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與表達能力的培養之我見

2020-09-26 11:50鄒小燕
內蒙古教育·理論版 2020年6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

鄒小燕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傾聽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信息,是學生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表達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將自身的想法和觀點呈現出來,傾聽與表達相輔相成。課堂中只有在傾聽中感受到愉悅性,學生才能愿意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傾聽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意識,實現對高效、和諧數學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數學課堂;傾聽與表達能力;能動意識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0115-02

構建主義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應僅僅主張對知識的傳授,而需要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實現對知識的構建,要為學生在學習中創造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并且使學生在溝通和交流中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和觀點,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對自身產生更全面的認識,也能實現自我反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經常會由于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欠缺的問題,導致在學習中呈現被動狀態,由此可見,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和傾聽、表達之間存在比較密切的聯系。

一、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與表達能力欠缺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重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對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缺乏足夠的重視,過于關注課堂教學整體結果,對過程重視程度不夠。實際上,傾聽與表達屬于心智活動,不僅需要耳朵和嘴巴的參與,也需要思維的加入,傾聽能力與表達能力并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后天培養形成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有目的和計劃地對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行培養。

(二)學生比較自我

如今的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孩子是家庭當中的核心,大人一切活動都是圍著孩子轉,在此環境中,孩子便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識,多數情況下只考慮自己,不懂得換位思考,也不愿意接受他人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

(三)培養機制缺失

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是,運用的培養方式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不符,在這種比較單一、枯燥且機械的訓練模式下,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在培養機制缺失的情況下,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也相對滯后。

二、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與表達能力的培養

(一)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

1.構建問題情境。

情境的構建能夠為學生提供比較特殊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心理機能的不斷發展,進而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調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很多數學知識和情境之間存在一定聯系,在情境中,學生不僅能習得知識,也能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注重對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傾聽問題。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教學完直角的特點之后,可以讓學生想象生活中哪些物體有直角,并且使用多媒體呈現一些物體讓學生判斷,其中哪些是在生活中出現的直角。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充分吸引,認真傾聽教師教學的內容,并且積極思考提出的問題,同時也樂于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

2.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時,除了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教師也需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為學生構建傾聽和表達的氛圍,進而使學生在學習中樂于傾聽與表達。

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進行合作探究,將四到五人劃分為一個小組,在小組探究中,學生和學生之間會進行交流和互動,這種小范圍的交流方式,能夠為學生認真傾聽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3.尊重鼓勵學生。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形成,需得到教師的尊重與激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善于使用激勵性語言,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并且獲得相應的滿足感。面對教師的鼓勵,學生能夠更懂得如何進行傾聽,同時也能勇于將自身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除了運用語言鼓勵的方式,教師可以運用握手、微笑、擁抱等多種方式,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樂于傾聽和表達。

(二)為學生講授傾聽和表達方法

良好學習氛圍的構建,其目的主要在于讓學生樂于進行傾聽與表達,為了使學生傾聽和表達獲得更好效果,教師需向學生傳授傾聽和表達的方法,讓學生在傾聽和表達時能夠順暢自然。

1.制訂規范,促進學生傾聽和表達習慣的養成。

為了使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培養時獲得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可能會提醒學生怎樣去做。但是,這種方式缺乏系統性,學生常常會忘記,而教師也不合適一直提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制訂和傾聽、表達相關的規范或者是要求,使學生對傾聽和表達有比較清晰、明確的認識。

如在傾聽要求中,教師可以規定:在傾聽時手需放整齊;聽他人表達想法時,眼睛要注視;不要隨意打斷他人發言,如果有問題需舉手示意;清楚他人發言內容時,可以用點頭的方式示意等等。在表達時可以規定:表達自己想法時要舉手示意;表達想法和觀點時需聲音洪亮、內容完整;在表達之前需先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使自身在表達時做到條理清晰等等。

2.運用評價促進學生勇于傾聽和表達。

規范以及要求制訂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傾聽和表達時有所依據,使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培養時獲得更好效果,但同時教師需對過程進行追蹤與評價,進而及時了解學生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現狀。

首先,在評價時,教師可以制訂評價表,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量化。其次,在評價時間上,教師可以選擇一周一次或是一月一次。最后,在方式上,教師可以運用自評與互評結合的方式,在多元評價方式的影響下,學生能受到較大程度的鼓勵。

3.學生之間相互幫助。

在數學課堂中,學生為主體,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幫助是促進其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且為小組提供討論話題。分組時可以將四人分為一組,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會互幫互助,并且在探究話題時能積極將自身想法表達出來。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讓傾聽者表達聽完發言的感受,讓發言者表達他人傾聽自己發言時的感受,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且樂于傾聽和表達。

(三)教師需發揮自身榜樣作用

1.對學生在課堂中的發言認真傾聽。

當學生在表達自身想法和觀點時,教師需做到認真傾聽,無論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還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都需做到專注傾聽,不能表現出不耐煩,也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發言,在傾聽時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困惑等,之后給予相應鼓勵和解惑。除此之外,教師需運用體態語言,表達自身對學生發言內容的興趣。這樣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2.仔細揣摩學生發言內容。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由于自身表達能力不足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會將實質細節掩蓋,在此過程中,教師需對學生的發言進行揣摩,能夠聽懂學生的弦外之音。當學生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之后,教師要運用恰當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在鼓勵下將自身思路理清,進行下一步學習。

3.向學生示范正確的表達方式。

在課堂中,學生信息的獲得主要依靠教師,因此,教師在發出信息時要保證信息的完整性、恰當性以及豐富性,進而發揮對學生的示范作用。

例如,在教學《約分》問題時,教師不應直接將答案呈現給學生,而是要表達出公約數是什么?怎樣得出公約數?在約分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到公約數是3,也要讓學生認識到怎樣得出公約數。通過這種示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更深入了解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之,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關系緊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有在愉悅傾聽的前提下,才更愿意去表達。在此過程中,教師需關愛學生,并且發揮榜樣作用,使學生勇于表達自己。同時教師需注重對相關方法的講授,使學生在傾聽和表達時能夠有所依據,進而提高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瑞蘭.數學課堂中學生傾聽與表達能力的培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6).

[2]聞安鳳.提高低年段學生傾聽與表達能力的建議——以數學課堂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2015,(14).

[3]馬建.“傾聽與表達”能力培養中的困難與應對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1).

[4]皮學娟.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2).

[5]蔣炳霞.低段數學課堂有效傾聽策略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3,(21).

[6]李林芳.培養數學交流能力 流暢數學學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10).

[7]尹靜.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

[8]徐璐.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8,(18).

[9]何春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J].基礎教育研究,2017,(10).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
讓趣味融入數學課堂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真實與需要的對話, 激情與智慧的飛揚
談談提問在高一年級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簡談數學課堂中的啟發式教學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