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校轉型背景下“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路徑研究

2020-10-20 11:06路威平吳汶燕馬春旭
讀與寫·教師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教師培養雙師型民辦高校

路威平 吳汶燕 馬春旭

摘? 要:高校轉型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應用技術人才、提升學校服務社會能力,而教師隊伍是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者,因此,“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轉型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文章以燕京理工學院“雙師型”教師培養路徑之一的教師暑期實踐鍛煉為例,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民辦高校;轉型;教師培養

轉型發展是民辦高校的重大發展契機,轉型發展也是服務學生自身成長發展的需求。燕京理工學院在轉型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接下來,筆者淺談學院在教師暑期實踐鍛煉方面幾點做法,以期能夠為其他同類院校提供些許經驗和借鑒,進一步推進我國高等院校的轉型發展。

一、主要做法

1.1 教師暑期實踐鍛煉的設計理念

1.1.1優化教師能力素質結構

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入校前多為應屆畢業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且成長環境較為單一,在知識積累與更新、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會隨著教齡的增長不斷得到提升,但對于實踐能力及企業、行業一線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等缺乏獲取途徑。暑期實踐鍛煉可以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通過在行業、企業的實踐鍛煉,提高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提升自身的素質,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1.1.2調整專業結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三對接”

企業實踐鍛煉期間,教師們能夠了解企業行業現狀與發展方向及對人才的需求方向,為學校在專業設置調整提供參考依據,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熟悉企業生產工作流程及企業崗位所需能力素質,為學校課程內容調整提供依據,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熟悉企業生產過程,提升教師實踐經驗及能力,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1.1.3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

參加暑期實踐鍛煉的教師作為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實踐教師利用自身的理論知識、研究能力等方面優勢,為企業提供研發、工藝改進、項目開發、方案設計與完善、培訓等各方面的服務,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1.2 教師暑期實踐鍛煉的主要舉措

1.2.1教師選派

一方面,根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綜合考慮教師的專業、職稱、工作經歷、工作表現等各方面條件,結合教師本人意愿,有計劃的選派青年骨干教師分批參加實踐鍛煉;另一方面,教師實踐的企業、崗位要與本專業對應,且需結合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需求及教師成長特點,明確實踐的目的、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及預期的實踐成果等;第三,本著服務地方經濟的原則,同時要滿足實踐企業代表行業先進水平,且與學院專業對口;有專門的職工培訓機構或人力資源部門,校企合作基礎良好;能夠提供青年教師實踐鍛煉所需的崗位和指導老師;能夠選派一定數量的企業家、高技能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定期到學校交流或兼職任教等幾方面條件。

1.2.2組織實踐

其一,利用在企業實踐鍛煉的機會,對當地的人才需求情況,企業對各專業人才知識、素質、能力的要求情況,畢業生在企業的工作表現情況等進行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報告將作為調整專業結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的參考依據,有助于“三對接”的實現;其二,與企業聯合開展課題研究、產品研發、工藝改進、項目開發、方案設計與完善、培訓等工作,利用學校的人才優勢服務地方企業;其三,根據實踐經歷,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形成教學案例。把教學過程與生產實際相結合,逐步實現課程教學案例全覆蓋。

1.2.3總結考核

對暑期實踐的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并以總結交流會的形式,與教師們進行交流分享。對二級教學單位及實踐教師設置專項考核,對實踐鍛煉中的優秀個人和先進集體進行表彰,相應實踐成果進行推廣。

1.3 教師暑期實踐鍛煉的保障條件

1.3.1組織保障

成立院、校兩級領導及工作小組。檢查慰問小組赴各實踐企業,慰問實踐教師,與實踐企業就人才需求、培養方式、課程設置、崗位對接、學生就業等方面深入探討,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互利共贏。

1.3.2政策保障

一方面,把暑期實踐鍛煉作為對教師個人及所在單位的重要考核指標;另一方面,把暑期實踐鍛煉經歷作為教師在評優評先、崗位晉升、“雙師型”教師認定等方面的優先條件。

1.3.3經費保障

學校劃撥專項經費,為實踐教師的補助、檢查慰問、評優獎勵等方面提供經費保障。

二、實踐效果

首先,有效促進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暑期實踐鍛煉,促進大部分青年教師提升實踐能力,優化能力素質結構,“雙師型”教師隊伍結構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優化。

其次,優化了專業設置,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以教師暑期實踐鍛煉成果為依據,根據產業需求和職業標準對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改革;通過教學案例、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優化教學手段。為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做好保障。

第三,進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通過教師對企業在課題研究、產品研發、項目開發、方案設計、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以學校人才優勢服務于地方企業,深化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三、結語

教師暑期實踐鍛煉作為“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抓手之一,以實踐促轉型。通過實踐鍛煉,教師切實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但由于實踐時間短,工作責任大,對基層工作的了解和把握上可能存在一定差距。為提高教師實踐鍛煉的有效性,學校與企業可建立長期的校企合作戰略關系,進一步拓展教師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教師搭建更多的實踐平臺,建立年輕教師下基層歷練、施展才華的實踐鍛煉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劉爽.民辦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01):46-47.

[2]滕政勝.轉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15):58-59.

[3]馮楠,梁夢真.吉林省民辦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36(09):161-162+168.

猜你喜歡
教師培養雙師型民辦高校
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研究
可持續競爭優勢理論下民辦高??沙掷m發展
民辦高校教師權益現狀調查
民辦高校內部審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試論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語教師培養中的責任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與實施
吉林省經濟轉型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影響
新時期民辦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民辦高校轉型背景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