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生活化”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020-09-22 22:47黃善愛
速讀·中旬 2020年1期
關鍵詞:教學應用生活化小學數學

黃善愛

摘 ?要: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對學好其他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囿于多種因素以及教師水平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還很傳統,不能很好培育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筆者以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充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應用

在小學學生教學實踐時,數學教學不能像與正常學生授課一樣,由老師講解幾道經典例題、練習考試中出現的熱點題目,這種方式只能讓學生更加陷入學習的困苦之中。要想使學生有效學習數學知識,提升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小學教師要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模式,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生活化教學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起點,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任務。小學生在知識的把握程度上千差萬別,理解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也不盡相同,特別是對于小學數學來說,知識點比較多,倘若教學設計不好的話,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達不到課堂效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目的的進行和教學課程有關的實踐活動,啟迪學生更加留心身邊的數學,使學生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小學習數學。小學生與生俱來便擁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就需要數學教師通過教學手段及方法,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欲望和數學學習的熱情。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用自身熱愛數學的精神和態度來感染學生。在實際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實驗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等方法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巧妙地提出疑問,有目的性地樹立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積極提出有想象的疑問,有效地開展教學。教學《軸對稱》這節課時,我沒有一上來就向學生拋出軸對稱圖形的定義,而是引導學生先想想: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對稱的圖形呢?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學生答道:有圓形的車輪、家門口的兩扇門、操場上的兩個足球網子……接著我引導學生,你們能用總結出上面的圖形都有什么特征呢?有的學生回答說上面的物體從中間畫一條直線,對折,能夠完全重合。我贊揚了這位學生,并順著這位學生的思路,向學生介紹了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二、根據學生的思維習慣開展生活化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講解某節課程內容時,不妨提前了解與本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特別是學生已經了解或掌握了知識,逐步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良好習慣。舉個例子,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時,我是這么引導學習進入課程內容學習的: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家知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嗎?同學們答道: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好的,教師此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再畫一個三角形,引導學生自主觀察、探究,了解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因此三角形的面積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從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1/2h。通過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質量的教學在于教師發揮引領作用,激發學生能動性,真正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何況教與學兩方面就是互相聯系的關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更全面的關注同學們的個性需要和反饋。依照學生們在教學當中表達出來的細微信息,改進完善教學方式方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舉個例子,比如學習《小數的乘法》時,在新課講解之前,我給學生們共同回憶了整數的乘法,共同溫習了“小九九”,伴隨著“1乘以1得1,2乘以2得4……”,進而過渡到小數乘以整數的學習。這樣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知識出發,能夠使學生們融入到主動學習的氛圍當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通過講數學故事的方式開展生活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故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對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小學生對一些常見的數學的現象有了基本的認知,碰到自己喜歡的問題也總想弄明白,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小學生這種特征,有目的的進行和教學課程有關的實踐活動,啟迪學生更加留心身邊的數學,使學生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小學習數學。比如有次課尾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思考題:有這樣一個數,如果3個3個的數下去還余2,5個5個的數下去還余3,7個7個的數下去還余2,那么這個數是多少呢?我給同學們說,大家現在回答不上來沒有事,課下好好的想一想。這是我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小時候碰到的一個問題,他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這與他的天賦和勤奮好學是分不開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故事,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效果,還能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以及“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不能完全適應教學目標的需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多加研究,在日常中做個有心人,多收集了解與課程相關的數學故事,讓自己的教學更加豐富有效。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作為與人們生產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需要我們的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優化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有效增強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將能力提升和素養培育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小學數學課堂打造成為提升核心素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譚曉紅.活化思維在小學數學的應用[J].文存閱刊,2018(16).

[2]張潔.生活化教學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上旬),2018(08).

猜你喜歡
教學應用生活化小學數學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階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應用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