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親自然”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

2020-09-10 04:17張瓊仙
新教育論壇 2020年7期
關鍵詞:生命意識自然幼兒

張瓊仙

摘要:生命意識的培養應該從幼兒教育階段抓起,只有讓幼兒真正意識到生命的寶貴,這樣他們才會愛惜自己的生命,并學會關愛和保護身邊弱小的生命,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命意識。其中,大自然孕育了生命,而生命又回饋著自然,所以生命與自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本文結合“親自然”活動,對幼兒生命意識的培養展開相關的研究,以在自然中引導幼兒發現生命、感悟生命。

關鍵詞:幼兒;生命意識;自然;研究

前言

幼兒時期是孩子生命最為脆弱的階段,同時他們對生命的認知還不深。如果我們忽略了幼兒時期的生命意識培養,將會導致幼兒從小輕視生命,不利于幼兒日后的成長。但是,幼兒年齡小、活潑且好動,這給生命意識培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有效落實幼兒的生命意識培養工作,本文基于自然環境視角,組織相關的“親自然”活動,以借助自然活動來激活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促使幼兒主動與自然展開對話和互動,以從中感悟生命的意義,了解生命的價值,進而增強幼兒的生命意識。

一、結合自然生命現象觀察活動,引領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

當前,我們想要有效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可以結合一些自然生命現象觀察活動,引領幼兒真正走進自然、親近自然,促使幼兒在與自然接觸中感悟生命。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幼兒所處的自然環境,選擇其中一種自然生物展開觀察。其次,在觀察活動中,不斷引導幼兒與自然生物進行對話,讓幼兒發現自然中的生命現象,以激發出幼兒的探究興趣。同時,抽出活動的一些時間,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發現自然生命,以及自然生命給了他們怎樣的啟示等,使得幼兒將自己親近自然的情感表述出來。

以小班幼兒的生命意識培養為例,我們可以從幼兒比較熟悉的自然物著手,組織幼兒觀察自然物的生命跡象。同時,考慮到小班幼兒愛玩愛鬧的問題,我們在組織“親自然”活動時,可以就近選擇觀察活動基地,如利用幼兒所在園區的果園或者種植園,組織相關的自然生命現象觀察活動,這樣方便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比如,我們可以選擇幼兒園中的果園做為觀察活動基地,讓幼兒看一看、認一認果園中的水果,使得幼兒可以直觀地看到和觸摸到真實的水果。然后,引導幼兒想一想為什么有些果子是長在泥土里,而有些果子是長在樹上呢?同時,果子的成長需要什么條件呢?從而借助相關的問題引導幼兒與園區中的水果展開對話,促使幼兒可以了解到自然中生物的成長過程,進而對自然生物的生命成長產生敬畏感。最后,讓幼兒說一說自己觀察和分析的結果,并鼓勵其他小朋友進行補充,使得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之中,并與自然中的生命展開親密地交流,從而讓幼兒體會到生命的神奇,進而逐漸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1]。

二、組織自然探究活動,讓幼兒親身體驗自然生命探究的樂趣

引導幼兒參與適當的自然探究活動,能夠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其在探究與操作中感知生命、喚醒幼兒的生命意識。同時,伴隨著幼兒的成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會變得越來越重。如果我們還停留在觀察活動這個層面,將無法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除了結合上述的自然生命現象觀察活動以外,還應該適時組織自然探究活動,讓幼兒可以在真實的探究實踐中,更接近生命的本質,從而明白生命的寶貴和無價。其中,我們可以配合一些操作感知、游戲互動或者競爭比賽等形式,來組織自然探究活動,從而通過這些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的活動形式來盡可能滿足幼兒的學習和心理需求。

以中大班幼兒的生命意識培養為例,中大班幼兒的思考、操作與感知能力相對小班幼兒來說要比較好,而且他們的內心十分渴望感知和體驗自然生命。那么我們在組織“親自然”活動時,可以利用游戲互動的實踐形式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望。比方說,我們可以組織一次以“大自然”為主題的美術繪畫探究活動。在活動期間,先為幼兒提供相關的實踐器材及用品,包括筆、紙、剪刀、膠水等。然后,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引領幼兒走出課堂,參與到自然美術繪畫探究活動。其中,幼兒可以選擇探究植物或者昆蟲等自然生物,對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狀態進行分析,再利用畫筆進行簡單的繪畫。在繪畫過程中,幼兒可以自由發揮想象,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內容,以增添畫面的活力,從而讓幼兒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絢麗多彩,進而逐漸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

三、開展自然保護活動,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保護自然生命

結合上述兩種自然活動,幼兒可以感悟到自然生命的神奇和寶貴,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在幼兒感悟自然生命的基礎上,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引導幼兒明白關愛生命、保護生命的意義,這樣幼兒才會逐漸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識。其中,我們可以圍繞“保護自然”這一主題,展開相關的活動內容。在此過程中,我們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將幼兒分為若干合作小組,讓幼兒以組的形式參與活動。

以大班幼兒為例,我們可以組織一次自然環境保護活動,讓幼兒對周圍的自然環境污染展開討論,并激發它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這時我們可以先分析幼兒周邊存在哪些環境污染現象,并拍下相關的照片或者視頻,讓幼兒可以直觀地看到和了解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自然環境污染現象。比如,在馬路上汽車排除的黑色尾氣,城市河道上漂浮的塑料垃圾,公園上被踩踏的花草等自然環境被破壞的現象。我們可以記錄下來并拿到課堂上與幼兒進行分析和討論,從而讓幼兒明白人類與生存環境的關系,進而使其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在幼兒了解到環境污染的危害之后,再讓幼兒們想一想如何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大自然環境,并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2]。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幼兒參與一些公益的環境保護活動,讓幼兒實際體驗環境保護活動,以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保護自然生命,進而引導幼兒樹立良好的生命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培養幼兒生命意識時,我們可以組織不同的“親自然”活動,如自然觀察、探究以及保護等活動,引導幼兒走進自然、體驗自然,從而讓幼兒感悟自然生命的神奇,進而使其對自然生命產生敬畏感,最終讓幼兒樹立良好的生命意識。

參考文獻:

[1]周揚. 幼兒親自然活動中學習品質的培養[J]. 科普童話, 2016,5(37):652-652.

[2]潘佳. 試論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親自然”科學教育[J]. 成才之路, 2016,10(28):77-77.

猜你喜歡
生命意識自然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沈從文筆下底層人物的生命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老人與?!放c《活著》的生命意識比較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生命意識的培養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