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干山 民宿生活中的田園詩

2020-09-12 14:28邱妍
食品與生活 2020年8期
關鍵詞:大樂莫干山竹林

邱妍

旅行的目的有很多,有人為了遠方不曾見過的美景,有人為了自己喜愛的音樂、建筑、美食,也有人僅僅是為了像當地人一樣生活。住在那,吃那里的飯菜,飲那里的水,日升日落,一日作息就是旅途中最美的風景。如果你也愛這樣的旅行方式,那你很可能也會喜歡民宿,食宿都更貼近當地的生活,更有溫度。你也很可能會喜歡莫干山,一個堪稱中國精品民宿發源的地方。

從上海行車3 個多小時,來到浙江湖州德清縣的莫干山鎮,漸濃的是滿眼的綠意。夏日的知了落在樹上,在午后的太陽底下發出吱吱的叫聲,讓人覺得一下子回到了小時候的單純時光。潺潺的泉水從山上流下來,在路邊的石間歡快地流動,帶著清脆的聲響,讓夏日的燥熱減了半。

莫干山小鎮廣場上的咖啡店Lost Cafe

大樂之野·庾村的野有集雜貨鋪

融于山間的野有食餐廳

拉花熱可可

莫干山屬于天目山余脈,最高海拔不過700 多米,然而它有茂林修竹,有星羅棋布于山間的精品民宿,這讓它變得與眾不同。如今的莫干山是大眾心中中國精品民宿的勝地,外地游客和莫干山本地人都會覺得,民宿便是莫干山最吸引人的風景,住在民宿便是感受莫干山的最好方式。

融入山間與自然

早期的莫干山旅游住宿大多是三四百元一天包吃住的“農家樂”,后來這里誕生了“裸心谷”“法國山居”等高端酒店,驟然提升了莫干山旅游的層次,吸引了更多人來到這里,了解這里,就像吉曉祥和楊默涵,這兩個愛旅行的大男孩,來到了莫干山的仙潭村。那天下雪,他們站在一間老舊的民居露臺上,望著對面滿山的白雪,一瞬間就愛上了這里。

吉曉祥和楊默涵租下了那棟老房子,經過重新設計和改建,把它打造成了想象中的民宿。浙北民居的木框架結構,磚石壘砌的墻面,能很好地融入當地的風土文化,寬大的落地窗讓人一眼就看到大山,大自然的綠意就在眼前。他們從《山海經》中取了“大樂之野”4 個字為民宿命名,意為“被遺忘的美好之地”。那是2013 年, “大樂之野”成了莫干山極早一批建起的現代意義的民宿,隨之莫干山的民宿業便越發蓬勃了。

莫干小溪魚

農家土雞煲

2017 年,他們在莫干山庾村將當地的小學教師宿舍改建成另一間“大樂之野”,還取了一個“小鎮姑娘”的別名,清雅溫婉,貼近自然。

蒜泥蒸茄子

清炒地瓜梗

民宿里和小鎮廣場邊都開起了咖啡館,讓年輕人來到山里有個安靜文藝的落腳地,放空壓力,能在山里好好感受生活原本該有的樣子。

來自山野的味道

曾經的莫干山,本地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而在民宿蓬勃發展之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吸引回了莫干山。大樂之野·庾村的“野有食”餐廳的廚師長是湖州本地的青年,他說自己喜歡烹飪,又聽說莫干山民宿發展得特別好,就來做廚師了。莫干山人講究吃得鮮,本土的食材也很有特色,來自山野的味道是讓人愿意在這里好好感受生活的重要理由。

梵谷民宿有家一樣的氛圍

客廳里的書籍讓人安靜清心

草坪上的“自行車”點綴了法式鄉村風

莫干山溪水清澈,小溪中常常有小魚出沒。在溪水中捉魚需要有足夠的經驗,當地有農戶專門來捉魚。如果有客人預約,餐廳就請農戶去捉來新鮮的魚現做。不過,溪水魚不是天天有,為了保護生態,當地人也不會天天去捉,能在莫干山吃到溪水魚是一種小確幸。用自家腌制的雪菜來炒溪水魚,燉出來一點湯,肉質細嫩的魚肉被湯水浸得格外鮮美,雪菜又增加了清新感。

此時正是吃地瓜梗的好時節,地瓜梗要吃新鮮脆嫩的,不能太老,也不能直接在嫩的時候剪下。自家種的地瓜,只有等到它快成熟了才舍得采梗。洗凈的地瓜梗,在鍋里先放點蒜泥煸香,再用小火炒,香氣十足又能保留水分,吃的時候還能保持脆脆的感覺。本地人吃茄子也喜歡加蒜泥,先用刀背把茄子拍軟,再加蒜泥去蒸,濕潤的口感中透著蒜香,讓人更有食欲。

農戶自家養的豬,豬肉做成豬肉煲后格外香,又不會有腥味。廚師煲豬肉很講究,砂鍋要用兩只,第一只砂鍋把豬五花肉煲得酥軟,快好的時候再換鍋;第二只砂鍋里面擺上蔥段,放上基本已經煲好的豬肉,澆上前一鍋的湯汁,鍋底的蔥段被激發出香氣,讓豬肉香氣層次更豐富。

田園鄉村的家庭生活

對于旅行者來說,民宿是一種生活,對于民宿主人來說,開民宿同樣是一種生活。莫干山鎮腳下的五四村也是一個安靜的村落,尋覓至巷子深處,也會有另一片世外桃源。五四村有間民宿叫“梵谷”,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寄予了民宿主人對安靜的山谷生活的向往。她曾經在莫干山旅行,喜歡上了這里的山清水秀,便在此駐足,選房子、改建,把它打造成家一樣的地方,既是帶給旅行者家一樣的生活,也是自己的生活。

梵谷民宿的咖啡吧

“梵谷”是一間歐式別墅改造的民宿,在看過了莫干山很多北歐風的民宿之后,“梵谷”的主人冰冰想把它做成法式田園鄉村的風格,有明亮的色彩,有懷舊的家具,有自己的收藏。那墻上的掛畫、標本等許多裝飾,都是她和朋友在歐洲市集上淘回來的收藏。

她與設計師一起重新設計了這棟房子,讓它有家一樣的感覺。他們換新了墻體外立面,打掉了有些高冷感的歐式立柱,把8 個房間做成了不同的主題和色彩,每一間都讓人感到空間通透。樓下那一張大長桌,特別能帶給人法國鄉村家庭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飯的溫暖感覺。長桌之上的天花板被打掉后,一層和二層在空間上就相通了,站在二層看一層的空間覺得很開闊。公共區域里就像是家里的客廳,人們坐在沙發和搖椅上,聊天或是看電影, 相處與交流舒適而自由。當然,這也是獨處的好地方,客廳里飲一杯咖啡,看一本書,或是在屋外的大草坪上看藍天白云,靜靜享受時光。

家常味亦講究

食物是最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情的元素,有本地的家常風味,更有本地生活的感受?!拌蠊取?廚房掌廚的是一位本地的阿姨,每日喂雞并打理著“梵谷”的菜園,腌雪菜、腌筍干,再變換著方式給客人燒各種菜,食物的味道讓人覺得莫干山的這座民宿像是自己另一個家。

南瓜火腿雞肉飯

莫干山黃酒燉竹林雞

涼拌筍干

對于莫干山本地人來說,筍是最典型的食材,不同時節有不同的筍,也有不同的筍的吃法,可以炒鮮筍,可以燉湯,也可以腌筍干。3 月出來的早園筍,先吃鮮筍,到最后不夠鮮嫩了便做成筍干。四五月出來的淡筍,大多會直接做成筍干。鮮筍用鹽拌勻,放在大鍋里,不加一點水,用炭火干燒,之后再在太陽底下曬上兩三天。吃的時候,提前大半天泡開,咸味已在腌制的時候就浸漬透了,烹飪時不加鹽都足夠有滋味。此時正是鞭筍的季節,但鞭筍量少珍貴,一根筍去殼后只能剝出很小的一段。用來做一碗筍絲肉絲面,著實鮮美至極。

莫干山竹子多,當地的雞都養在竹林里,叫做“竹林雞”。竹林里空氣新鮮,地面有許多小蟲子,給竹林雞提供了美味。雞不用吃飼料,肉質也鮮嫩。竹林雞用小火燉上3 小時,加點莫干山黃酒,出鍋前再加點鹽,味道極鮮。莫干湖的水質很好,湖里的鳊魚特別適合紅燒。再摘一個自家種的南瓜,挖空了心,裝進本地出產的糯米、火腿和竹林雞蒸,鮮香的南瓜飯就做出來了,搭配紅燒鳊魚和竹林雞,再美味不過。

腌菜鞭筍肉絲面

一日三餐四季,民宿里的客人來來往往,每個人在短暫的停留中能通過一間房子找到家的感覺, 感受到莫干山的生活,覺得自己像個本地人,那便是一間民宿的意義。于莫干山而言, 很多人往復來了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都住不同的民宿,相同的莫干山風情,不同的民宿風格與故事,相同與不同間,是只有這里才有的田園詩一般的風情。

猜你喜歡
大樂莫干山竹林
7天6場會大肆圈粉!大樂在遼寧對蝦養殖圈刮起“蝦富肽”旋風
買苗就送“蝦富肽”!大樂中聯攜手在博興養蝦界攪動風云
來野·莫干山民宿
尋訪竹林隱士
徒步莫干山
我的過年大樂事
竹林奇俊
樓頂竹林間
美麗的竹林
找個富婆過錢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