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

2020-08-31 14:35吳衛星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應對措施滲透傳統文化

吳衛星

摘 要: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財富,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使其能順應時代發展,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文字承載和記錄著歷史,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通過描述傳統文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進而分析目前我國傳統文化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最后針對這些現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語文教學;滲透;應對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這是因為只有樹立文化自信,才能凝聚人心,增加人們的民族認同感,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初中語文教學是初中生接觸中華文化的途徑,“漢字”記載了悠悠歷史,傳播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通過認識和學習漢字,從而接觸優美句子,最后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初中語文教學以這樣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感受“漢字”和“傳統文化”的魅力,能夠讓學生在社會發展的潮流中,固守本心,不忘本,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青少年。因此,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增加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促進我國傳統文化進一步發展。

一、傳統文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讓傳統文化以獨特的魅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潛移默化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將傳統文化植根于學生的腦海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文化自信,進而發揚傳統優秀文化。例如,在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章的學習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生通過學習古代圣賢的言論,明白了學習的樂趣、與朋友交往的樂趣以及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懂得很多人生道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二)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包括傳統節日文化、禮儀文化、思想道德文化以及民俗風情文化等等,是中華人民經過幾千年的努力形成的智慧結晶。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經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可以讓同學更多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形成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因此,當代青少年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做文化的傳播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面向世界。

二、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應用現狀

(一)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教學方式單一

我國長期受傳統模式的影響,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導致語文課堂氛圍枯燥無味,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語文熱情。文言文作為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但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的灌輸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文言文中字、詞的意思,向同學進行通篇翻譯,并不向學生傳授文言文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厭煩心理,不愿意學習傳統文化,阻礙了文化的傳播。

(二)教師對傳統文化一知半解,缺乏傳播文化意識

我國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參差不一。很多語文教師對歷史文化一知半解,沒有強大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作支撐,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愿意向學生傳播傳統文化,僅僅要求學生記住教材大綱要求背誦的文言文或者詩詞,不能向同學講述文言文和詩詞背后蘊藏的豐富歷史文化和背景。這種現象關閉了學生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的一扇門,不利于將傳統文化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銜接。

三、傳統文化和初中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改變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式

我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通過微視頻、PPT、音頻等方式,推動傳統文化盡快與初中語文教學相融合,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借此引起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和興趣。例如,在學習《黃鶴樓》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通過視頻和文字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黃鶴樓的魅力,而且可以讓學生了解有關黃鶴樓的歷史文化,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自信。

(二)教師樹立傳統文化理念,積極傳播傳統文化

教師應該樹立傳統文化理念,積極傳播傳統文化。教師在備課前應做足充分的準備,對課本內容涉及的所有歷史文化和歷史背景,知之甚詳,完善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傳統文化與教材內容有效融合,向學生傳授有質量的內容和文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在結束課堂教學后,老師應該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改善教學活動中的不足,發揚優勢,使傳統文化更好地與語文教學活動有效銜接,推動我國初中語文教育事業更好地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是十分正確的抉擇。一方面,傳統文化對初中語文教學有促進作用,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情,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學有利于傳統文化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初中生永遠是國家發展的儲備型人才,他們接受最新的科學技術和教育,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接受程度,一定程度反映了傳統文化是否能與時俱進,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摒棄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使傳統文化緊跟時代腳步,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沈建紅.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微 [J].學周刊,2019,(03):31.

[2]孟麗.論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 [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59.

[3]付會改.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 [J].學周刊,2018,(25):50.

猜你喜歡
應對措施滲透傳統文化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在印度佛教大會感受日本“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