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學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

2020-08-31 15:39汪曉麗崔延路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30期
關鍵詞:物理學史科學態度社會責任

汪曉麗 崔延路

摘 要: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中提出了學科的核心素養。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有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筆者淺析了物理學史的教學對于學生認清科學本質、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培養社會責任意識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物理學史 科學態度與責任 科學本質 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中提出了學科的核心素養。其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茖W態度與責任是指在認識科學本質,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關系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內在動力,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學態度,以及遵守道德規范,保護環境并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茖W態度與責任主要包括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等要素,在中學的物理學史的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

一、物理學史的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認清科學本質的興趣。

物理學是對自然界概括規律性的總結,是概括經驗科學性的理論認識。物理思想與方法不僅對物理學本身有價值,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貢獻。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在諾貝爾化學獎、生物及醫學獎,甚至經濟學獎的獲獎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學的背景,這意味著他們從物理學中汲取了智能,轉而在非物理領域里獲得了成功。提出物質波的德布羅意起初的專業并非是物理領域,在中學時代顯示出他的文學才華。18歲開始在巴黎索邦大學學習歷史,1910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11年,他聽到作為第一屆索爾維物理討論會秘書的莫里斯談到關于光、輻射、量子性質等問題的討論后,激起了對物理學的強烈興趣,特別是他讀了龐加萊的《科學的價值》等書后,轉向研究理論物理學。1913年,又獲理學學士學位。那個年代人們已經接受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羅意思索:既然傳統理論中具有波動性的光也具有粒子性,那么經典理論體系下的粒子是否也就有波動性呢?受這一思想的啟示,1924年他獲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博士論文中首次提出了“物質波”概念。而且因為此畢業論文,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樣實例有很多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適時地引入物理學史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物理的奧妙,激發他們研究的興趣。

二、物理學史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積極嚴謹的科學態度。

16 世紀以來的物理學發展史告訴我們,物理學之所以能得以迅速發展,是與許多物理學家所采取的科學態度分不開的。他們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從不敷衍任何一個過程。18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丹麥的物理學家奧迪特堅信電與磁之間存在真某種聯系,但是在實驗上一直苦尋無果。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在課堂上做實驗時偶然發現:當導線中通過電流時,它旁邊的磁針發生了偏轉,他進而繼續研究,這一不顯眼的現象沒有引起聽眾的注意,而奧斯特非常興奮,他接連三個月深入地研究,終于證實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在世界上第一個發現了電和磁之間的聯系。教師此時可以升華:同學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如果堅信某一理論并進行研究,是不是也會成為未來某一領域的開創者呢?

三、物理學史的教學有利于讓學生看清自己的責任與擔當,明白肩負的社會責任。

愛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人類的正義感出發,力勸美國總統要趕在納粹德國之前研制出原子彈。而當他看到原子彈巨大的破壞力與毀滅性后,他又從人類的良知和 社會責任感出發,堅決反對使用原子彈。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她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療癌癥。由于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在致力于科學研究的同時,處處重視人的價值,孜孜不倦地追求社會的和諧發展,這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的楷模。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學史的滲透,以物理學家為楷模,培養學生造福人類的高尚情操、基本的科學道德、崇高的愛國主義。

《物理學史》的作者錢三強在書的序言中說:“物理學發展史是一塊蘊藏著巨大精神財富的寶地。這塊寶地很值得我們去開墾,這些精神財富很值得我們去發掘?!弊鳛橐幻袑W的物理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物理學史教學,要將物理學史的教學融入到教學中來。因為它具有“物理科學內容,歷史科學過程”的鮮明特色,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科學世界觀等內容。對學生了解物理學知識的來源與發展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任虎虎. 思維型課堂:培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J]. 物理教師,2017,38(003):16-17,21.

[2]賈曉勇.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學史教學策略[J]. 科技風,2020.

[3]董彥. 利用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 物理教學探討,2016,034(008):4-7,10.

[4]李雪林. 滲透物理學史教育 體現核心素養內涵[J]. 江蘇教育研究,2016,320(32):24-25.

[5]楊紅,李成金. 學習物理學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 教師,2017,000(032):79-80.

作者簡介:

汪曉麗:1981、4.25. 女 漢族,遼寧錦州,碩士研究生,高級教師,物理教學法

崔延路:1969、3、8 男 漢族,遼寧錦州,大學本科,高級教師,物理教學法

猜你喜歡
物理學史科學態度社會責任
涵育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的學科育人實踐
科學態度與責任核心素養在物理教學中的實施
談物理學史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談物理學史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學滲透物理學史的模式探討
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科學態度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新聞晨報》:如何不跟著某些“網紅”玩“反轉”
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習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