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2020-09-14 12:11達瓦卓嘎
錦繡·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有效途徑德育工作

達瓦卓嘎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的逐步改革,人們對素質的教育與道德的教育越發重視,這也是我國教育的總體目標,即提高全民的綜合素質。德育教育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因為年齡小而沒有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以及道德觀念,對是非也沒有完整的認識,因此在小學的教學與管理中加入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學生能夠形成正確人生觀的關鍵時期,作為班主任,其主要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管理本即,更多的還需要關注學生的總體發展。本文就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探索如何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為我國日后的德育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對道德的重視愈發體現在教育系統中。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其行為習慣、意識觀念等都被一一喚醒,這一階段進行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小學班主任在這方面的工作也尤為重要,需要了解學生發展狀況針對性的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通過實踐來尋找合適的德育工作道路。

1.小學班主任工作滲透德育教育的關鍵作用

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加入德育教育不僅能夠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更多的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在日后的成長與適應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

學生在個體的發展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對于其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是非觀念的發展則在學生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進行展現,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總體發展。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系統性的德育教育,相對積極的教育方式、健康的教育引導以及有效的德育學習在學生的發展中必不可少,也是學生德育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加入相關的德育教育,從日常中滲透道德的觀念是小學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責任,幫助學生建設自身的人生觀,強化學生的思想,也為學生將來能夠走進社會適應社會而奠定基礎[1]。

1.2有利于完善班主任管理工作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能夠完全的掌握學生心理病進行針對性管理的前提以及基礎,失去德育工作的管理則會在班級管理中產生相對多的矛盾,這其中包括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不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不尊重等等,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教師制定的班級規范無法進行落實,學生也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對班級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干擾。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的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滲透德育的教育,以確保班級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也增添了班級管理工作的豐富,將管理的內容制定的更為人性化,使學生在心理上接受班級的管理工作,進而完善了整體的工作進程。

2.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處于重要的地位,教師如何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來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門話題,對德育工作的關鍵作用展開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幾點有效的開展途徑:

2.1以興趣延伸德育工作

班風的良好構建有助于班主任開展相關的德育工作,也是德育工作開展的有力保障,以此來突出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小學時期的學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以及認知水平,正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關鍵時期。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內容較多、學生學習的科目也較多,因此德育工作的展開需要融合在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在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開展有關的“班會”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拓展學生的總體知識層面,激發學生對道德內容的興趣,教師需要對這種興趣進行延伸教育,可以讓學生反復的進行練習或者閱讀有關的書目,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道德觀念進行影響。在課堂的教學當中,班主任要注意規范學生的行為,比如小聲說話、小動作等,不一定必須要求學生用一種坐姿來完成一節課的學習,而是在正確的行為習慣基礎上進行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

2.2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并且每一名學生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在德育的工作中,班主任需要維護與尊重學生自身的獨立性,保護其自身的獨立人格,使學生能夠發揮主體性的優勢,能夠支配自身可行使的權力,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我教育觀念。在班級的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每一名學生的差異,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建議或者表揚,使學生能夠統一的按照同一個規章制度進行執行,這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除此以外,教師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使每一名學生在班級中都能夠發揮其自身的特點,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更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2]。

2.3提高對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內容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主要的職責是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以及責任感,為此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比如進行班級內部的評比以及優秀班級的總體評比,當前每個學校中都有“流動紅旗”的做法,教師可以根據這方面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將學生自身的好勝心以及責任心進行有機的融合,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總體成長。另外就是定期的開展主題班會,運用課堂的形式來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與內涵,比如愛國主義的教育中,班主任可以適時的開展《抗日英雄》的主題班會,帶領學生感受當年熱血奮戰以及為國犧牲的精神和故事,使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深化自身的情感,轉變為一種道德的認知,形成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念。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德育進行重視,其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能夠正確管理班級規范學生行為的保障。德育工作的展開需要教師進行實踐,通過課堂的滲透以及日常生活中進行觀察,使學生能夠感受德育的影響,進而形成正確的觀念。在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重工作的豐富性,采取多種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并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學生的德育觀念有進一步提升,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田湘麗.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華夏教師,2020(20):87-88.

[2]唐忠運.論初中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途徑[J].學周刊,2020(18):161-162.

猜你喜歡
有效途徑德育工作
淺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整合的幾點思考
教育部下發關于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討如何提高新時期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內蒙古從10方面加強德育工作
淺談高校廉潔教育的對策
淺析供熱客服中心提升服務的有效途徑
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與時俱進推動效能監察工作的有效途徑探究
國際法務會計應用現狀研究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