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環境下小學中年級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方案

2020-08-31 15:39梁瑞能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網絡環境核心素養

摘 要:強調學科素養提升的當下,語文的主題閱讀成為了語文工作者重點關注的對象。尤其是在互聯網日益深入工作生活的現如今,如何將互聯網資源和主題閱讀有機結合,更是人們所探索的方向。本文以網絡環境為背景,針對小學中年級語文的主題閱讀展開研究并提出相應教學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年級語文;核心素養

引言:在小學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如何在這個環節夯實好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是本階段教育工作的重點。摒棄過去“篇”為單位的教學,主題閱讀將側重點放在了以單元為單位的閱讀教學當中,這樣的改革在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興趣的同時也加大了教師資料收集的工作量,如何運用網絡資源,以便在網絡環境下更好地開展主題閱讀引起了人們的思考。

一、小學中年級語文主題閱讀的必要性和問題

(一)主題閱讀在小學中年級語文中展開的必要

閱讀在小學中年級語文當中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項,起著夯實學科基礎,引起學科學習興趣,提升學科素養的重要作用。然而過往的教育中,關于閱讀的引入更傾向于單個篇章的講解,零碎的知識點不便于學生的宏觀理解且課程體驗因灌輸式教學而顯枯燥[1],這使得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熱情,在重要的中年級階段,他們的課外閱讀數量和質量遠遠低于預期。隨著人們對學科的核心素養的重視,小學中年級語文的閱讀也向著主題閱讀轉變,以單元為整體,便于學生抓住文章重點,綜合體會主題立意,并且能更靈活地延伸到課外閱讀,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結果。

(二)主題閱讀展開與傳統教育方式所結合的問題

主題閱讀的展開需要更豐富的閱讀資料來加以延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案在課文中延伸知識點,主題閱讀需要準備的資料更多,這無疑加大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無法高效地從綜合的角度給學生滲透一個單元的文章內容,而相同的利益以重復的方式灌輸注定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要想將主題閱讀的功效最大化地發揮,必須補充新的教學方案并和傳統教學方案加以結合,如此,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二、網絡環境在教育中的優勢

(一)大量資源的快速整合

傳統的教學中,老師單方面的灌輸知識所產生的老師與學生間的信息不對稱,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十分地受局限,而網絡的到來使得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地被搜集利用,對于學生來說,這無疑是拓寬了了解知識的途徑,而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資料的搜集調動來在課堂上與老師達到高效的步調一致;同樣,作為老師也可以利用強大的網絡資源在豐富教學資料的同時,可以節省出更多時間來安排和學生間的學習互動,雙層次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滿足學科素養實施的要求

語文是一門應用學科,它是日常工作中的基礎技能同時也是領會更多科學與美的前提條件。語文的核心素養是在掌握基礎知識之上的對語文文學的理解和提升,是鑒賞和傳承。因此,語文的學科素養對教學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教會學生認知和背誦上,它更多的是要求學生的參與,以學生本身為主體,通過老師的引導來完成的一種綜合素養的提升。以此來看,網絡的大環境正是可以完成以上主體轉換的紐帶,因此,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方案更能從多方面滿足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的教學要求。

三、網絡環境下開展小學中年級語文主題閱讀的教學方案

(一)主題資料課前搜集

圍繞主題閱讀的主題展開,教師可以通過單元主要表達的思想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明確主體思想和立意;其次,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主題相關文章詩詞的資料搜集;最后,在課堂上拿出朗讀、分享[2]。如以“春”為主題,相關的詩詞就有《江南春》《春日》等,嘗試發現學生們由一開始的應付了事,照搬到后來的有所側重,有所篩選,隨之而來的則是學生們的眼界得到豐富,態度也愈加嚴謹,學生之間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也愈加增多,這為接下來的教學形成了非常好的鋪墊。

(二)多角度引導和活動的展開

讓學生在網絡中得到更多課外延伸的同時教師也應在網上大量搜集教學資料,以教師的角度從各個方面給學生們的資料搜集作儲備和補充。這樣在學生帶著自己的資料搜集和理解來到課堂時,教師可以以展開討論的課堂活動方式進入主題,通過多個解讀視角的引導,讓學生積極踴躍地參加思考,進入辯論。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調動起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夠從更廣闊的視角讓他們理解課文,解讀主題;同時教師在和學生間的溝通交流中,也更容易給學生植入重點知識和方便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3]。大量運用活動的展開,既能鍛煉小學中年級學生的獨立學習探索能力,又能以在短時間內大量信息交換分享的教學環境來促進他們的溝通和表達等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們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既感受到快樂又能夠建立起優秀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三)研讀與課后部署

課前有積極的資料收集,課上有激烈活躍的課堂討論,課下也需承襲這種教學方式來部署課后作業以鞏固所學。只是相較于傳統的讀寫背,語文的核心素養是要學生通過對閱讀的學習來掌握文字的應用,邏輯的塑造,情感的感悟和文化的傳承,因此課后的深入研讀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綜合自己所查資料,總結課上交流結果,再重新細細體味閱讀文章,根據自己最終的理解寫一篇讀后感或者個人單元學習感想都是對所學的夯實。學生們可以利用此機會暢所欲言,教師則應盡可能多做引導少做干預,如此,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得到一定鍛煉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的閱讀來更好地規劃接下來的教學內容。

結束語:

新的時代對下一代有新的要求,在語文學科中培養擁有全方面素養的學生需要結合新的視角補充新的方法。網絡大環境的當下,教育也要跟上網絡資源的快車,有效地利用互聯網環境,爭取為學生營造更多元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海中暢游,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仲艷紅.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小學中年級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92.

[2]顧文穎.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與學[J].教育觀察,2020,9(07):106-107.

[3]程燕.網絡環境下小學高年級語文主題閱讀教法探究[J].甘肅教育,2019(17):71.

作者簡介:

梁瑞能,壯族,男,1964年5月生。職務無,于二00九年十二月取得小學高級教師。語文教學研究,大專學歷,廣西師范大學政治教育專業

猜你喜歡
網絡環境核心素養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