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高?!靶蝿菖c政策”課混合教學模式探究

2020-09-10 07:25陳亮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混合教學教學模式

摘要:“形勢與政策”是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論中的必修課,在高校課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的教學模式也在逐步發生改變,其中”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也向混合教學的模式發展,為此筆者對其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究做了深入工作,筆者將從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大小班混合教學、結合實踐教學、時政與愛國主義思想的結合四點深入探究分析,旨在為高校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混合教學;教學模式

引言:2019年習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創新是高校教師需首要研究的課題。當今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與使命,所以對于“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究勢在必行,積極的進行教學模式創新,才能讓高校學生清晰的了解國內外形勢,深入的認識黨的政策與路線方針。

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創新,高校的教學模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以課本為核心,教師講,學生聽,難以有模式的創新。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時代的教學在悄然發生變化。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信息化技術的元素,以幫助教師高效的教學,也在幫助學生深入清晰的理解。在“形勢與政策”的課堂上同樣如此。思想政治教師應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把信息化應用于實際的教學當中。使教學課堂不再像過去那樣以課本為核心進行平淡枯燥的教學。[1]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師能更清晰的教授所講的知識與案例,而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清晰明確。另外信息化技術在遠程教學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重大衛生事件期間,各高校的教學計劃也被重大衛生事件攪亂,但在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各學校的學生實現了停課不停學。教師在家里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遠程教學,互聯網使教師與學生重新連在了一起,可見信息化技術在現代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會涌現出更多先進的技術來輔助教學,所以思政課教師應緊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步伐,保持對信息化不斷學習的熱情,讓更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形勢與政策”的課程之中。

二、大小班混合教學

在一些高校中“形勢與政策”課相較于其他的課程而言,屬于大班教學,課堂人數一般在100以上。在這種大班授課主要是以講授為主,難以進行良好的教學互動,無論教師多么盡心的備課,在課堂中的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學生的人數過多,致使教師無法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反觀在小班教學中,幾乎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小班的學生個性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這樣不僅教學的教學效率達到了最大化,學生也會受到更多的啟發,收益更多。那么如何在大班小班教學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筆者對于這種情況,給出的對策就是“大班學習,小班討論”。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在大班中講授具有共性的必須的知識,而其中需要討論的部分則留在小班中進行討論。這樣既避免了在大班中學生討論的不便性,又利于提高授課的效率。教師在進行“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教學時,可以在大班中講授具有共性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理解所學知識后保留問題,并在小班中進行繼續討論學習。[2]其中教師需要合理的規劃出每個小班的人數,討論的時間,地點,以及主持人,記錄人等安排。這樣在學生把在大班所學的知識帶入小班繼續討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需仔細聽取學生討論的內容并及時予以糾正,加強理論引導。在學生進行完充分的討論之后,最后由教師再詳細的講解其中重要的問題,并做出必要的點評。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充分地保證教學結構的完整性,還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最終達到充分交流融匯提升的目的。

三、結合實踐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無外乎在”教”和”學”之中做出最優的排列組合,但學生的所學知識,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在“形勢與政策”的課程中,雖然“教”和“學”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但是卻缺乏實踐的教學。在新的混合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教師不應只是在課堂中進行教學,還應把教學內容帶入實踐中去。這樣學生們的知識才能得到消化,才能學以致用,為將來的社會實踐積累經驗,打下基礎。在“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讓學生們充分了了解當今國內外的形勢變化。讓學生把自己所學理論與真實的世界形勢變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學生應利用所學知識對國內外的形勢進行理解與分析。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結合最新的時政新聞對當今國際和國內的發展與形勢做出分析。同時可以開展形式豐富的學生活動,如“時政知識競賽”、“時政觀點辯論賽”、“評選最佳時政要聞播報員”、“全會會議文件領讀”,等等。這樣在學習與實踐中就能使學生練就了一個思維敏感的頭腦,培養出良好的時政思維,形成敏智的思考能力。

四、時政學習與愛國主義思想的結合

習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題,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能僅把愛國主義當成口號,還要把愛國作為社會實踐的準則。愛國主義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的主流精神信仰。在“形勢與政策”課中,教師要把理論知識結合當今國內外的實際形勢,并把愛國主義灌輸其中。教師首先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使學生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把愛國情,強國志融匯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積極自覺地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奮斗?,F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學生獲取外部信息的方式越來越方便,但也會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等理論課程的興趣缺失,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學模式與內容不能與時俱進。在這次的重大衛生事件阻擊戰中,縱觀世界形勢,我國無論在抗擊重大衛生事件的速度還是成效上來看,都是首屈一指。[3]這其中是我國的社會制度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現,更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彰顯。在抗擊重大衛生事件的時期,涌現了眾多的英雄事跡和感人場面,這其中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愫,所以高校教師應把握住其中的典型事例,作為“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素材,在教學設計上從正面引導學生對這次重大衛生事件的清晰認識,并通過以教學內容的角度來分析當今的國際形勢,從側面使學生體會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時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熱情與信心。

結束語:

在現今新的國內外形勢下,“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講授更應該結合實際,積極的轉變適應新時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積極充分的參與到課程之中,深入理解所需的理論文化知識,為日后投身中國社會主義的偉大建設中打下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小升,胡鋼. 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專題式教學改革方向及路徑[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11):3-5.

[2]侯良健. 《形勢與政策》新形態教材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16(07):88-91.

[3]馬寧. 當代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認知特點分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2):48-49.

本文為山西工商學院教改課題《應用型本科院?!靶蝿菖c政策”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研究》(項目編號:20206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陳亮(1979-),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哲學碩士,講師,山西工商學院思政教學部,形勢與政策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形勢與政策混合教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TBL教學模式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運用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淺析高?!缎蝿菖c政策》課程教學現狀及成因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混合教學”在開放大學教育模式中應用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