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音樂課程在中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2020-09-10 08:00董婧輝張慧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8期
關鍵詞:音樂課程美育素質教育

董婧輝 張慧

摘要:將音樂納入中考成績是2021年教育部提出的重大舉措,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本篇文章就其重要性展開討論,針對音樂課程中不足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培養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推動美育工作順利進行,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音樂課程;素質教育;美育

2021年教育部教育部介紹《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強調:將音樂、美術課程正式納入中考成績,利用中考使學生們掌握一定的藝術知識,“德智體美勞”全面落實到實踐層面。這不僅讓人們對音樂課程有了正確的認知,還意識到音樂課程在當今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古往今來,教育貫穿真人的一生,從剛出生的人培養成為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新人。翻開世界教育典籍,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孔子的《論語》,從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到斯賓塞的《教育論》,從馬卡連柯的《教育詩》到陶行知的《中國教育改造》等等。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實施素質教育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音樂課程在中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音樂對于學生的智力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我們一邊要識讀譜面,又要一邊演奏(唱),并且在熟練之后還要對其進行背彈(唱),又加大了難度,復雜多樣的手指活動和音樂化的心理活動使大腦接收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很大程度上開發了左右腦相互相協調的功能,激活大腦的反應功能,同時音樂的想象在深層次上得到了開發,進一步激發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F當今在愈來愈多的音樂課堂上采用達爾赫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科達伊教學法等,這些在音樂技能訓練中,手、足、眼、口、腦等多種器官的協調活動,大大激發了大腦的協調能力,更加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聯想、活躍的創造靈感等。

(二)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聆聽音樂,感知音樂,進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音樂的內涵,提高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的價值觀。針對中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因素的變化,教師要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在音樂實踐當中,對音樂的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元素要善于發現和感受美,讓學生在演奏(唱)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感受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進一步挖掘音樂的音色美和意境美。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是一蹴而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積極引導學生,這也是培養學生美育德育的重要表現之一。

(三)培養全面型人才

中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之后,個人的素質修養也會相應提高,在演唱(奏)過程中,學生可以得到愉快的體驗,個人價值在其過程得以體現出來,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藝術的熏陶,陶冶學生的性情,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們非常熟悉的許多科學家都是了不起的音樂家,他們不僅在科學方面有所成就,并且在音樂方面也有一定的熱愛。像是愛因斯坦,他不僅科學研究非常出色,小提琴拉得也很好。他曾經表示:“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是個音樂家。我會用音樂的方式看到我的生命?!痹偃缰袊闹茖W家錢學森,受到音樂課程的熏陶,不僅在科學鄰域事業輝煌,在攝影、美術等方面也有所突破,而且他對音樂有很深的研究。他說:“正是音樂藝術里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豐富了我對世界的認識,讓我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彼囆g都是相通的,它可以使人更加全面發展,不只是局限與某一方面具有成就,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得以提升,從而培養成全面型人才。

(四)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民間音樂

從接觸音樂開始,我們學習的音樂理論很大程度上都來源于西方傳統音樂,固定調式、節奏節拍、和聲織體、曲式結構等,這對中國音樂產生巨大的沖擊,我國許多傳統民間音樂被人們所遺忘。中學階段可以展開傳統民間音樂相關的音樂課程,加強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比如對秦漢時期的音樂史學、器樂、風格流派等可以對學生簡要進行介紹,語言要通俗易懂,再講解過程中也可以給學生播放有趣的視頻或音頻等,以此來加深理解,直觀的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民間音樂,提高學生們的興趣,進而繼承和發揚優秀的中國傳統音樂。

三、中學音樂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課程不受重視

一直以來,音樂、美術、體育等藝術類課程在中學階段不受關注,這些課程總是以學生的業余副課來對待,特別是面臨中考和高考的學生。在學校里,音樂教師的地位不高,部分學校存在著會被語數外主課的教師占用。在音樂課上,有些老師很少給學生講音樂作品、給學生師范演唱(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有的學校上音樂課程干脆是與學生閑聊或者自主學習。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音樂課程顯得微不足道,有偏見之分,這種情況令人著實擔憂。

(二)音樂課程局限于傳統課堂教學

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關注老師的教學,按照書本上的知識教授學生,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就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空間。老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可以嘗試這讓學生發揮自我想象來感受和聆聽音樂,自主思考,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邊聆聽邊思考,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在教授樂器技能課上,也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演奏,比如吹長笛,吹葫蘆絲等,并不是老師一昧的去教,學生只知其樂器名稱,卻缺乏實際的動手能力,我們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愛上音樂。

(三)音樂課程教學城鄉差異明顯

在音樂教育方面,城鄉差異也有顯著的不同,在城市地區經濟發達,教學設備齊全,教師資源強,有關音樂的書目也很豐富;相反在鄉村地區,經濟條件差設施落后,教師能力也相對弱,課程實施困難。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家長的認知會有所不同,城市地區的家長愿意為孩子的藝術特長投資,鄉村地區的家長受各種原因的限制,孩子也接受不到良好的音樂教育,藝術特長收到局限性。音樂課程教學城鄉差異明顯,盡快解決問題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四、對中學音樂課程的改善措施

(一)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部今年批準了將音樂課程正式納入中考成績,使之前不受重視的音樂課程提升了地位,美育的實施讓家長和老師對于藝術的發展轉變了教育觀念。音樂課程不僅能陶冶性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發智力等,同時它還對我們其他領域學科的學習起到重要的影響。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味得追求語數外主科科目的高分,而像現在這樣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音樂課程并非獨立存在,它與文化課程有著密切地聯系。比如:古代詩歌《樂記》、《呂氏春秋·古樂篇》、《樂府詩集》等都體現了音樂與語文相結合,通過音樂學科可以使語文課堂具有藝術性。再比如:在學習音樂的理論知識時,從基礎的節奏節拍、音程關系到高級的和聲曲式分析、配器復調等都有運用到數學的算法,反之,音樂培養出學生的空間立體感對學習數學的幾何問題都有一定的幫助??傊?,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正視音樂課程,積極發揮美育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校外課程資源

音樂課程教學不應該只局限于校內的課程資源,音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資源進行教授學習,譬如:圖書館、音樂廳、大劇院、音樂會等。圖書館可讓學生去查閱音樂相關書籍和感興趣的名人作品,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也可帶領學生去參加音樂會活動或者是音樂學者的講座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和音樂的知識面。在大學附近的中學在征求校方領導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大學的音樂活動,讓學生提前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校外資源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提升音樂課程的質量。

(三)開展中國傳統民間音樂課程

盡管音樂的一系列理論知識來源于西方,但是我們也要充分重視中國傳統民間音樂,將獨特的旋律韻味和多樣的樂器音色普及給學生,在中學音樂教育中對于音樂的民族性、地域性及文化性應該高度重視,使學生對民族音樂多了解,多感受民族音樂文化,讓音樂課程更具有民族特色,從而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民族民間音樂。

五、結語

音樂課程是美育實施的重要部分,也是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途徑之一,應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支持。音樂課程的開展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百利而無一害。音樂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程,將音樂納入中考成績這一政策的實施,表明音樂課程在中學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學生的必修課程,在素質教育中必不可缺。

參考文獻:

[1]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王文瀾.西北師范大學2007

[2]美育的實踐——中國學校音樂教育改革與政策發展[J].王安國.音樂研究。2006(03)

(1.東北師范大學 030619;2.山西師范大學 041000)

猜你喜歡
音樂課程美育素質教育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中醫藥院校音樂素質教育模式研究
論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美育教師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