質成績上傳地前一段時間,教師只讓學生地技能停留在粗略掌握階段,然后就讓孩子一直為了成績去練習。

每個學校為了達標成績而進行突擊,沒有系統性進行教學,測試時學生雖然體育成績提高了,但是技能掌握不到位,學生容易淡化動作技能。而且,只為了測試達標而進行的教學,內容過于枯燥無味,孩子會對體育產生厭惡。孩子一旦失去興趣,對體育的學習將難有收獲。

3.3 體育教學內容編排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2011年版的《體育與健康》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學校為了完成各種任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需求,忽略了學生在學校體育學習中的獨立性、自主性與創造性,往往以強迫的方式或說教的方式讓學生被動地練,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練習以掌握某種運動技能,學生變成教師仆人,體育知識、技能的奴隸,成人社會的附屬,學生處于從屬和被動的地位。由于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動厭倦和反感。這是達不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應該達到的目的,也是不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

4 ?體育教學內容編排發展趨勢

(1)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應以學生為主體。

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堅持以人為本,從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為出發點。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述教與學的關系時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币簿褪墙處煘橹鲗c學生為主體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學生的主體性是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教師的教授、指導和引導下所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具有獨立性的學習行為,也就是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進行體育學習。

在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和發言權。每學年、每學期制定學年教學計劃的時候,發放問卷調查,將學生喜歡的項目、適合的項目考慮進編排中。同時,將計劃和進度對學生公開,一是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體育教學內容有心理準備;二是讓學生有足夠的發言權,因為孩子的角度和眼光是獨特的,也是最真實的。

(2)體育教學內容編排要很好的體現體育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效果、標準或藍圖,是教育目的和培養程度的具體化標識。具有導向、選擇、計劃、評價的功能與可預測、可觀察、可測量的特點。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過程中要很好地體現體育教學的目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首先,體育課程的總目標: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努力構建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有機統一的課程目標,這是總目標。

其次是根據課程總目標分化出來的學習方面的四大領域目標,分別為:第一,運動參與就是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態度和行為表現;第二,運動技能就是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完成運動動作的能力;第三,身體健康就是人的體能好、機能正常、精力充沛;第四,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就是個人自我感覺良好和與社會的和諧相處。

再次,根據四大領域目標制訂出各個水平目標。

最后,是由水平目標細化到具體煩人學習目標。

體育教學內容的編排要以課程目標為出發點,逐一細化,既要體現總的課程目標,又要完成具體的學習目標。四者之間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不能割裂開來進行設置。

(3)要淡化達標測試的內容,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但是每個學校為了達標成績而進行突擊,沒有系統性進行教學,測試時學生雖然體育成績提高了,但是技能掌握不到位,學生容易淡化動作技能。

(4)體育教學內容編排要注重內容的整體性。

5 ?結語

如何將五花八門的素材進行加工編排,是體育教師的一大難題,也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第一步。以教材為依托體質為目的,對各種素材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行編排。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張細謙.體育課程與教學論[M].2版.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張衛民,范武平.新課標 新要求 學校體育行為的回應——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體育行為的筑構[J].體育師友,2006(2):24-25.

[4] 國家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Z].2014.

猜你喜歡
編排基礎教育趨勢
趨勢
初秋唇妝趨勢
中國傳染病十年新趨勢
初中兩種版本教材中電學實驗的編排比較與分析
提高報紙編輯版面編排策略的探析
電視節目編排的技術性和藝術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話語的遷嬗
教育均衡發展: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基于微課應用的專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