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020-09-10 06:24何毅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核心素養

何毅

摘要: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跟現在教育倡導的核心素養是息息相關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和今后工作生活中應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形式對學生開展相應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強初中生對優良道德品質的認知和對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需要核心素養相結合,核心素養在教學中也不能離開道德與法治教學教育。目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學生核心素養沒有得到提升的問題。本文就此探討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師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起到一定參考意見。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

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部分老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習慣照著書本進行一些知識的講解和教育,而初中生天性活潑,因此這種灌輸性質的教育方法很難起到效果,枯燥乏味的授課方式和上課內容,使得部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內容完全提不起興趣。而為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道德與法治教學又是必須且重要的一環,因此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師需要合適的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目標,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階段課程相比小學階段更為繁重,初中生的學業壓力更大。為了抓緊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們的學習進度。部分老師會選擇“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未必能夠讓初中生真正的掌握相關知識,更有可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在課堂中“滿堂灌”與“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中,一方面,老師傳授的內容與學生實際上接收到的知識可能差距會比較大。這種課堂教學方式師生之間無法實現課堂互動,進而導致課堂的教學氛圍處于一種較為沉悶的狀態,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學生在由小學過渡到中學的過程中,可能思維方面存在小學階段的輕松課堂教學的慣性思維,面對枯燥、乏味的“講授式”課堂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對于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性的思考,難以拓寬中學生的思維水平,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1]。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

(一)利用討論,增加互動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討論是以小組為組織單位,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運用于生活,另一方面,讓老師能夠了解到不同學生的思想觀點,進而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采用討論教學中,要注意給與學生們充足的時間搜集資料和思考問題,讓學生們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意見,然后進行總結發表意見。這樣的方式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們的凝聚力。這樣也能夠鞏固學生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討論也可以采用“辯論賽”的形式,加強學生們對問題的思考,在課堂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在八年級上冊《承擔社會責任》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提供“老師摔倒該不該幫扶”、“公交車上是否應當給老人讓座”等問題組織辯論賽,讓學生們在辯論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以便于在生活中正確處理道德綁架事件,提升自身核心素養。

(二)善于創設情境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教師需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形象生動立體的場景,幫助學生們理解教材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情景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們把抽象的知識立體化,讓學生們處于情景當中[2]。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采用情景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而且能夠讓學生們在繁重的學科學習中得到放松,激發學生們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情景教學法的運用需要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并進行加工,需要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作用。在采用此種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們進行情景角色扮演。比如在七年級下冊《法律保障生活》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將自己生活中、電視中見到的情形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將書本需要傳授的內容演繹出來,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學生在情境中也能更好學習。

(三)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可以增加一些實踐活動的開展來增強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前往敬老院參加活動。這樣既可以緩解老人寂寞的心理,使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又可以幫助初中生樹立關愛老人的優秀品德。同時活動也可以在校內,也可組織學生到食堂幫忙理菜、擦桌子,打掃校園公共區域等方式開展實。使得學生學會愛護公物,節約糧食。最終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結語:

作為教育工作者,老師需要改變傳統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注重實踐,激發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從而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

參考文獻:

[1]李斯僑.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9,(79):98-99.

[2]劉磊.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6):358-359.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初中核心素養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