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食品與藥品類專業“基礎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2020-09-10 07:22寧波胡競丹崔珊珊張栩宋笛耿敏
農產品加工·下 2020年2期
關鍵詞:實踐微課教學改革

寧波 胡競丹 崔珊珊 張栩 宋笛 耿敏

摘要:“基礎化學”理論和實驗教學質量的“高與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乎高職院校與化學相近專業人才培養的“成與敗”。以教學改革為切入點,在“基礎化學”教材建設和系列微課的制作及應用2個維度上,探討提升“基礎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基礎化學;教學改革;微課;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20.02.063

Abstract:The High or Low quality of Basic Chemistry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similar chemistry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Basic Chemistry for food and dru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teaching refor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asic Chemistry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ries of micro-courses.

Key words:Basic Chemistry;teaching reform;micro-course;practice

0? ?引言

“基礎化學”是高職院校面向與化學相近專業,如化工、食品、藥品、農業和環境等,在大一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滿足以化學為上游學科的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需求[1]。因而,“基礎化學”理論和實驗教學質量的“高與低”就成為衡量高等職業教育與工廠技校培養的分水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關乎這些與化學相近專業人才培養的“成與敗”。自跨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這座承載著為一線生產崗位培養技術性人才職責的基地和平臺在我國得以蓬勃發展。但限于生源數量,上述與化學相近的專業不得不文理兼招,大多數剛入學的新生化學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差,因而基礎化學理論和實驗的教學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如何使這些新生在原有的化學知識基礎上盡快提升至專業發展所要求達到的基礎化學學業水平,成為高職院校與化學相近專業大綱基礎化學教學任務的教師團隊高度關注和亟需解決的問題[2]。

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資源表現形式,即以需求和興趣為中心而產生的互動學習平臺,可以帶動學習者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使學習者的參與感大大增強,知識的理解、儲存和提取更加容易[3]。微課使自主學習有了更大的延伸和發展空間,極大地豐富了自主學習的形式,因而自2011年正式植根于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土壤,其相關的實踐和應用也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洪流迅速展開。

為此,以“基礎化學”教學改革為切入點,在《基礎化學》教材建設和系列微課的制作及應用2個維度上,探討提升基礎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具體? 措施。

1? ?“基礎化學”教材建設

1.1? ?“十一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教材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基礎,這對那些尚未養成讀各類參考書習慣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尤顯重要。與國內眾多高職院校與化學相近專業的境遇相同,2002年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分院開設食品、藥品類專業之初,國內尚無與高職教育相配套的基礎化學教材。而普通本科院校的基礎化學教材過于強調理論發展的邏輯性和知識結構的嚴謹性;內容偏多、難度較大;闡述原理、定律所選取的樣例與食品、藥品的生產、加工和檢測等實際應用相差甚遠。為此,課程組教師共同開發了具有高職特色的《基礎化學》校本教材。

經過6輪的試用和反復修訂,本著“實用、適用、夠用”的原則,于2008年主編了“十一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礎化學》。該書突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強化和補充了食品、藥品類專業課程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4]。從介紹基礎知識到強調其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全面構建食品、藥品類專業基礎化學的知識與應用體系。

1.2? ?“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基礎化學”在與食品、藥品相關的化學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其在食品、藥品的生產、加工中應用的理論教學得到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譽,但淡化了規范化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及其在食品、藥品檢驗中應用的實驗教學。

經過7輪的教學實踐和總結反思,本著理論教學“適用、夠用”實驗教學“規范、熟練”的原則,主編了“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礎化學與實驗技術》。其中,將《基礎化學》中化學平衡一章擴充為酸堿解離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和配位平衡4章的內容,并將化學實驗獨立成章,強調理論與實驗教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學科思想[5]。

2? ?微課制作及應用

2.1? ?理論教學微課

當今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擅長通過網絡平臺快速獲取資源。因而,建設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開放式學習的有效措施。

微課教學模式包括“課前”“課上”“課后”3個部分。課前,教師根據教材和學情分析,將知識點劃分為相對獨立的板塊并進行微視頻的設計。學生依據微課開展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反饋課前學習中的問題,為課上學習制定教學設計。課上,教師進行課前學習的回顧,以便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然后采用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學生的個性問題,并及時總結共性問題;在解決共性問題時,教師利用認知沖突設置新問題,通過師生和生生互動促進核心知識的理解。課后,學生完成課堂學習目標完成度的測評及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

課程組教師團隊在對“基礎化學”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制作了一系列理論教學微課,并將所設計、制作的系列微課應用于2018級“基礎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深受學生擁戴,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了明顯的助力作用。

基礎化學理論教學微課見表1。

2.2? ?實驗教學微課

傳統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是封閉性的,學生在實驗室被動接受任務、完成實驗操作。長此以往,熟練性得到保證,但規范性大打折扣,離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相距甚遠。

在對多年實驗教學深刻反思的基礎上,課程組教師團隊認真梳理基礎化學實驗的教學內容,設計、制作了一系列實驗教學微視頻,從而使得實驗活動不再拘泥于實驗室,實驗教學開放到互聯網上。通過課前在線預習督促學生提前了解實驗的基本內容,在通過課堂討論等形式掌握實驗的基本要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6]。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微視頻見表2。

3? ?結語

“以人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學改革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面否定,而是變革固有的教育教學思維,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服務,以便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具備厚基礎、寬知識、實踐和創新能力強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孟龍,于倩倩. 高職院?;A化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 陜西教育(高教),2019(8):18-19.

寧波. 高職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困惑與策略思考[J]. 新課程研究,2015(2):93-94.

喬納森·伯格曼,亞倫·薩姆斯. 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一場正在到來的教育變革[M]. 宋偉,譯.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11-17.

寧波. 基礎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

胡兢丹,寧波. 基礎化學與實驗技術[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1-6.

劉永紅,文利柏,胡先文,等.“互聯網+”背景下的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探索——以基礎化學實驗(I)為例[J]. 大學化學,2017,32(12):31-34. ◇

猜你喜歡
實踐微課教學改革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