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

2020-09-26 13:27張芬
課外語文·上 2020年9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改革核心素養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以及對語文的靈活運用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小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理念下,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的特點,創新出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閱讀教學改革的策略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閱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5-0102-02

【本文著錄格式】張芬.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課外語文,2020,19(25):102-103.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理念

核心素養是人們全部品格以及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的是“個人的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應該具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一個貫穿人們一生的,是一個持續性的、共同性的概念,不僅僅包括了人們的心理、技能等內容,還包括了人們在文化、品格等不同方面的內容,所以成為了人類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在動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第一,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語文教學不單純的是讓學生熟練地認字寫字、閱讀和表達,應該在提升語文知識獲取、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培養學生的文化品質和思想品質,經過對語文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對文言文化的內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應該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語言的“自我意識”,然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品質和思想品質;第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學生應該掌握一些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以及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

二、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閱讀狀態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一種狀態。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和分析重點文章的時候,學生只能用筆被動地記錄教師講解的知識,被動地接受教師為學生傳授的觀點,因此,就導致了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對文章進行自覺主動的思考,學生也缺乏對文章進行主動探索的過程。時間久了,學生就已經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學習模式,進一步也讓學生養成了一種惰性。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要求教師應該將課堂的主人地位還給學生,要讓學生主動地對文章所表達的內容以及表達的觀點進行分析,來幫助學生改變不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

(二)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取向存在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當下的閱讀處于一個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共同存在的一個大的背景下。在以前,學生只能靠紙質的書籍來獲取知識和信息,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而現在,學生可以多種多樣的方法來獲取知識,得到信息,比如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網絡、電腦等手段來獲得各種各樣的閱讀素材以及書籍。但是,當今社會是一個網絡書籍與垃圾閱讀資料共同存在的年代,很多人的閱讀都受到了快速閱讀的沖擊和影響。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清楚地分辨出網絡上的書籍和閱讀材料,而且很多學生還養成了不好的快速閱讀習慣,進而在面對真正的紙質書籍時,不能很好地靜下心來閱讀。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小學生都沉迷于網絡小說,這樣不僅僅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還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閱讀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運用讀寫結合的模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進行有效的結合,同時也不應該讓學生受到教材的約束,引導學生多接觸一些教材以外的知識,讓學生的讀寫結合的思維得到有效的培養。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北京的春節》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作者是如何描述春節的?學生回答道:買雜拌兒、放鞭炮、燈火通宵等等。緊接著,教師又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讓學生進行創作,還可以用什么來描寫春節?學生陷入了沉思的狀態,學生說:吃餃子、貼春聯等等。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描述春節。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讓學生對“北京的春節”展開了賞析,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春節進行描述。教師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為本單元作文《家鄉的風俗》做鋪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還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根據教材中的知識,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來不斷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運用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是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教學環節。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提問,來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利于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路以及教師課堂講課的步伐。不管是什么樣的教學都與有效的提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提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調整學生的學習思路。但是,教師的提問也應該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以及技巧。例如,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掌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文章的主旨時,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人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這個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呢?根據文章內容,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利用這樣的問題,鼓勵學生對文章的主旨進行積極的思考,并且勇于說出自己的意見以及看法,然后,教師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對文章中的知識以及文章的中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運用創建情境的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閱讀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很多,因此,很多學生都會出現這樣的誤區,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不認真聽教師講解的知識,只要在考試之前整理和總結一些閱讀答題模板就可以了。如果教師不及時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就會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的,閱讀教學不應該只要學生理解和掌握一些閱讀答題的模板,更應該注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雖然這篇文章比較悲慘感人,而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比較遠,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中也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所以,教師運用創建情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朗讀,有利于縮短學生與文章的時空距離,將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欲望。再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少年閏土》時,首先,教師 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然后問學生這樣的一個問題: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么?運用這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以及討論的基礎上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以及閱讀能力,進一步使得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全面的培養和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在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學習的特點,創新出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正確的引導,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拓寬閱讀視野,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中的首要位置,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加強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以及閱讀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居小麗.小學語文生成性閱讀的實施[J].華夏教師,2019(30).

[2]張達芳.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改革核心素養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