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農村小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的方法探究

2020-09-10 04:17莫艷花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農村地區課外閱讀小學生

莫艷花

摘要:近些年來,農村地區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小學生普遍喜動厭靜,從兒童天性的角度來說,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本能的拒絕課外閱讀。然而,課外閱讀無疑是學生們走進語文世界和開展語文學習的必經路徑。為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文章結合教學工作經驗,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關鍵詞:農村地區;小學生;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習慣

開卷有益。閱讀使人明智,使人聰慧,使人博學,使人愉悅。語文是語言學科,同時也是人文學科,語文學習需要長期不懈的積累,以量的積累最終才能實現質的飛躍。聽、說、讀、寫四門功課中,“讀”與聽、說、寫三者有機融合在一起,須臾不可缺少,也貫穿整個語文學習的始終。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不僅能有效積累語文知識,還能帶給學生閱讀的快樂和滿足感??墒?,在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并不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被狹義的限制于為分數而學習的空間,課外閱讀不受歡迎。長此以往,學生們的語文學習必然走向狹隘之處。在當前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們的課外閱讀存在哪些不足?

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興趣不高,閱讀積極性不強,課外閱讀的整體成效不如人意。

學生們之所以不喜歡語文課外閱讀,除了個人因素之外,對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足,以及教學方法的陳舊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部分教師單一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重點在于多做練習,多解答題目,加強練習強度[1]。為此,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們能夠做到通讀全文,將文本中的生字詞掌握即可。不難想象,出于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未能有效的深入和拓寬,對文本的感知把握能力停留于初始階段。而課外閱讀方法的陳舊,主要表現為以“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為主。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有效凸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收知識,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課外互動。

二、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分析

(一)化靜為動 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化靜為動,讓學生們以討論、畫畫、唱歌、表演等形式動起來。比如說,在教學《草船借箭》時,由于學生們對《三國演義》的影視作品十分熟悉,因而筆者組織學生表演了《草船借箭》的情景?。簩⒔淌覂鹊淖酪伟衢_,騰出一塊空地。學生們分別扮演曹操、諸葛亮、周瑜、魯肅、士兵等等?!笆勘迸懦闪?,以手搭肩作為“船”,另外的“士兵”站在“岸邊”,虛擬射箭。表演開始后,筆者發現學生們對人物扮演的惟妙惟肖,能良好的掌握角色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整個表演的過程中,從學生們的肢體動作,臉上表情等,可以看出學生們表演的十分專注。表演結束后,學生依然處于興奮狀態。筆者因勢利導的對學生們說:“同學們喜歡《三國演義》嗎?“草船借箭”的故事節選至《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精彩紛呈的故事。同學們知道哪些三國的故事嗎?”學生們七嘴八舌的回答:“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煮酒論英雄”……。學生們雖然沒有認真閱讀過,但對這些三國中的故事已然耳熟能詳。于是,筆者因勢利導的鼓勵道:“同學們非常聰明。書中記錄的三國故事格外精彩,同學們課后可以課外閱讀兒童版的《三國演義》?!碧鹈鄣囊龑?,極大降低了學生們對課外閱讀的抵觸情緒,學生們紛紛投入到課外閱讀中,閱讀量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擴展。

(二)閱讀經典 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不能“為教而教”或“為考而教”。在課外閱讀中應以小見大,由點至面,從課外閱讀而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語文世界瑰麗多奇,文學令人愛不釋手。人們喜愛語文,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豐富”無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語文無所不包,既有自己的學科特性,又可映射到數學、科學、社會等諸多學科之中。小學生學習語文,正處于打基礎的起始階段,多課外閱讀,廣泛涉獵,尤其是經典書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比如說,在教學《甘羅十二為使臣》、《負荊請罪》、《西門豹治鄴》、《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蘇武牧羊》等課文時,除了課文本身以外,還可為學生甄選適合于兒童課外閱讀的歷史故事書、世界名著。事實上,適合于學生閱讀的經典作品不勝枚舉,而為了確保學生們能夠有序而持續的進行閱讀,教師可在班級一角設置“讀書角”,向其中填充豐富而精彩的課外閱讀作品?!渡舷挛迩辍?、《世界五千年》、《蘇菲的世界》、《理想國》、《法律的故事》、《漫話圣經》、《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童年》等等。 在學生們閱讀經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為學生們量身打造“圖書閱讀記錄卡”。學生們在每次閱讀后,可在記錄卡上寫上自己在某個事件段閱讀了哪些內容,甚至可以簡單記錄自己的閱讀體會、心得等等。在每周的閱讀班會上,教師可依據閱讀記錄卡,了解學生們的閱讀量和閱讀情況,并給予表現優異的學生一定的獎勵。走遍天下書為侶。課外閱讀量積累的越多,學生眼界越得以擴展,而從書本中汲取的營養,將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不應“就事論事”,應從一個突破點,而引導學生進入另一領域,在書籍的海洋中盡情翱翔。拓展課外閱讀,逐漸培養學生自主課外閱讀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充實自我,從生活中提升自我[2]。

(三)閱讀習慣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要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學實踐中,部分學生閱讀能力不高,是因為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所致。有的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淺淺課外閱讀一遍了事。小學生認知水平不高,理解能力不強,走馬觀花式的課外閱讀,學生在課外閱讀后沒有任何收獲和感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實施“改錯”的教學方法。比如說,特意設置一些有缺陷,如錯別字、用詞不當、語句不暢的文本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的發現錯誤,不斷的改進錯誤。同理,還可從學生自己的作文入手,在作文中改錯,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改錯習慣。 教學中,還可以小組為單位,組員們之間相互交流課外閱讀心得,推薦好書。此外,重視培養學生記錄的良好習慣。古詩詞、俗語、成語、典故等,均要學生有針對性的加以記錄。對好詞佳句的記錄,即是對自我知識結構的完善,同時也是實現學以致用的重要方法[3]??偠灾?,改錯和記錄,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改錯而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嚴謹的課外閱讀習慣,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結語

課外閱讀有方法,課外閱讀有技巧。在小學語文教學教學中,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有意識的拓展課堂、豐富課堂。打造動態課堂,以故事、游戲、對話、動手實踐等相互交叉,點燃學生的課外閱讀熱情。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營造課外閱讀氛圍,促使小學生想讀、愛讀、樂讀的好習慣,使小學生閱讀能力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雄合.淺析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8,31(16):291-291.

[2]張正聰. 讓學生變成“讀書郎”——指導農村小學生喜歡上課外閱讀[J]. 新課程(上), 2017,39(23):683-683.

[3]李守江.淺議農村小學如何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J].考試周刊,2019,17(55):173-173.

猜你喜歡
農村地區課外閱讀小學生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關于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養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進農村地區思想品德課中的合作學習
農村地區進一步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徑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