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城》:一首朦朧凄美的田園牧歌

2020-09-06 13:24郭逸群
北方文學 2020年12期
關鍵詞:愛情悲劇邊城沈從文

郭逸群

摘 要: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如同一首田園牧歌,既有我們為之喜的風物之純、人情之樸,又有我們為之悲的愛情悲劇,詩意化的湘西世界中始終浸潤著一種淡淡的悲傷,給這首田園牧歌譜上了一層朦朧凄美的曲調。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小說文本,探討《邊城》中所描摹的風物人情以及人物悲劇,深入理解沈從文筆下美和悲的相互交融、對立統一。

關鍵詞:《邊城》;沈從文;田園牧歌;風物人情;愛情悲劇

如果說哪部作品,可以將湘西至純至真的風情、至善至美的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定非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莫屬?!哆叧恰肥巧驈奈牡拇碜?,發表于1934年,小說以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凄美愛情故事為主線,描繪了一座充滿詩意和人性美的邊城。有學者說《邊城》聚集了沈從文以往湘西文本中涵括的所有牧歌性因素,構筑的是一個理想的詩意化世界,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湘西作品,始終浸潤著一種深厚的悲哀。在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里,人似乎與世隔絕,與現實拉開距離,呈現出一場美的心靈盛宴。

一、風物之純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盵1]作品伊始,單幾句,一幅恬淡寧靜的畫面便躍然紙上。小溪、白塔、人家,人與自然渾然一體,好一個神秘而又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茶峒山城。簡單的幾個意象讓質樸的美中充滿禪趣,舒適悠緩,古樸淳厚,故事便在這片和諧中展開。獨特的湘西文化和淳樸的風情,孕育了沈從文及其溫柔、清淡的文字。于作品中的呈現,便是一片“歲月靜好”之景。青山綠水、黃狗素人、號子歌聲,勾勒出世外桃源般的邊城,使我們如癡如醉,心向往之。

在沉浸于沈老先生勾勒出的湘西小鎮純粹自然的田園生活、如詩如畫的茶峒美景之外,書中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深深觸動著讀者的心弦。在沈從文清淡的筆墨下,在美與美的交融中,我們為之喜,亦為之悲。

主人公翠翠,是一個觸目為青山綠水,眸子清明如水晶,在風日中長養的女孩子,“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做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地在水邊玩耍了”[1]。只幾言,便將翠翠這一靈動的少女形象呈現出來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山水中長養的翠翠,自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似那水性,也融化在了骨子里。

二、人情之樸

小說中,翠翠與儺送第一次見面便一見鐘情。然而,天寶和儺送同時愛上了翠翠。為了成全弟弟,天寶外出闖灘,遭遇急湍溺水而死。儺送則愧疚于哥哥的死,離家遠行。最后,老船夫也撒手人寰,離開了翠翠。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回不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盵1]一聲慨嘆,意味深長,物毀可以修復重建,人死卻不能復生,出走的心上人或許永遠不會回來。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邊城》里的美好并未被毀滅。故事以翠翠等待的情景結尾,雖留下淡淡的遺憾,卻也給予了讀者無限的期待和希冀。這樣一個開放的結尾,文字戛然而止但思緒綿延,作者立意的巧妙之處由此可見,這也是沈從文田園牧歌的精髓所在。

談及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沈從文的筆調中,總帶有一股“回憶式的美化”,比如“一切總永遠那么靜寂,所有人民每個日子仿佛皆在這種寂寞里過去”?;蚴翘^留戀曾養育過自己的那一方凈土,或隱含對大都市繁華的諷刺及倦困。在爺爺與翠翠、天寶與儺送、船長與爺爺、爺爺與船客、楊馬兵與翠翠之間,人情之樸顯而易見[2]:爺爺與翠翠靠著渡船相依為命,彼此相伴;天寶與儺送因同時喜歡上翠翠而公平競爭、相互尊重;爺爺去世后,楊馬兵無怨無悔地與翠翠相伴……

三、悲劇之美

正如沈從文所言,“美麗總令人憂愁”。翠翠,這樣一個美麗善良的少女只能孤獨地守著祖父的渡船,等著不知歸期的心上人。對于小說中人物的悲劇,沒有過度的渲染強調,而是消融在樸野的自然中,這就使得這首田園牧歌籠罩著一層朦朧的凄美。而隱藏在這悲劇背后的力量,則留給世人深思。

有人說悲劇才是人生的主旋律,因其拓寬了人內心的情感深度,而產生對這個世界的幻覺,喚醒自我最真實的意志?!哆叧恰分?,儺送是“粗線條”而意氣用事的,在得知哥哥的死訊后,他的出走便表現出孩子氣的一面。而翠翠,在追求愛情、表達自我方面膽怯、懦弱,正處于朦朧、青澀階段,加之對爺爺的依戀,與爺爺沒有坦誠溝通,多重原因造成其愛情無果的結局。但翠翠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那一段沒有盡頭的愛情。我們不得不想到爺爺眼里的翠翠,“他忽然覺得翠翠一切全像那個母親,而且隱隱約約便感覺到這母女二人共通的命運”,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窺見一絲命運的意味,這也在暗示下文翠翠的愛情悲劇。

無論是象征愛情情愫的虎耳草,還是象征著傳統文明逐漸消亡的白塔,不論是一句“大魚咬你”,還是消散在風中的歌聲,翠翠終于選擇了等待,就像大黃狗守著屋子在等待,同水手定終身的娼妓在等待,被爺爺遺落城中的翠翠也在等待: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只是不知,最后翠翠是否能夠等到心上人的歸來。這其間滋味,滲透著生命的美好,流淌著民族珍貴的品德。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直留在溪邊無盡地等待。沈從文以清淡隱哀的筆調,在那座與世隔絕的小城,悄悄勾勒出只屬于每個人的邊城、每個人的故鄉、每個人的翠翠與儺送、每個人的愛情。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

四、詩意之境

《邊城》寄托著沈從文對于愛和美的理想,他將如畫的鳳凰古城描摹成筆下的茶峒,那里人情溫暖,民風淳樸,捂熱世事涼薄,承載著一代代人生命的厚重。人與人之間沒有等級尊卑,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坦誠相待,赤子相交。沈從文筆下所勾勒的明朗圖景尤其襯托出人物的靈氣,他們靈魂純粹,內心明凈?!哆叧恰芳炔幌蛲鶡艏t酒綠,也無須追名逐利,在那份淳樸與溫暖中,讓人洗禮身心,淡去風塵雜念,遺忘俗世紛紜?!哆叧恰芬运裰厍f嚴的姿態,孕育著最質樸的情感,最純粹的情懷。[3]著名評論家李健吾稱《邊城》是“一部田園牧歌式的杰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邊城》也曾在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評選中榮居第2名,足可見其文壇地位。

歸人何以迷津渡,羈客無須釣酒愁。每一筆輕描淡寫的深情,每一次低聲無奈的嘆息,都飽含著沈從文悲憫的情懷,都灌注著一個人性作家最真摯的情感。因為一座城的文化底蘊而深情厚愛,因為一份湘西情懷的簡凈純粹而依依不舍。

五、結語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自始至終都交織著一層朦朧凄美的色彩,在這歲月靜好的湘西世界里,美與悲彼此交融。正是在美與悲的對立統一中讓讀者深刻體會到了湘西風物人情的至真至美,也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頭都留下了一座屬于自己的邊城。人生實在是一本書,內容復雜,分量沉重,值得每個人翻到個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頁,而且必須慢慢地翻。正如讀《邊城》,仿佛衣襟帶花,歲月撫平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創傷和戰火,每身孤獨都擁抱光明,人性的溫暖連綿不絕地鋪滿了整個生命的紙面。讀最純粹的文字,賞最美麗的風情,品最質樸的人性,這首朦朧凄美的田園牧歌,這顆“千古不磨的珠玉”,值得每一位讀者細細品味。

參考文獻

[1] 沈從文.邊城:紀念版 [M]. 武漢:武漢出版社,2013.

[2] 唐玉艷 . 《邊城》中湘西世界的真善美 [J]. 北方文學(下旬),2019(9):30.

[3] 藍師俊 . 淺論沈從文《邊城》的人性美 [J]. 文學教育(上),2014(04):40–41.

猜你喜歡
愛情悲劇邊城沈從文
邊城
丁玲 沈從文 從摯友到絕交
大庸邊城的蠻與嬌
淺析《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安和潤葉的愛情
微博評書:沈從文家書
沈從文小說開頭藝術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