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020-09-10 15:23張敏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0年47期
關鍵詞: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學習興趣

張敏

摘要:初中英語,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初中學習生活當中,語文、數學和英語應該是初中學生最為熟悉的三門學科了。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對于英語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所以教師在這一方面其實不用有太大的擔心。初中學生大多都是對事情保持“三分鐘的熱度”,對事情的熱情往往不能持續太長時間。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時候應該盡可能的培養并且維持學生對初中英語的熱愛。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師生互動;鼓勵學生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會發現大部分女生對英語的反響其實是很不錯的,只有少部分男生對英語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喜好。他們對一件事物表現出來的喜好不一很正常;但是他們是學生,不喜歡一門學科的時候可能就不想接觸這門學科。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的出面了。教師要做的是雖然不能一定讓這部分學生對英語產生熱愛,但是一定讓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不厭惡。

一、喚醒并且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事教育的人都知道,興趣是人類最好的導師。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的讓學生對所教授的學科產生興趣。讓他們可以產生這門學科是怎么樣的,這門學科到底講述了什么,這門學科的內容包含了什么的情緒。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學生的眼中明顯的對初中英語產生了“想要學習”的情緒。但是,僅僅產生這個“情緒”依舊是不夠的,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學生,他們往往對學科維持“三分鐘的熱度”,他們雖然想要去知道,想要去了解,但是如果這門學科的難度超出了他們當前的能力之后,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熱愛就不會維持太久了。教師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的挽留或者維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熱愛。

例如,教師在推進教育教學目標的時候,如果沒有喚醒學生對學科的熱愛的話。那么這個學生或者部分對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抵制性情。學生之間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可能剛開始只是某幾個學生對一個學科不感興趣,緊接著,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是部分學生對幾個學科不感興趣。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雖然已經升到了初中,但他們心理年齡依舊是弱小的。他們的不喜歡就是很明顯的不喜歡。他們不像成年人明明對一件事物厭惡的要緊,但是心里不會表現出來。初中學生是沒有偽裝情緒的能力的,所以他們的情緒一旦表露出來,會迅速的在整個學生群體之中蔓延開來,這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情。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判斷學生的反映,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不能讓部分學生喜歡這門學科但至少可以讓他們沒有那么討厭。

二、師生互動,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

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會發現當代學生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就是學生無法給教師回應。整堂課下來,都是教師在給學生授課。在抽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只有少部分學生可以正確回答問題,大部分的學生都不能正確回答問題。這是為什么?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在小學六年的過程中都是接受的都是“填鴨式教育,”“灌腸式教育”。這種教學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將學生沒有接觸到的知識由教師灌輸給學生。

例如,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需要給教師回應,也不應該打斷教師講課。學生最后有沒有懂也不是教師關心的問題,教師關心的是自己這堂課有沒有完成教學目標,有沒有講完應該教授的課程,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違反了學生的天性,嚴重違反了教師的教育準則。所以,持續六年的錯誤教學方法直接就導致了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不懂得給教師回應,不明白是否應該指出不明白的地方。初中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明白修改教學方法,不再使用之前違反學生天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參與到課程互動中來,讓學生明白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因為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只是整個教學的引導者。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逐步退出課堂主體的位置,只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出現。并不是教師退出整個課堂流程,教師應該做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主體的位置,進而慢慢引導學生,讓學生可以做整個課堂的真正的主人,繼而教師慢慢的從“主導者”的位置走向“引導者”。

三、教師適時的鼓勵學生

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在各項能力面前是明顯的區分于小學學生的,但他們在一點上有一個很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心理年齡普遍都很小,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無障礙的運用到初中教學上面。學生其實是很容易滿足的,因為他們的心理年齡實在是不高。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時常鼓勵學生。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取積分制的方法來獎勵學生。教師可以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給小組進行積分,學生之間可以根據教師制訂的規則進行瘋狂加分,最后可以在一周后或者幾周后一個固定的時間節點結束后,選出積分最高的小組。選出之后,教師可以用班費給學生挑選禮物,也可以選擇其他的獎勵方式。為什么一定要鼓勵學生呢?因為學生他們其實本質上是想要被教師關注的。在學校學生接觸到的最多的就是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教師是一個如父如母的角色。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的心理不夠成熟,另一方面也是他們想要得到教師的關注。那么,教師就經常鼓勵學生,這樣可以給學生造成一個心理上的回應,自然就可以順利地推進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了。

總之,雖然初中學生畢竟剛剛從小學階段升上來,雖然對于新事物的理解接受程度很強,但是他們的耐心相對來說不會持續太久。他們往往會突然對某一件事產生了極大的熱愛,可是幾天過后就會發現他們已經不再喜歡之前的事物或者學科了。所以,教師要做的事情其實是要穩定學生對一項學科的熱情持久度。讓他們可以長久的喜歡或者不對一項學科產生厭煩的情緒。

參考文獻

[1]王士民,劉夕金,孫國慶.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有效質疑能力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7:4.

[2]梁玉明,莫文靜,張太平,許猛,劉新光.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A].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十二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十三五”規劃課題會議論文集[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12.

寧夏銀川市第二中學北塔分校

猜你喜歡
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學習興趣
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提高軍校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