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

2020-09-10 14:54蘇敏平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數學素養小學數學生活

摘要:小學是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發展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素養的關鍵期。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應從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出發,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構建教學場景,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并完善他們的數學認知結構,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本文筆者以小學數學課堂為切入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素養;生活;操作情境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學生建立數學素養的重要過程。但目前,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教師僅僅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這樣便阻礙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也影響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對此,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并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此外,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環境,完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參與程度,還為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引入生活實例

數學與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并且來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此外,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活動中,不僅僅需要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需要對數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作為教師而言,應加強數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將數學知識賦予生活化的特征,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給學生能動性發揮的空間,使他們切實參與到生活場景中喚醒已有認知與經驗,從而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當學生遇到生活問題后,便能夠自主將生活問題數學化處理,以此發揮數學知識的實際價值。

以“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為例,為了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筆者首先展示超市的一角。由于這一場景是學生所熟悉的,便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筆者請學生挑選兩件喜歡的商品,計算總價。這樣便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買東西”的生活情境中,并初步對小數加法產生感性認識,并真實感受到小數加法學習的必要性。隨后,筆者以某一具體的小數加法問題為導向,以小組單位,使每個學生體會到小數加法的算理過程,進而總結、歸納出具體的算法。因此,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引入生活實例,不僅能夠加強數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密切性,還能夠使學生經歷從感性到理性、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從而使他們建立數學模型意識,以此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設置操作情境

小學是學生多種感知覺、思維、想象等認知結構得以完善的時期,并且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的空間,不斷引導他們展開操作活動,使他們融入到具體的操作場景中,這樣不僅能夠調動他們的多種認知同時參與,還能夠給他們一定的思考空間,使他們體會到新知識的建立過程。此外,在操作情境中,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強化了他們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他們的數學觀念。

以“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例,為了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筆者首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任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并計算出內角和的度數。由于測量存在誤差,便使得每個小組的測量結果不同。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問題,即:有沒有比度量法更加精準的驗證方法呢?這樣啟發每個學生的思考,從而喚醒學生對平角相關知識的回憶,隨后,展開“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動,以此總結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因此,給學生一定的操作空間,使他們結合具體的操作任務展開學習活動,進而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建立過程,并使得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積極轉化。此外,通過這樣的操作活動,也使得學生的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以此發展他們的數學素養。

三、借助信息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被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并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輔助工具。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視頻、圖片等多種方式呈現出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還能夠給學生一定的視聽覺沖擊,激發他們的情感,并促進他們學習行為的產生。對此,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為課堂注入新活力,以此為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奠定基礎。

以“圖形的運動(二)”為例,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以此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筆者首先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播放光纜車的視頻,使學生回憶已有的知識平移。隨后,筆者再次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電動門、升旗、電梯”的視頻,并給他們自由發言的空間,使他們說出生活中看到平移現象,進而認識到平移的要素。在此基礎上,筆者展示一個小亭子,讓他們觀察并思考“如何把小亭子從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隨后,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給予鼓勵,并運用電腦展示移動的過程,這便使得學生對圖形變換產生了興趣,并能夠按照要求的軌跡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因此,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不僅給學生一定的認知體驗,還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并為學習活動的積極展開提供了充分保障。

綜上所述,數學素養指的是學生理解、掌握、運用數學知識的程度,并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分析小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并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以及心理特征優化教學活動。通過以上實踐能夠看出,將數學知識賦予生活化的特征能夠進一步實現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構建操作情境、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還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情緒,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他們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并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志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J].未來英才,2016(6):108-108.

[2]季秋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6):11-11.

蘇敏平?廣州市番禺區鐘村錦繡小學

猜你喜歡
數學素養小學數學生活
關于當下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方案
生活感悟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